切换到宽版
  • 2411阅读
  • 0回复

[三国演义]三国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186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取消锁定操作(2022-08-05) —
           <<三十六计. 敌战计>>中的第3条计,名曰"隔岸观火".从字面上看也非常好理解,就是在一旁冷眼看别人遭难.与"趁火打劫"一样,都属于不道德的计策.该计在军事上意为:当敌方内部因矛盾激化,相互倾轧,造成了分裂,势不两立之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来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以打消对方对己方的戒惧之心.转而自相残杀.等到他们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的时候,再乘机发动进攻,坐收渔翁之利.此计与"坐山观虎斗"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三国里就很有这样的事情!


         隔计一:第33回,曹操击败袁尚,袁熙的联军,二袁逃往辽东. 夏侯惇引众官入禀曰:"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操笑曰:"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矣."诸将皆不肯信.操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入禀曰:"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刘表生心."操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众皆暗笑.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所料!"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众官问曰:"何为不出奉孝所料?"操遂出郭嘉遗书以示之.原来小郭在去世前,写了一封密信给曹操,专门就如何应对二袁逃往辽东后的战略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书略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众皆踊跃称善.操引众官复设祭于郭嘉灵前.


       郭奉孝是曹操集团里最年轻的一位谋士.才华横溢,智计过人.老曹曾亲切的称他为:"吾之子房也!"拿小郭比作西汉开国三杰中最年轻智慧的张良 ,可见郭嘉的聪明程度.郭谋士也的确不负曹操所望,其最大的一个本领,就是料人颇明,预判形势极准.  从他临死前为曹大丞相献上的这一条"隔岸观火"之计,就可见一斑.东汉末年,河北的袁氏集团与辽东的公孙集团一向是水火不容,二者多次刀兵相见.公孙集团的鼻祖公孙瓒就是死在袁熙,袁尚的父亲袁绍手里.而公孙集团也从此一蹶不振,仅能勉强自保而已.要不是袁绍急于与曹操一争天下,暂时放过了辽东,恐怕公孙康早就被灭了.对此公孙康是心知肚明.官渡一战,袁氏集团被曹操消灭,二袁走投无路,逃到辽东,请求公孙康收留,联合对付曹操.老实说,公孙康在心里正巴不得袁氏集团早日败亡,好为自己出一口恶气.曹操下河北,逐二袁,其实对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只是他对于曹操会不会乘胜追击,捎带把他也一勺烩了心有疑虑.故暂时收留袁熙,袁尚以观形势的发展,再作处理.郭嘉不愧是超级谋士,对公孙康的心理是掌握得一清二楚.因此对症下药,开出了这帖"隔岸观火"的良方.既治好了曹操的"恐联症",又治愈了公孙康的"恐曹症".  可谓是一举两得.事实正如小郭所料:公孙康在二袁来投奔时,就聚本部属官商议此事.公孙恭曰:"袁绍存日,常有吞辽东之心;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所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若容纳之,后必相图,不如赚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曹公,曹公必重待我."康曰:"只怕曹操引兵下辽东,又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恭曰:"可使人探听.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康从之.由此足见郭嘉料敌之明!而二袁也不是啥好鸟,袁房客刚被公孙房东接纳,就准备下刀子了.二人密议曰:"辽东军兵数万,足可与曹操争衡.今暂投之,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养成气力而抗中原,可复河北也."小郭谋士分析得一点都没错.敌人还远在天边,房东与房客就开始相互算计起对方来了.这也难怪,公孙康与袁氏是世仇,本来就缺乏信任基础,二者为了彼此的利益,暂时和平相处,根本就谈不上联合.都纯属临时抱佛脚.翻脸是迟早的事.只不过由于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敌人----曹操,这二个昔日的仇人才不得不暂时抛开仇恨,一边携起手,一边脑子里在盘算究竟该在什么时候宰了对方.这就是政治的残酷与虚伪.曹阿瞒很聪明,对于郭嘉的建议是心领神会.他按兵不动的结果,换来的是不费一刀一枪,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二袁的人头!曹孟德的静止不动让公孙康立刻明白了这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曹大丞相对辽东没有觊觎之心,他公孙康仍然是这块地盘的主人.在吃到曹公给他的这颗定心丸后,公孙康毫不迟疑的行动起来,因为他更清楚这其中的另一层含义:曹操不是不能来,而是不屑来.要想让曹操彻底不来,就看他怎么给老曹一个满意而回的理由.二袁的脑袋就是能让曹操撤兵最好的礼物.在郭嘉的"隔岸观火"遗计下,曹操与公孙康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东西,双方都挺满意.唯一感到不满意的就是二袁.因为在临死前,袁尚,这个"四世三公"袁绍生前最疼爱的小儿子,其指定的袁氏集团的接班人,由于天气严寒,见床塌上无裀褥,谓康曰:"愿铺坐席."康叱曰:"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刀斧手拥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真是不幸,死之前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没有.这也太冤了点!郭嘉此计,堪称是三国中最经典,最著名和最立竿见影的"隔岸观火"之计!


        隔计二:第86回,魏主曹丕采用司马懿的计策,出动四路大军讨伐蜀国,并派遣使者赶赴江东,请求东吴起兵相助.并庄严的许诺:"若得蜀土,各分一半."权闻言,不能决,乃问于张昭,顾雍等.昭曰:"陆伯言极有高见,可问之."权即招陆逊至.逊奏曰:"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今若不从,必为仇矣.臣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今且勉强应允,整军预备,只探听四路如何.若四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深为上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权从之.乃谓魏使曰:"军需未办,择日便当起程"使者拜辞而去.


       陆逊是三国中最为年轻的杰出军事统帅,吴军就是在他的指挥下,火烧连营,打赢了吴蜀彝陵-猇亭大战.陆伯言也从此名垂史册.其为人最大的特点是沉着冷静,思虑缜密,见识往往高人一等.看他给孙权献上的这条"隔岸观火"之计,老谋深算,甚至有些老奸巨猾的味道.与他的实际年龄极其不符.此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条"坐山观虎斗"之计.虽说此时的吴蜀已重新结为盟友,但观陆伯言所言,根本就没拿蜀国当作盟军看待.其"隔岸观火"之计颇为狠辣,竟然无时无刻在准备破坏这个脆弱的联盟,并予以积极的消灭之.看小陆此计,让人颇为心惊肉跳.其实,陆逊的"隔岸观火"计还不止这一条!


         第98回,孙权在武昌登基,自称为帝.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极力劝说下,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派出了太尉陈震作为特使赶到江东表示祝贺.并提出了约会兴兵伐魏之事.孙权打发使者回蜀后,立刻把陆逊召来,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逊曰:"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既与同谋,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权从之.与上次一样,陆逊仍为主子献上了一道"隔岸观火"的大餐.作为吴国军队的最高负责人,陆伯言参与了吴国许多重大政治问题的决策,而且几乎全部被上级领导孙权所采纳.非常有意思的是,小陆虽然是吴军的最高指挥官,但他却是一个白面书生,从军的经历少得可怜.之所以会受到军队全体上下的爱戴和吴大帝孙权的器重,完全是他个人有着出众谋略的结果.从上面这二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国家遇到重要大事,需要作出决断时,孙权都会在征求陆逊的意见后再作出决定.可见他对小陆的信任度和重视度,都远远超过了他身边的那批历经二世,三世的老臣们.而陆伯言也用自己的才能向孙仲谋证明了自己.单凭他这二次献上的"隔岸观火"之计就可以看出,陆逊审时度势的能力非同凡响.对于吴国今后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因为此时吴蜀联盟已趋于稳固,魏国成了双方必须共同对付的敌人.故陆逊也相应调整了一下进攻的矛头,把魏国作为以后打击的主要战略目标,而不是蜀国.但为了避免造成己方出现为盟友"火中取栗"的难堪局面,出工不出力,以做取"鹬蚌相争"之利的渔翁,成为了吴国日后唯一的基本国策.此后,吴国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的走向,都按照小陆子早已设定好的路线在走.根据对手的情况,及时调整战略思想和决策,改变战术方法,一向是儒将陆逊的拿手好戏.可以这么说,吴国能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与陆逊的"隔岸观火"之计是密不可分的.陆逊的这二次献计,都可谓是三国中最明智,最功利,但考虑问题也是最长远的"隔岸观火"之计.


        隔计三:第82回,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倾主力东征孙权.在屡战屡败的形势下,孙仲谋无奈派出使者,厚着脸皮向魏主曹丕称臣,请求发兵袭击汉中,迫使刘备撤军,以解除蜀军对自己的威胁.魏大夫刘晔主张拒绝孙权的投诚,转与刘备联合灭了东吴.然后再攻取已成孤家寡人的蜀国.但魏主曹丕另有打算.丕曰:"不然,朕不助吴,亦不助蜀.待看吴蜀交兵,若灭一国,止存一国,那时除之,有何难哉?朕意已决,卿勿复言."遂命太常卿邢贞,同吴使赵咨捧执册锡,径至东吴.


       看来曹丕在吴蜀交恶后,早就定好了"隔岸观火"的战略决策.在战术方面,曹丕也作好了有关布置.第84回,在得知了刘备连营七百里后,熟读兵书的曹丕料定此役吴军必胜,蜀军必败.立刻下令派出三路大军暗袭东吴.面对群臣的质疑,曹丕曰:"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众皆拜服.不和盟友同心协力痛打落水狗,反而趁盟友正处于得意忘形之际,从背后下黑手,来一闷棍,曹丕不愧是三国第一奸雄曹操的好儿子,充分继承了其父狡诈阴险,不讲信用的特性.看来曹操最终决定抛弃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小儿子曹植,选择把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步棋是走对了.看他亲自策划并导演的这出"隔岸观火"大戏,就知道其为人了.陆逊曾曰:"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可谓是一针见血!从曹丕与臣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精心构思的计划获得成功是信心满满.但料刘备颇明的曹丕,却漏算了一个人,为此他将付出惨重的代价!"隔岸观火"之计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手是怎样一个人.如果是窝囊废,不用说了;但要是对手是一个天才,那么施计者就只能是自讨苦吃了!曹丕没漏算刘备,却偏偏漏过了陆逊.而这又是一个最不应该被忽视的人.一个能打败自己父亲终身最重视的对手的人,其才干是可想而知.陆伯言打败刘备后,并没有按照曹丕预想的那样,率领吴军主力乘胜追击,远离自己的大后方.而是果断地停住了进攻的脚步,返身撤回到江东.而曹丕还在做着"卞庄刺虎"的美梦,命令魏国三路大军偷袭东吴.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吴军打得大败.马步军十死六七,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回洛阳.其实,曹丕的这场失败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第85回,在吴蜀彝陵-猇亭大战胜负已定的情况下,曹丕问贾诩曰:"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诩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以臣观之,诸将之中,皆无孙权,刘备敌手.虽以陛下天威临之,亦未见万全之势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国之变."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尚书刘晔曰:"近东吴陆逊,新破蜀兵七十万,上下齐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陆逊多谋,必有准备."丕曰:"卿前劝朕伐吴,今又谏阻,何也?"晔曰:"时有不同也.昔东吴累败于蜀,其势顿挫,故可击耳;今既获全胜,锐气百倍,未可攻也."曹丕不听.兵败后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与贾诩,刘晔这二个经验丰富的老江湖相比,曹丕这只小狼再怎么狡猾,狠毒,还是嫩了一点.由于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对自己聪明才智的极端自信,终于使小曹吞下了这杯自己一手酿造的苦酒.曹丕的"隔岸观火"之计从理论上来说无懈可击,从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是成功在望了.之所以遭到惨败,还是由于他个人过分相信自己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对敌人的轻视.有道是"黑心吃白粥".一个人心太狠了,往往会适得其反.曹丕妄图借吴蜀二只大老虎火并之机,以"隔岸观火"之计,当一个智取二虎的卞庄子.结果是一只虎也没有捉到,反而被陆逊这只猛虎掉过头来狠狠地咬了一口.既丢了大脸,又伤了身子.曹丕此计可算是三国中最贪心,最赔本,也是最得不偿失的"隔岸观火"之计.


         "隔岸观火"不是说只要呆在一旁看热闹就可以了,而是要求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主动"出击",以夺取最后的胜利.此计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求,就是"慎".要谨慎的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所处的环境,再慎重地做出先"静"后"动"的战略决策和战术措施.此计与常言说的"坐山观虎斗"没多大区别,郭嘉与曹丕的"隔岸观火"之计与此类似;陆逊的"隔岸观火"之计,与成语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为接近.说到底,都大同小异.以"静"观"动",以"静"制"动",趁对方内部因纷争发生内讧时,趁乱取之.代价小,收益大.该计尽管巧妙,但也不是万能的.三国中的这三条"隔岸观火"之计,二条成功了,一条失败了.胜者赢得辉煌,败者输得惨痛.之所以会造成反差如此之大,一句话,先弄清楚你的对手是谁再说!郭嘉与陆逊的成功就赢在对敌手的慎重上;而曹丕的失败就输在对敌方的不谨慎上.三国里的故事告诉我们,火并不是那么好观的哟!所以说,"隔岸观火"之计虽妙,但使用者绝对不可以不谨慎啊!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专责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05 21:14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citichmcyu 金币 +16 原创内容 2016-02-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