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疑是一个近视大国,也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极高的国家之一。从国人的生活习惯上不难看出,因长期看手机造成的伤害成为了现代老中青眼病频发的主要原因。眼科专家认为,高度近视与致盲之间存在着有迹可循的联系。他表示,近视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眼屈光状态。近视眼的危害性主要在于眼轴长度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会随近视度数的加深及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建议,人们应适当调整不良用眼习惯。
得了近视,小心“网脱”找上门
眼轴每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就会增加300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有1000度的近视,那么他的眼轴就要比正常人的长3-4毫米。肖主任提醒,可不能小看这点距离,因为引起并发症的病理学基础主要就是眼轴延长,并由此而进一步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特异性的组织变性等,如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变性、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甚至最终导致失明!
眼球壁的最内一层膜称为视网膜,老百姓俗称“眼底板”。近视眼常见的原因是眼轴过长,聚焦点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外界物体成像时无法聚焦到“眼底板”上,只在“眼底板”上形成一个模模糊糊的物像,就像照相机未调准焦点,拍出的照片模模糊糊。眼睛轴长的增加也就是眼球壁的渐渐扩张,眼球壁的有些组织只能变薄而被拉长。在某些部位,拉长的组织变得非常脆弱。
在显微镜下,视网膜可以分为10层。正常情况下,各层之间贴附得相当牢固。但随着眼球轴长的增加,视网膜受到了牵拉,有的地方就会变薄、萎缩,甚至出现小的孔洞。近视眼患者眼内玻璃体往往变性、液化或者与视网膜发生粘连,如牵扯到孔洞边缘,眼内的液体就会从孔洞宣泄而入,就如洪水决堤般,使视网膜的神经层从色素层上分离开来,造成神经层形态位置改变,神经细胞因此失去营养支持而丧失功能。这种分离就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往往高于其他人群,有的地区甚至高达几倍以上。高度近视眼病人(即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更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是其他人群的数倍。在视网膜脱离初期,患者会出现“小虫子”一样的黑影飘动而且逐渐增多,或者眼球转动时会有闪光感,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当视网膜完全脱离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一旦累及黄斑,除了中心视力迅速下降以外,还会出现视物变形、扭曲;中心暗点的典型症状。因此提醒高度近视患者,有视网膜脱离的潜在危险,就需要引起重视,平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如打球、跳跃等)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伤。其目的是减少眼内液体对脆弱部位的撞击,减少涡流,防止发生视网膜脱离。同时,对于罹患了多年高度近视的中老年患者来说,定期眼底检查不可少。眼轴长度的改变,较常见的情况仍然表现在眼底,而中老年又是眼底病的高发年龄段,视网膜可能出现的牵拉、萎缩甚至是小型空洞,都需要专业仪器进行判定。若只是根据患者感知到的典型症状来判断眼底的疾病,很大程度上会拖延病情,耽误治疗,特别是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三个月,视网膜便会坏死,即使将其复位,将仍然无法改变患者走向失明。当然,对于中老年的高度近视患者来说,现代眼科医学也已拥有了为老年患者改变屈光的技术,希望这一技术能够帮助更多视物模糊的患者带来清晰的视力。[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2-29 22: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