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机体的昼夜节律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可以说是医生的基本功,了解药物的属性,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性。有这么一些药,适合睡前服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汀类降血脂药
他汀类家族药物主要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等。其用法多为每日服药一次,宜晚上或临睡前服用,如氟伐他汀推荐剂量一次 20~40 mg,一日一次,晚餐时或临睡前服用。
这是由于肝脏在凌晨时合成胆固醇的能力最强,胆固醇合成酶有昼夜节律,夜间合成活跃,因此建议在晚间或临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酯效果最佳。
降压药
提到降压药,往往第一时间想到早晨服用,但是殊不知高血压也分为杓型和非杓型。其中若夜间血压下降的趋势变小,全天血压曲线趋于平缓,夜间血压下降 <10% 表示昼夜节律异常,称「非杓型血压」。对于这类患者,应于晚间睡前服药。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于早晨或晚上服药对 24 h 平均血压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间平均血压,进而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的转化。另外,任何时间服用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断剂氯沙坦等均可达到全天有效降压的目的。但睡前服药使昼夜血压比值增高,并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转化。
平喘药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等因素存在生理性昼夜波动。因此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发作,故多数平喘药以睡前服用为最佳,此时哮喘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
如特布他林(肾上腺能β2 受体激动剂)等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以利药物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达较高血浓度。早上 8 点口服 5 mg,晚 20 点服 10 mg,可使该药的血浓度昼夜保持相对稳定,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
长效平喘药孟鲁司特钠一日一次给药,哮喘患者在睡前服用能有效控制夜间或凌晨的哮喘发作。值得注意的是氨茶碱则不同,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晨 7 点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镇静催眠药
常见的镇静催眠药有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用于催眠作用时,起效较快,应临睡前服用。
泻药
治疗便秘的「温和」泻药有酚酞、液状石蜡等,需睡前服用。酚酞片口服后约 15% 被吸收,用药后 4~8 小时见效,因此成人一次 50~200 mg,睡前服用,次日早晨排便。
抑酸药
胃酸的分泌有昼夜规律,在清晨 5 点至中午 11 点最低,下午 2 点至次日凌晨 1 点,所以胃溃疡的腹痛症状多在夜间有发生。
西咪替丁(H2 受体阻断剂):空腹服用吸收快;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出现早,与食物中和胃酸相重合;改用全天量睡前顿服。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有「夜间酸突破」现象,睡前顿服可克服。一些抗酸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应睡前服用,因为睡前胃部已经排空,药物形成的保护膜不宜被破坏。
驱虫药
驱虫药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等,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减少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增加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使虫体失去活动能力,不能附着于肠壁上,最后因肠的蠕动,排出体外,增强疗效。因此宜晚上临睡时服用,如左旋咪唑在驱蛔虫时,一日 2~3 mg/kg,空腹或睡前顿服。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异丙嗪、西替利嗪等,常用于过敏反应等,但是在服药后容易出现嗜睡、乏力、精力不集中等症状。因此这类药物建议在睡前服用,既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对生活的影响,还能让药物充分代谢,产生药效,解除过敏导致的身体不适。
铁剂
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葡萄糖酸铁、亚铁等铁剂等铁剂,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且必须在胃酸作用下才宜吸收。宜在胃酸分泌最活跃的时候用,晚间胃酸分泌最高,晚 20 点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 8 点高,疗效延长 3~4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