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人们习惯把立夏当作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马匹、车旗也都要朱红色,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愿望。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相传这一风俗与刘备的儿子阿斗历史渊源。
立夏蛋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立夏后天气渐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zhù)夏”。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立夏饭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豌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立夏羹
糯米粉拌鼠曲草(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常作为制作清明团子的辅料)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
宜阳春白雪养心神
立夏之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内的火气也随之增加,容易烦躁不安、发脾气。传统医学认为,夏季对应着“心”,立夏节气首先要稳住心神,即立夏养生要先静心。静心是要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狂喜、大怒或大悲。“以静养心”可多做静而雅的事,比如绘画、练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缓解紧张情绪,舒缓心情,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忌午休不睡刷网页
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睡眠应相对的“晚睡”、“早起”。对于睡眠不足的白领人群,适当的午睡对健康尤为重要。古语说“闭目养神”,从传统医学角度看,“养神”其实就是在“养心”。
宜学习老人慢运动
汗为“心”之液,出汗多会损伤心气,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忌吃咸鱼咸肉咸菜头
天气炎热会影响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
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立夏应注意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宜喝粥汤补津液
吃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为大家推荐一款“养心”食疗佳品——桂圆粥:
【做法】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根据需要放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
【注意】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
忌面对电脑手机不放松
要养生防衰老,光吃得好、做美容是不够的,小编推荐立夏节气的导引练习,尤其对于有颈椎病、肩周炎等相关症状的白领人群很好。
具体做法:取坐姿,一腿在身前弓起,一腿盘下(如图),交叉双手,手心向外,置于膝下。再闭目,吸气,同时身体慢慢后仰,渐渐吸气的同时两手交叉往外撑开,并使手指压住膝盖。因为身体后仰,使手部有压在膝盖上并带动膝盖上提的感觉。吸满气后略停片刻,再呼气,放松身体,同时身体向前回到原位。如此反复35次,再换右势。左右结束后,正坐,并做叩齿,吐纳,咽液。
功效:调理因心包经风湿积滞所引起的经络肿痛,肩颈肘臂不能伸展;腋下肿痛,手心发热,心火偏亢引起的喜乐不休,及其他杂症。[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5-26 23: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