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22阅读
  • 0回复

[养生保健]与ai相伴 从心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445
金币
58908
道行
36950
原创
106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9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6-05
与ai相伴 从心开始

    随着肿瘤学研究的发展,科学家们除了重点探索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机制、转移复发机制、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外,越来越关注给予肿瘤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在思想、感情、复杂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困惑尤为突出。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在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援助方面,作为上海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率先进行了探索,如开设“帮帮我”心理热线等。
  为了更好地宣传“身心同治”的理念,呼吁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肿瘤患者,本版特别推荐《与ai相伴——“帮帮我”心理热线抗癌新视点》一书,并节选其中部分老年患者的案例以飨读者。
  
  鼓励敞开心扉,减轻孤独情绪
  
  61岁的秦女士是一名退休职工,2013年10月不幸罹患乳腺癌。在热线咨询中,她告诉咨询师:“其实我明白,我每段时间用的药都不同,说明我的病可能在恶化,不过我不愿意多想。家人隐瞒了我的病情,每当我提起疾病时,他们常常不自在,却在我面前装着高兴来隐藏真正的感受和担心!”
  
  心理解析
  
  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活得很压抑,因为彼此关爱,所以都想由自己将压力一肩扛起而不愿意让其他成员分担。秦女士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调适能力。相较而言,患者家属因刻意隐瞒病情反而可能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并惴惴不安。当患者已经意识到家属的隐瞒与担忧时,内心自然会产生对自己实际病情的假想与猜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内心往往会默认实际病情比被告知的更加严重。
  
  “帮帮我”心理热线建议
  
  (1)充分肯定、赞赏患者从事某些事情的意愿和能力:秦女士能够稳定自己的情绪,并没有因为家人的隐瞒而过度惊慌失措,这本身就体现了确诊前后的心理反应,即足够良好的情绪管控能力。同时,秦女士能够站在家属的角度上,将家属隐瞒病情的出发点理解为减轻患者的困扰,也体现了秦女士为他人着想的意愿,值得肯定与赞赏。
  (2)需要对患者改变的愿望和动力进行启发和引导:可以鼓励秦女士说出自己先前之所以没有要求家属告知实情的种种担忧,并提供与此不同的正面资讯,比如“也许你的家人也很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你,但他们不知道该在什么样的场合来说这件事”。当患者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身心状况比较稳定的时候,不妨鼓励她尝试小的改变。家人在谈话过程中刻意避讳病情近况时,如果秦女士可以表现出坦然淡定态度,家人先前的紧张感也会消减不少,进而考虑转变隐瞒的行为。
  (3)随后便打破僵局:当转变有可能带来正向结果时,不妨为患者或家属提供引导,进行鼓励。当然,考虑癌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稳定程度的先期评估必不可少。
  
  专家点评
  
  隔着一层窗户纸的相处与交流模式在我国较为常见,家属不愿多说,患者也不愿多问,出发点都是为对方好,但双方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状态在短时间内维持还行,从长远看来,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契机捅破这层纸,或是通过医护人员,或是患者主动提起,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真诚沟通,鼓励患者敞开心扉,减轻他们的孤独情绪,同时也能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走出“信息”误区,重建抗病信心
  
  65岁的许先生,刚退休就被查出肺癌。在肿瘤医院他对面对面咨询的毛老师说:“医生告诉我,不能手术了,只能做放化疗,这对我打击很大。据我了解,放疗只是缓兵之计,不能根治 肿瘤,而且对于放疗我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想到放疗的副作用,我怕自己承受不了。”
  
  心理解析
  
  患者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对于放疗又存疑虑。放疗虽然是一种常规治疗 肿瘤的手段,但大部分患者,包括许多非肿瘤科的医务人员、社会大众对放疗也仅一知半解,所以容易片面夸大其副作用。这是造成许先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帮帮我”心理热线建议
  
  病人的担忧往往都是基于他所获得的片面的信息。对此,家属需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担忧的具体内容,并向医生进行求证,以全面了解放疗的利弊。医务人员也有义务对新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普及,介绍放疗的基本原理和治疗过程,以及放疗反应出现的时间和主要表现。患者也可以与同病房的患者进行沟通,从中获得如何配合治疗的信息。一方面,病友间形成互助;另一方面,“现身说法”的方式更能够让患者接受,重新建立信心。做了这些充分的了解,大多数患者的恐惧心理将会得到缓解。
  
  专家点评
  
  对于恶性肿 瘤的治疗,通常有三种方式:手术、化疗和放疗。不同的治疗方式有不同的原理,手术是直接切除病灶,化疗是用化学药品“杀死”癌细胞,而放疗则是用聚能的射线照射癌细胞从而较大规模地杀伤癌细胞。对于恶性 肿瘤的治疗,如今更倾向于综合治疗——以病理诊断报告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式从而更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这位肺癌患者来说,以病理诊断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设计,应当是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不妨先做一个疗程的放疗看看治疗效果,然后医生会综合考虑病理报告、治疗效果等内容,适当地调整治疗方案。
 
  明确诊疗过程,强化主观意识
  
  艾先生刚满63岁,因淋巴结肿大前来肿瘤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淋巴瘤。“最难熬的是几个疗程后的阶段评价,在等结果的时候心里有种焦急的期盼,还有对结果不确定的焦虑和恐慌。我不知道我的癌症是否痊愈了?我现在体内还有癌细胞吗?癌症是否会再次复发?”
  
  心理解析
  
  艾先生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处于癌症化疗等待过程中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这些疑问。化疗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治疗过程,患者要不断地反复面对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而面对化疗后的效果评价,则是这个阶段对患者意志力的考验。
  
  “帮帮我”心理热线建议
  
  (1)“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肿瘤不是一两天得的,也不会一两天就消失。肿瘤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如果肿瘤经过用药一下子就会消失,其反复性则可能很强。经过治疗后,癌细胞不会完全消失。即使是正常人身上也会有癌细胞,只能说这个细胞处于一种稳态,不会发展转移,处于一种休眠期。医疗上,杀癌细胞是按照10的多少次方的等量级来杀的,不管杀掉多少,留下来的总还是会有的。但是对于人体来说,这些数字在最小的范围里,通过自身的免疫,就可以保持不再发病。
  (2)在患者处于一种既希望尽快结束令人痛苦的化疗,又担心化疗后肿瘤仍不受控制的趋避冲突时,医生应在讲解化疗作用和益处的同时,调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患者主动接受化疗,并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至关重要。
  (3)化疗对一些肿瘤可以取得根治性的疗效或明显提高治愈率。通过一些辅助性化疗或支持性药物可以明显减少化疗副作用的发作程度和频率,从而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点评
  
  化疗的给药方式是周期性的,只有身体指标合格才能继续给药,如果身体指标尤其是白细胞指标不合格,那么即使采取了治疗手段,副作用也会远远大于治疗作用。艾先生的心理焦虑是由于对治疗的基础知识缺乏所致,与其如此焦虑,倒不如先做好一些化疗期间的准备工作,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迎接后面的治疗。
2条评分金币+14
姜谷粉丝 金币 +5 - 2019-11-25
妞妞乐乐 金币 +9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6-06-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