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孩子上了幼儿园,几乎每个家长都陪过孩子做手工。本以为是亲子间的亲密互动,可是,当每个月都要做几次手工作业,家长还得心灵手巧、创意无穷的话,那就免不了叹息了。孩子的手工,为什么成了家长的烦心事?
幼儿高难度手工家长直呼招架不住
“自从女儿上了幼儿园,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做几次手工作业。上周末,老师要求每人制作一个手工相册,内容包含家庭成员介绍、孩子成长经历的照片等……太折腾人了。”近日,家住浦江镇的唐女士在微信上吐槽,孩子手工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一个5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独自完成冲印照片、相册排版、装饰美化、文字说明、装订成册等一系列劳作?没有家长出手相助,孩子根本交不了作业。
唐女士的吐槽,很快引发众多家长的共鸣。不少家长称,学校布置的各种高难度手工作业,让他们都有些招架不住了。“唉,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我就感觉真的是压力山大,经常是我和妻子一起上阵。”浦东航头镇的陈先生在谈到孩子的手工作业时感慨道,“有一次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是,用废旧材料做一个环保机器人。孩子不会,我只好自己动手,从搜集素材到构思制作,都要花去很多时间。”
无独有偶,家住浦航社区的罗先生,也为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的手工作业伤神不已。“上周末,学校给孩子布置了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手工作业。为了帮孩子完成作业,我足足忙乎了两天。”罗先生对外界称,这种手工作业涉及电子、卡通、装裱等内容,孩子一个人肯定无法完成。“昨天我去学校看了其他学生交的手工作业,一看就知道绝大多数出自家长之手。”
对于“孩子的手工作业家长做”这一现实,不少家长都感同身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朋友的手工作业已经进入了全面拼爹拼妈时代,家长不仅要会剪纸、针织、木工,甚至还要懂电子技术……”杨女士自嘲地说,为了帮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完成学校布置的手工作业,自己和丈夫都快练成“手工达人”了。
愿陪儿女完成不想成为父母的负担
据了解,目前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手工制作已经成为孩子的“必修课”。内容涉及亲子绘画、缝制沙包、用纸杯做电话、用易拉罐做存钱罐、用彩纸做灯笼等,难度不一。
面对手工制作这道“家庭作业”,家长们都是亲自上阵。笔者接触的20多名家长,绝大多数人表示替孩子做过手工作业,比如做布娃娃、做风铃、画京剧脸谱、用废报纸做服装、做绘本……这些五花八门的手工作业,让很多家长感到疲惫。多数受访家长表示,不是不愿意配合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实在是因为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所以希望这样的手工作业不要布置得太频繁。不然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不说,还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孩子的手工作业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到底是甜蜜的“负担”还是沉重的“任务”?笔者在“某某妈妈群”里就该话题和不少家长交流发现,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手工作业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希望不要太“奇葩”,不要太过频繁。
“其实没事,折腾起来挺有乐趣的。平时带孩子的时间少,只有趁做作业的时候交流一下。”“蓬蓬妈”的发言获得不少点赞。“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能多陪陪当然更好。有些作业确实能锻炼到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我挺愿意陪他做的。”
在家长们讨论的过程中,也有家长表示,希望这种手工作业能从强制完成转变为自愿完成,“毕竟我们不是专业做手工的,有些东西确实不会做,所以不能太强人所难”。
科学的作业不简单把舞台留给孩子
“作业的布置不简单,更需要科学的实践。”一位资深幼教老师对学校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有自己的看法。“做手工对孩子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对孩子的手指、手眼协调能力和大脑的智力发展等,能起到很好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位老师还说,但在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到孩子能不能独立完成。
对于手工作业由家长代劳这一现象,她还表示,“家长代劳”容易使孩子学会依赖,妨碍孩子的思考和探索。家长要学会放手,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因为只有亲自动手,积极参与其中,孩子才会去动脑筋琢磨、想办法解决问题。“家长大包大揽,使孩子的动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
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反思。手工作业,说是给孩子留的,其实未尝不是一次增进亲子互动的机会。家长连陪陪孩子都嫌烦,这是不是有点太说不过去了。当然,家长也别帮衬得太过。手工作业的主角毕竟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孩子一说不会,家长立马自己动手,这不是自寻烦恼么?比如,用树叶拼一幅图案,家长觉得难,孩子却未必这么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即便最后拼出来毫无构图感,那也是一种童趣!反之,如果全由家长代办,就算在手工作业评比中拿到好名次,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凡事得有度。想要孩子从手工作业里锻炼动手能力,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学校和家长都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越俎代庖,把舞台留给孩子。[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8-07 14: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