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8阅读
  • 0回复

[其他]大山里走出了爱心天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96
金币
35038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1-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9-25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6-09-26) —
大山里走出了爱心天使

   十年,对于浩茫宇宙来说,连刹那都算不上,可对于人的生命来讲,却是不短的一段旅程。十年前,彝族女孩李婵娟和哈尼族女孩马成欣还是云南大山里的孩子,如今,她们不仅走出大山,还在大都市上海开始了她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其说读书改变命运,不如说公益改变人生,她们是幸运儿,受到了上海爱心人士物质上的资助和情感上的关怀,开阔了眼界,滋养了心灵。

  十年前播下的爱心种子,如今开出了花朵。这两位大山里走出的少数民族姑娘,从受助学生蜕变为爱心天使,正以她们的方式接力公益行动。

  走出大山的幸运儿在上海传承公益事业

  每个工作日早晨5:30,哈尼族女孩马成欣惺忪起床,要赶清晨的公交车前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习。如今,她是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系的大三学生,很可能成为一名护士。

  彝族女孩李婵娟每天早上八点前出门,晚上六七点回家,感觉每天都很忙碌。她今年刚刚从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毕业,走入了社会,因为热爱小动物,如今在一家宠物美容店当美容师。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回想两三年前,她们还在云南上高中,面临高考,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未知。虽然学习生活紧张,但因为是住校生,每天不用在路上花费那么长时间,一个月坐两次面包车回家;世界也似乎也没有那么大,不需要出门前就查找路线,更不用接触天南海北、各种肤色的人。

  时间再往前推,她们每天要走很长的山路,前往偏远、破旧的校舍,从不会汉语,到读完了小学,念完了初中。比起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大山深处许许多多的孩子,娟和欣是无比幸运的,因为能走出大山,进入城市求学,就是一条和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十年前,欣有幸与上海爱心人士结对,成为受助时间最长的孩子;而娟在上海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成为受助学生中第一个考到上海读大学的孩子。

  欣在日记里写道:“如果他们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是不是已经嫁给邻村的男孩了,甚至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吧!噢!想想太可怕了……没有经历爱情就结婚那得多无聊啊!当然了,如今的我很幸福,有幸加入了公益事业,以后我就是爱心天使了……”

  从受助学生逐步成长为爱心天使,李婵娟和马成欣这两位少数民族姑娘,正为公益事业的传承而努力。娟去过老家寨子里的小学支教,陪妈妈去贫困学生家家访,给受助生寄爱心物资和受助款;欣在上海则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还和娟一起参加了公益微电影拍摄,在上海对接资助者和受助家庭。最近,长宁区图书馆东方讲坛已向她们发出邀请,她们或将走上讲坛,分享在爱心人士帮助下的成长经历以及转变为爱心天使的心路历程。

  “姐姐”是精神指引“叔叔”一家都是榜样

  马成欣日记中的“他们”,指的是“姐姐”王萌萌、孙叔叔一家。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是一个把公益当事业来做的人,支教、采风、做公益、拍摄纪录片,她一做就是十年,荣获“上海志愿文化宣传大使”和“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至于孙叔叔一家,是欣的直接资助人,从她11岁起无间断、不求回报地资助了10年,更给予她情感上的关怀、慰藉和激励。

  “孙叔叔叫孙亚龙,阿姨叫余爱梅,他们有个比我小一岁的女儿。”欣自豪地介绍道,“第一次来上海是2010年,那年我初三,孙叔叔邀请我来看世博会。尽管孙叔叔和阿姨平时工作都很忙,但为了迎接我,特地请了假,担心我吃不惯,带我去吃云南菜、广西菜。那时候天特别热,但是叔叔、阿姨却陪我去看了3天的世博会,几乎把所有的场馆都跑遍了,还去了科技馆、博物馆等。”欣表示,平时连县里也不太出的她,一坐车就会晕,那次却是三轮车转小巴再转大巴,竟然连飞机也乘过了,“那一周过得特别开心,在上海大开眼界。”  到了2012年春节,孙叔叔一家来云南,带女儿体验大山生活。那是哈尼族过大年杀猪的日子,乡亲们一起分享猪肉,吃竹筒饭,家人给远方来客唱歌———这大概是当地对待贵宾的最高礼遇了。这一来一往,拉近了欣和孙叔叔一家的心理距离。

  资助人和边远山区学生结对,并不是简单的每年寄一些资助金,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滋养。欣讲述道,她从小学习成绩不俗,可高考那次失手了,情绪很低落。“我一心想考上海的学校,和父亲商量复读的事,他支持我。但我又很内疚,那样不是让孙叔叔多花一年的钱吗?”让欣特别感动的是,孙叔叔并没有因为她打算复读多说什么,而是尊重她的选择,也没有给她任何压力。

  复读的那年,欣只回家了两次,一门心思在校复习。她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不仅仅是生活上、学习上的独立,遇到问题也更冷静,更懂得思考了。“在苦闷、烦恼的时候,我可以给孙叔叔写信,孙叔叔的女儿也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他们一家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一年后,欣如愿以偿考入了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系。来大学报道的那天,又是孙叔叔来接她,阿姨烧了一桌子菜。“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孙叔叔却待我如同女儿一样。叔叔的女儿在国外留学,也未必像我这样被照顾得那么周到。”欣从心底佩服这位独立、有主见的上海妹妹。

  从小耳濡目染妈妈的事迹感动红河

  如果说马成欣的感恩之情来自上海爱心人士的帮助与关怀,那李婵娟的公益之心则来自母亲马素英的言传身教。

  马素英是黄茅岭一名乡村女教师,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跟上现代化教学,多年前她曾自费5000多元到县里学习电脑,后在乡中心小学开设了微机课。她也是从大山村寨里走出来的,深知山里的孩子求学不易,当遇到王萌萌后,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发起“一对一物质资助加情感关怀”的助学模式。

  王萌萌在城市,她负责寻找有爱心的资助人;马素英在山村,寻找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病重,甚至是孤儿。作为资助人与贫困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马素英利用业余时间处理许多琐碎繁杂的事务:每个受助学生,不论他的家有多远,都会去家访,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所有的资助款和物资,她都要负责接收、管理和发放。为了让资助透明公开,所有的流程都需要拍照存档,工作更加繁重。这一切,女儿李婵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两个普通人,依靠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感,坚持做公益十年,如今已有两百多名少数民族贫困学子得到了长期的物质资助和情感关怀。随着这一助学模式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增长、爱心人士的队伍日益壮大,王萌萌亦被授予“感动红河最美女性”,而与之并肩奋斗的马素英却依然默默无闻。在王萌萌的提议下,颁奖典礼那天,马素英得以登台亮相,说出了朴素而真挚的心声:“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件好事做一辈子!”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歇,女儿李婵娟也坐在观众席中,骄傲的泪花夺眶而出。

  十年间,王萌萌和马素英曾经共度困苦:为走访乡村小学,大雨滂沱中,她们身披塑料布,手脚并用地在崎岖山路上艰难攀爬;家访时,他们在破烂不堪的土屋里,为想妈妈的孤儿流泪;为了看望一名辍学后嫁人生子的学生,两人奔波几百公里;爱心资助人不幸去世,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不被噩耗所伤害,两人商量处理方法到半夜……

  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娟,使她自觉地成为一名爱心天使。还在家乡念书的时候,娟就随妈妈爬山去贫困学生家里访问、拍照、发放资助金、整理受助者名单;到了上海后,她成了两地联络员,经常帮资助人带爱心物资和钱款给受助学生。娟坦言,小时候做公益的出发点,和现在做公益的体验是不同的。“小时候总觉得做公益是好事,每次看到妈妈很忙,想为她分担分担,没有太大感觉,也不是那么主动。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也变得丰富,主动和妈妈一起去家访的次数变多了,也开始喜欢和受助生交谈,希望多了解他们,也想多和他们说说外面的事,希望他们能开阔眼界,到更好的地方去。”

  作为曾经的受助生分享真实有用的经验

  让李婵娟和马成欣感触最深的一次公益行动,是去年春节的一次“分享会”———她俩给元阳县的部分受助学生分享来上海的体会,以及如何学习、沟通等。“就是那一次,让我觉得自己从受助者变成了爱心天使。”娟说。

  不同于家访时的闲聊,这次分享会娟和欣都是有备而来,娟演讲的主题主要是“如何打理自身的卫生和仪表,如何与受助人沟通”。“很多大山里的孩子,看起来都是脏兮兮的,而城市里的孩子大多衣

  着得体,干干净净。除了山区家庭经济条件差,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受助生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有的家庭,孩子很多,却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维持温饱已经很艰难,根本没时间打理也没意识打理。”娟说到一个案例,有一位初二的女学生,在学校里蓬头垢面,衣服很脏,给人的感觉很不好。深入了解才知道,这名女生没考上县里的初中,因为没有沟通清楚,资助人误以为女孩不读书了,就停了资助。女孩显得非常没精神,表现得越来越自卑,眼看着到了辍学的边缘。

  娟和盘托出了一个事实:第一印象很重要的。通常都是外貌整洁的学生给人印象较好,相对来说容易获得受资助的机会。“这点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一对一助学是长期的、需要建立情感的公益项目,我们要把受助生的照片发给资助人看。如果孩子的外表邋遢,给人的印象就差,甚至怀疑这样的状态能否正常学习,获得资助的机会就可能减少。”

  娟清楚地记得,当她出现在讲台上时,底下的孩子出神地望着她。因为,从娟的穿衣打扮来看,已和都市人无异,根本看不出是她也是黄茅岭走出去的孩子。“我告诉孩子们,想和我一样漂亮的话,就要讲卫生,勤换干净的衣服。要学会主动和资助者沟通,定期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让对方了解大山里的情况。如果遇到困难,还要懂得用适当的方式求助。”那位蓬头垢面的女孩,在娟的打理下,恢复了整洁的仪表。目前,已有人继续资助她,让她得以安心上学,重拾自信。

  而欣和孩子们分享了学习方面的心得,以自己高考复读经历告诉他们遇到挫折不要放弃,要从低谷中走出来。“面对那么多羡慕和渴望的眼神,我不禁想到,眼前的他们就是曾经的我们———那时候的我,对外面世界了解的渴求是一样的,好奇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好奇外面的高楼大厦,好奇外面的人和事,所以我了解她们的感受,通过分享,我仿佛也得到了小时候有人给我解答疑惑的满足感。”

  但欣也告诉孩子们,大城市里除了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马路上行人如织、车流穿梭,也有让人不适应的地方。“我第一次到上海住孙叔叔家,总觉得跟不上城市人的生活节奏。我还在睡觉呢,叔叔或者阿姨就去上班了,他们的女儿暑假里还要去补课学英语。”欣笑着说,自己刚来上海时,一坐车就晕,在人民广场都会迷路,每次出门前必须查好路线,甚至还要额外计算找路的时间。

  “在上海,不能没有时间概念,因为每个人都很忙,一天要做很多事,每天都接受着大量信息,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欣坦言,“对比现在和过去,生活方式、时间节奏和压力程度是截然不同的。与人的沟通也和云南不太一样,和村里人交往可以无话不说,但在城市却要互相给对方一点私密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上海所追求的东西实在太多,竞争压力非常大,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开拓视野丰富经历活出不一样的女性人生

  习惯了上海的生活,再去看大山深处的故乡,会觉得反差很大。虽然各方面条件日益改善,扶贫政策也越来越好,连村民们都用上了手机和基本的家电,可医疗条件落后和漠视生命等问题在偏远村寨仍普遍存在。

  李婵娟记得,小时候当地人生病不看医生,而是找巫师叫魂,靠自身的抵抗力挺过去。“见到一位受助女孩脸色发白,路也走不动,我妈妈劝家长带孩子去看病。他们一家去就医回来,却没弄清楚病情,只是说孩子‘血不够’,也没继续治疗。几个星期后在街上再遇到那孩子的母亲,她当街就坐地上哭,说女儿已经不在了。”娟沉痛地说,她还接到过一个受助女生哭着在电话里说,父母在盘山路上骑摩托车出了车祸,父亲当场去世,母亲受了重伤。明知道山里天气多变、道路险峻,可很多人还是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常常酿成苦果。

  而令马成欣感触颇深的是,当地重男轻女,早婚早育现象严重,女孩子能读到大学绝对是幸运儿。“我们那边父母通常希望女儿早点嫁人,以减轻抚养负担。尤其是苗族寨子里,女孩十多岁就嫁人了,然后就是生养孩子、做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和她同龄的人,有的已经生了两三个孩子;有的好不容易读到高中,因为承受不了家庭压力,毫无征兆地突然嫁人了。可是,十五六岁的年龄,本身就是一个孩子,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呢?

  欣透露,从初三毕业起,家里就有老人“催婚”,一到放假就有各种年龄段男人来和她相亲。最夸张的是,起初老家的某些长辈还以为资助人花钱供欣读书,将来欣是要嫁给资助人儿子的。“在当地人的概念里,超过20岁就是老女人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女孩子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为什么迟迟不结婚。”

  在上海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娟和欣来到了上海,看到了都市现代女性不一样的多彩生活。她们可以打工、租房,攒钱买手机、买电脑,闲暇时可以看电影、看话剧、看画展,接触各种美好的事物。就在前不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特邀娟和欣出席他的专场音乐会,两位姑娘第一次踏进音乐殿堂,穿着民族服装盛装出席,还与音乐大师亲密合影。上海歌剧院和上海爱乐乐团也把她们当作嘉宾,请她们到上海大剧院和上海交响音乐厅欣赏歌剧和交响乐。

  而娟的眼界更为广阔,经历也更加丰富,去年,她和王萌萌一起完成了一次极限考验———转山。出发之前,她们看了相关的书,查阅了攻略,可到了西藏,还是经历了体力透支和高原反应的考验。她们的目的地是神山冈仁波齐,转山途中海拔大多在5000米以上,最高的垭口卓玛拉山口接近5800米,总长55公里,体力适中的人要2天不停赶路才能走完。第一天到营地入住的时候,吃着夹生的方便面,住着寒冷的板房,把自己紧紧裹在睡袋中,娟觉得喘不过气,疲惫至极却睡不沉,半夜还胡言乱语。凌晨4点,她们戴着头灯出发,在悬崖边上踩着碎石路攀爬最为险峻陡峭的“地狱坡”,感觉时刻要倒下去,但又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这次转山对娟的触动很大,她说:“原来世界可以那么大,跨越生死就在一瞬间。通过这次转山,我做事比以前更坚定了,不会轻言放弃。

  对待公益严谨执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年4月,李婵娟和马成欣正式加入王萌萌和马素英创建的公益团队,成为该公益团队的“爱心天使”,这让她们兴奋不已。

  “长到那么大,自己一直是受照顾、受保护的人,没想到自己现在也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家人、帮助病人、帮助到社会上很多人。”欣介绍说,因为她学的是护理专业,又在大医院里实习,因此家人非常信任她,由她来规划弟弟来上海做眼睑手术,让她安排家人所有的出行计划;在ICU病房时,欣无微不至地照顾病人,缓解了病人的焦虑。而在家庭、工作以外,欣已有多次担当志愿者的经历,例如周浦医院、市六医院、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国际护理大赛等志愿者服务,体会到公益的简单和快乐。

  而娟在校期间也频频投身公益,如地铁志愿者、寄爱心物资、将资助款带给受助生,善良的她甚至会救助马路上的流浪猫。“回顾这些年历程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做公益也有不短的时间了。”娟说,“但又体会到,公益并不像看着那么简单,需要有非常充足的前期准备,还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公益的严谨、执着。”

  如今,娟和欣已成为公益助学行动的得力帮手。据介绍,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获悉爱心结对活动后,表示也想资助一名少数民族孩子,并希望尽快落实。经过娟和欣的联络,很快找到了一名合适的彝族学生。马老师发来照片和资料,获得了叶笑樱一家的认可,当天下午就汇出了一整年的资助款。这可能是最快、最高效的一次结对了,前后加起来不过4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娟和欣当晚还代表受助生父母发去感谢的短信,把这件事做得更加完美漂亮。

  诚然,因云南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水平落后、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基础薄弱等多方面的问题,真正能考上大学的孩子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受助者中学毕业就要踏上社会谋生。率先走出大山融入大都市的李婵娟和马成欣虽是个案,但绝不会后无来者,随着公益行动的深入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受助学生转变为公益新生力量,进而影响到大山深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条评分金币+15
天人地 金币 +7 - 2019-07-27
妞妞乐乐 金币 +8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6-09-2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