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赛季,中超俱乐部天价争抢外援的做法“蔚然成风”,然而一纸禁令或许会给这种一掷万金的现象踩刹车。
1月15日,据《体坛+》、搜狐体育等多家媒体报道,新赛季中超外援强制限制政策已经出炉。从下个赛季开始,中超外援的上场人次将减少为3人。
受该限令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那些已经或正在签约“超标”外援的球队,这或许将令这些俱乐部处于被动,引援出现“混乱”。
此外,更大的担忧是这个突然出台规定的性质问题,国际足坛转会专家朱艺表示,如果这项政策更改被证明是受到了行政压力,中国足协甚至有可能遭到国际足联全球禁赛的处罚。
调整幅度比预想更大
足协这一次看似突然的外援新政,此前伏笔多多,甚至在各个层面公开打过“预防针”。
去年6月,在贵阳举行的2016年注册工作培训会上,中国足协就抛出了一个重要信息:中超联赛准备调整外援注册人数,由“4+1”调整为“3+1”。
当时出席会议的足协相关人士表示:确实正在就修改中超外援注册数量这一方案进行研讨,有可能将2017赛季作为过渡赛季,但还没有最终的政策细节。
去年12月,中国足协又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关于修改中超联赛规程有关外籍球员报名条款的征求意见函》。
在《意见函》中,中国足协提出的办法是:比赛18人名单中的外援限制从此前的4名外援+1名亚洲外援,改为3名外援+1名亚外。不过,外援上场的实际数量并未提出改变,还是沿用“3+1”的老办法。
这份《意见函》由于出台时间太“急”,一度被不少人批评为时机不合适,外界普遍预测要到2018赛季才会付诸实施。
没想到,外援限制规定迅速成为现实。
在《体坛+》透露的最终办法中,外援的报名注册人数倒是没有减少,还是5人,然而实际上场的限制却更严厉:上场人次最多3人,亚洲外援和其他外援不再做特别的区分。
此外,足协的新规中还刻意提出了针对年轻球员的条款:中超18人报名名单中,必须有2名U23以下球员,其中必须有一人首发出场。
俱乐部被打个“措手不及”?
从去年12月下发《意见函》,到1月中旬出台新规,足协这次的动作可谓是相当有效率。但这样高效的背后,让众多准备在国际转会市场大展身手的俱乐部有点“懵圈”。
现实情况是,如果2017年立刻施行3外援上场政策,势必会让各队外援的出场次数和需求大打折扣。
尤其是对于那些花大价钱囤积好几位高价外援的球队,这无异于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最为显眼的例子无疑就是刚刚创下了中超转会费新纪录的上海上港。目前看来,其下赛季可以登场的外援就有艾哈迈多夫、奥斯卡、胡尔克和埃尔克森四人,甚至还有传闻称葡萄牙国脚卡瓦略还在试训。生生拿下一个外援名额,绝对会让博阿斯心情郁闷。
对于其他已经签下多名外援,或者正准备出手买外援的俱乐部来说,这则突然施行的新规也同样令人“头疼”,和外援商谈的出场时间等细节或许都会被“推翻”,甚至可能令俱乐部陷入违约问题。
事实上,在去年6月足协第一次“吹风”要调整外援注册政策时,就有中超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应该有至少两年的过渡期,因为现在国内球员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一些俱乐部短期内只能通过引进高水平外援弥补差距。
还有俱乐部担忧,缩减外援人数会使得内援更加奇货可居。
在“风声”出来后,有俱乐部早早就选择了低调,比如广州恒大。这个冬季转会窗口,这家老“土豪”基本在外援市场上偃旗息鼓,只和韩国球员金亨镒签下了半年的短约。
中国足协有可能因此受罚?
对中超各俱乐部而言,这次政策改变究竟是好是坏,恐怕还需时间来证明。但对于中国足协,这次“新政”却有另一层隐忧。
在中国足协的外援新规曝光后,国际足坛转会专家朱艺表示,这甚至可能引来国际足联全球禁赛的处罚。
“不仅不符合亚足联的亚外精神,更易造成失业外援的国际劳动纠纷,同时各俱乐部将面临百万千万欧元的巨额损失,内援会进一步提升价格。”
“既然是上级行政干预,是否有违反FIFA章程之嫌?只要证据确凿足协的确受到了上级压力,被全球禁赛是肯定的。世预赛被暂停,亚冠所有球队都退出亚冠。”
在2015年,科威特就曾因为未能及时排除政府干预足协工作的隐患,而被国际足联给予了全球禁赛的处罚。
这一次,中国足协的新政自然是由协会决定,但此前新华社所刊发的一篇《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就足球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中,体育总局发言人明确表示,要“调节、抑制高价引援,合理限制球员过高收入”。这是否会被认为是中国足协受到了“行政干预”的迹象之一? 现在看来一切不得而知。
当然,一旦此项新规在下周的足代会上通过,那么所谓的处罚威胁也将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