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腰腿疼,这样的问题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似乎不算稀奇,然而有一种血液肿瘤却悄悄地隐藏在这些不稀奇的症状背后,那就是多发性骨髓瘤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有着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漏诊、误诊的患者并不鲜见,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 。
提到多发性骨髓瘤,很多人感觉陌生,然而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却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淋巴瘤。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侯健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升高。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殖导致的血液肿瘤,至今仍然无法治愈。在多发性骨髓瘤确诊的患者中,很多患者起病时的表现都是腰腿疼痛进行性加重,自行去推拿后无法缓解,直至卧床甚至发生骨折;再就是体检查血发现贫血,才考虑到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还有一些患者,蛋白尿多年,肾功能不全,有的甚至发生了肾功能衰竭,反复就诊肾内科,却不知其实是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肾脏损害 。
侯健教授说,遇到不明原因且短期内没有缓解的疼痛、 蛋白尿、上下肢浮肿等,应去血液内科就诊,以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一般通过穿刺、活检、M蛋白鉴定、全身骨骼检查等可以确诊本病。
侯教授指出,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控制以及个体化的医学指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情控制可能更好,生存期更长。近10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患者的生存预后也随之显著改善。新药和传统药的排列组合,成为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体药物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新药以及激素、化疗药等传统药物。
研究显示,生存改善主要体现在临床试验中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尤其是能够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因此,选择的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尤为重要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7-01-23 23:1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