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63阅读
  • 0回复

[妇幼专题]宝宝“食滞” 的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邂逅春天

UID: 2045525

 
发帖
246
金币
2190
道行
386
原创
0
奖券
1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golf
设备
IPHONE 6
摄影级
初级
在线时间: 1(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1-22
最后登录: 2018-05-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1-22
— 本帖被 疾风-劲草 执行加亮操作(2017-01-22) —

又到了一年中吃货们最爱的时候——过春节,在大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小吃货”们的胃口也不能小觑,可他们一旦吃撑了,脾胃更容易受伤。中医指出,小儿积滞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演变成厌食甚至疳积,“小馋猫”变成怎么哄都不愿开口吃饭的“小皮包骨”。孩子过年食滞应怎么处理?孩子不爱吃东西又该怎么办?如何区分厌食症和“疳积”?专家还特别推荐了几款暖心健脾养胃的小儿食谱和小儿推拿手法,家长们赶紧收藏备用,让孩子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疑问
孩子不吃饭、脾气暴就是“疳积”?
在不少“老广”的观念里,谁家孩子不爱吃饭、“发烂渣”(脾气臭),很有可能就是“生积”。这里的“生积”,又称“疳积”、“疳证”,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是一种由于小儿的脾胃受损,营养不良,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饮食异常的症候。
孩子不爱吃饭就是‘生积’?其实不然。如今,疳证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特别是重症明显减少。现在常见的孩子不吃饭案例,多是由于积滞或厌食症导致的。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疳证都是由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引起的,病因多与喂养不当、疾病影响、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其中以喂养不当引起者最为常见。“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如果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在婴儿期未能按时添加辅食,往往就会导致小儿断乳后不能适应普通饮食。
还有的家长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给小儿过食肥甘厚味的食品(如糖类、煎炸、炒香食物,或者是滥服补品),超过了小儿脾胃消化能力。如果过分溺爱小儿,投其所好,生活无规律,进食不能按时,贪吃零食,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致饮食饥饱无度,均可损伤小儿脾胃功能,影响食欲。
支招1
妙用保济口服液 缓解孩子“食滞”
每逢佳节,餐桌上少不了大鱼大肉、肥甘厚腻的大菜,不少人都会“热气”或消化不良。尤其是小孩。节日期间家长忙着走亲访友,对他们饮食的监督和照料肯定会比较疏略,一些平日里不准吃的煎炸热气食品过节期间也被尽收口中,所以特别容易食滞和上火。
春节期间如果孩子吃得过饱、太滞,建议1~3岁的幼儿在成人监护下,可适当吃一些保济口服液,一般每次服用1/3支,每日2~3次,一天的服用量不超过一支,“如果是一般的食滞,服用两日左右即可见效,年纪稍大的孩子可适当加量。如果孩子年纪过小未满1岁,或家长对用量把握不准,可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此外,捏脊疗法也是提升小儿脾胃机能,预防食滞的好方法之一。捏脊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亦可作为预防保健之用。“而且操作手法简单,家长稍加学习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帮孩子做。
捏脊疗法手法
小儿俯卧。双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由下而上连续地沿脊柱向上提捏肌肤,如此反复5次,捏到第三次后,每捏3下,将皮肤提起1次。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高热、心脏病、脊背皮肤感染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饭后不宜立即捏脊。
3.小儿治疗后注意背部保暖,治疗后2小时内不适宜洗澡。
支招2
“饥饿是最好的开胃药”?胃以喜为补!
民间常说的“饥饿是最好的开胃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食滞”了饿两顿就好了。这种说法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用饥饿来“开胃”对于轻度的积滞的孩子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厌食、疳证的小儿来说,饥饿过度还会对孩子的脾胃造成进一步损伤。厌食症或疳证非一日而形成,因此对脾胃的调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预防孩子厌食或者疳积的功课不仅要在节日期间,平日里就要注意。
第一,掌握合理的喂养方法,以定时、定量、定质为原则。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给予多品种、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纠正挑食、偏食、饥饱不均、过度食用冷冻坚硬或肥甘厚味食物、正餐前吃过多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遇到小儿喜爱的食物,不要让其吃得过量,保持不过饱状态。
第二,对于厌食严重的小儿,必要时按照“胃以喜为补”方法,可投其所好,给予患儿适量所喜爱食品,诱其进食,待食欲增加后,再按正常需要食谱喂养,做到循序渐进。
第三,注意孩子的精神调护。小儿可能因为观看电视节目太多、玩电子游戏以及学习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过度精神紧张,从而影响食欲和食量。家长要注意小儿情绪的变化,避免在进餐时管教小孩,不要强迫小儿进食,防止进食成为小孩的思想负担。
第四,注意病后调理。小儿患有疾病,尤其是患呕吐、腹泻或肺炎的小儿出现食欲不振时,待病情好转时要及时进行调整饮食,调脾开胃,逐步恢复其脾胃功能。
对于小儿厌食症以及疳证,可内服“运脾开胃”、“健运脾胃”的中药来调理脾胃,以促进小儿营养元素的吸收,配合中医外治疗法进行治疗。目前对厌食症和疳证开展的中医外治疗法有小儿推拿、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以及刺四缝穴疗法等治疗手段。对于厌食症和疳证病情严重者,则应给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厌食症”VS“疳积”
食欲亢进也可能是疳证
李蔷华指出,厌食患儿虽然有食欲不振,进食偏少,但形体正常或略偏瘦,精神尚好,而无其他疾病或明显不适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疳证患儿有食欲不振者,也有食欲亢进或嗜食异物者;疳证患儿常形体明显消瘦,体重比正常同龄儿童平均值低15%以上,常兼有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精神不振等症状。
厌食症在中医学上认为是病在脾胃,一般不影响其他脏腑。疳证也病在脾胃,但随着病情演变,由浅入深、由轻至重的过程,疳证病可累及五脏,出现眼疳、口疳、疳肿胀、骨疳等病症。
李蔷华还提醒,“先天不足的小儿脾胃较弱,往往出生之初就表现为不喜欢吃奶,如果后天又失于小心护理和调养,那么脾胃就更加虚弱,奶量就更难增进,营养缺乏,亦可演化为疳证。”
七大食方
专家提醒,不同的食谱、汤谱适合不同体质的小儿,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先分辨好孩子的体质,判断是否为“气虚”或“阴虚”等,从而对症调理。
一、小儿健脾养胃食谱(个人量)
1.燕窝瘦肉粳米粥
材料:燕窝5g、瘦肉50g、粳米50g。
功效:燕窝具有养肺胃之阴,补中益气的作用,补而不燥,润而不腻。瘦肉性味甘平,健脾益气。与健脾养胃作用的粳米一起熬粥,起到健脾润肺开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阴虚者。
2.淮山粳米粥
材料:淮山药10g、瘦肉50g、粳米50g。
功效:山药性味甘平,具有滋养补益、健脾益气的作用,特别适合食欲不振,易疲倦的脾胃气虚者。与瘦肉、粳米一起熬粥,起到补脾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常用于脾胃气虚者。
二、小儿适宜汤谱(个人量)
1.山药茯苓鹌鹑汤
功效:山药15g、茯苓10g、鹌鹑1只。
功效:鹌鹑为禽中珍品,其营养价值高于鸡肉,有“动物人参”之称,补中益气,补虚而强体。与具有补脾胃作用的山药、茯苓共为汤。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者。外感发热者不宜服用。
2.太子参淮山瘦肉汤
材料:太子参10g、淮山15g、瘦肉100g。
功效:太子参健脾益气生津,补而不滞,是清补的常用品。山药健脾益胃,与具有健脾滋润作用的瘦肉为汤,起到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虚、胃纳欠佳、形体消瘦者。肠胃湿热者或感冒发热者不适宜服用。
3.茯苓鲈鱼汤
材料:鲈鱼150g、茯苓15g、陈皮2g。
功效:鲈鱼性平味甘,健脾补肝益肾;其营养丰富、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健脾补虚的珍品。茯苓补脾益胃渗湿。陈皮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三者合而为汤,起到健脾和中,理气开胃功效。肠胃湿热者、有皮肤病及疮肿者不宜服用。
4.沙参玉竹淮山瘦肉汤
材料:沙参10g、玉竹15g、淮山药15g、瘦肉100g。
功效:沙参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而玉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作用,山药具有补脾胃作用。三者与瘦肉合而为汤,起到健脾养阴,清补益胃功效。但脾胃虚寒者或有外感者不适宜服用。
5.独脚金山药牛肚汤
材料:独脚金5g、山药15g、牛肚100g、蜜枣1个。
功效:牛肚即牛胃,别名“牛百叶”,性味甘平,补虚养胃。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常吃牛肚,可养胃气、增强消化和吸收能力。补虚养胃,且无禁忌。独脚金也叫疳积草,清热消积的作用。山药健脾益胃。独脚金、山药与牛肚三者为汤,起到补脾健胃,清热除烦功效。适用于小儿形体消瘦、性急易怒者。
1条评分金币+13
疾风-劲草 金币 +13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7-01-2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