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黄河心不死〞,为什么是黄河而不是长江?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死了心〞是句著名的俗语,现在是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精神。
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即言:〝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
那为什么是到黄河才会心死,而不是到长江呢?其实,这句俗语暗藏着几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抟带彭祖的〝心〞游历黄河
相传有个叫彭祖的人,寿命有八百岁。一生到过不少地方,就是不曾到过黄河,他总想到黄河去游玩。彭祖就去找陈抟,要陈抟带他去游玩一次。
陈抟讲:〝我可以带你去,不过要等我睡一会儿再带你去吧!〞彭祖就先让陈抟歇息。
哪晓得,陈抟是个神仙,他睡一会儿就需要一千年的时间。彭祖的寿命只有八百岁。
当陈抟醒来,问起彭祖时,才知道彭祖早就死了。陈抟听了,叹一口气讲:〝唉,这个短命儿!〞
当时陈抟就走到彭祖的坟边,打开坟洞,拉出棺材。把棺材打开一看,彭祖的骨肉都烂掉了,只剩下一个心未烂。
陈抟随手提起彭祖的心,带到黄河去。到了黄河边,陈抟就对彭祖的心讲:〝彭祖,这里就是黄河了。〞
陈抟的话刚讲完,彭祖的心一下子烂掉,变成水流走了。
就这样,后来才有〝未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死了心〞这句话。
在天愿作比翼鸟
另有一说法是与比翼鸟有关的。
在遥远的古代,黄河附近有个小村庄。有一个小孩子叫柳生,家境困苦,每天帮家里做完事之后,最喜欢的便是在家后面的深树林里,聆听各种鸟的叫声。
渐渐地柳生也学会分辨各种不同类型的鸟叫声,慢慢地他也学着各种鸟儿的叫声,久了之后,模仿出来的声音连鸟儿都分辨不出究竟是真是假。
因此,他的声音经常能招来许多的鸟儿和他同乐。
年过一年,日复一日,柳生长大了。这一年柳生十六岁,唯一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由于长年的劳累过度,导致病重无法下床。
柳生需要较多的金钱来买葯。这时,有一个邻居说了,对面村的一个黄员外要买年轻家丁,只要把自己卖他十年便能得十两银子。
那小伙子看着母亲日渐病重,便前往应征。黄员外看他长得还可以,身子骨也算结实,人还算聪明,便把他留了下来,但钱先付一半,另一半只能满十年的期限,才能够拿回去。
柳生拿了钱,请同来的邻居先带回去,自己则留了下来。柳生是负责花园的工作。黄员外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儿,叫黄莺。
黄莺很喜欢养各种各样的小鸟,然而她最喜欢听一只金丝雀的叫声。柳生每次在花园里养花植草的都能听到各种鸟叫声,他心生好奇,就偷偷去探个究竟。
柳生正好看到那百鸟群中,有一个可爱的少女,正痴痴的看着那美丽的金丝雀唱歌的模样。
那金丝雀的歌声优美,和黄莺的美丽很快的就打动了这少年的心,但是柳生明白自己的身份,不管怎么努力,他和她都是不可能的,柳生便把她当成了梦,藏在自己的心底深处。
转眼间,两年又过去了,中间柳生只在他母亲死时能回去一趟,其它的时间都在黄府里,尽心地照顾着这些花草,听着那少女开心的笑声,如此一来,柳生便心满意足了。
可惜那少女始终没有在意柳生尽心照顾的这些花儿,在她的眼中除了金丝雀,不能再看到什么了!
但是鸟儿总有它生命的期限,虽然那金丝雀得到那少女的百般照顾,最后还是死了。
心爱的金丝雀死去后,那少女痛不欲生,整天以泪洗面,他父亲又帮她买了一只,但是少女还是一样伤心。
柳生看了,真是心痛。他开始努力学习那只金丝雀的叫声,有天,他来到这少女的綉楼下,躲在花丛里,慢慢的学着那只金丝雀的叫声。
那少女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高兴地静静的听着,以为那金丝雀舍不得她,又重生回来了。
最后,当少女发现这叫声居然是从柳生的嘴里面传出来的,大为失望,但也感到好奇,便叫这柳生教他。
这柳生自然是答应了,可是这叫声也不是那般容易学,这黄莺学了一阵子之后,便不学了,就叫柳生学鸟叫给她听。
柳生将以前会的那千百种的鸟叫声合在一起,唱起了鸟语,不一会便招来了许多鸟儿同乐,那少女见了更是高兴了,日子久了,两人日久生情。
过了许久黄员外终于知道了这件事,便让众家丁把柳生抓了起来,打了个半死,又叫人把柳生抬到附近的黄河扔了。
少女得知,顿时血气攻心,口吐鲜血,晕了过去,一条命就这样没了。一头仅有右翅的美丽小鸟,从黄莺的心口跳了出来。小鸟不会鸣叫,只是朝着黄河的方向飞去。
那鸟的飞行速度很快,不一会便追到了黄河边。本来还有一口气,正要被扔下河的柳生看到了这只小鸟便把双眼合上,接着被众家丁甩了下去。
被甩下黄河的柳生,心口上也跳出一只和那美丽小鸟一样,但只有左翅的鸟儿,和那少女变成的只有右翅的鸟儿合在一起,飞向了天际。
鸟儿唱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歌,飞向那属于他们的幸福。这小鸟儿的叫声美丽无比,众人都被它的啼叫声吸引了。
后来众人便说,那会唱歌的鸟是柳生的心变的,而那不会唱歌的鸟,是黄莺的心变的,两人真心相爱,死后也化成了鸟儿。
人们便把这种鸟儿称做比翼鸟,从此世上便有了比翼鸟。
也有人被柳生的毅力打动了,便道: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是下定了决心要做某件事。
──转自《古典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