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是是《水浒传》中第二个出场的主要人物,也是第一个出场的英雄好汉。按照作者的写作习惯每个人物都要交代结局,连扈三娘的哥哥扈成都交代下场。但作者却把一个地位高于林冲的禁军总教头安排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离开史家庄(施家庄)再无踪影,消失在茫茫大宋人海中。这位没有上梁山的好汉,是作者把他忘记了,还是作者另有意图。作者完全有机会在后来的故事中写写王进,把他写成一个守卫边关的军官,或者是讨伐梁山的官军头领,甚至把他写成梁山上的五虎上将。但是作者没有,施耐庵、罗贯中是有深意的,作者用第一个出现的英雄的经历为梁山上的人指明了出路,告诉人们即使你有梁山好汉的本领没也有好下场,王进的出路为你指明了方向,藏在民间,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快乐的生活。
作者刻意把林冲和王进作对比,林冲有同王进一样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本可以做出同王进相类似的选择,但由于林冲没有王进的看透世事,留恋官场,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而王进的选择可圈可点,王进发现高俅发迹后要公报被父亲一棒打翻的私仇,有意陷害自己时,王进的第一反应是“不怕官大、就怕现管”,与母亲商讨之后,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有着一身好功夫的王进,没有使用武力,而是使用了高超的计策。他打着要到庙里去烧头柱香的旗号,支走了监视他的两手下之一的张牌到庙里去预约并住在庙里;不动声色当夜母子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的。第二天天色未明,王进叫起李牌到庙里准备三牲煮熟,告诉李牌自己买些纸烛,随后便来。支走两个人后,母子二人趁五更天色未明,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逃出了高俅的手心。
王进不像梁山好汉和《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一样有绰号,也就注定他不会上梁山,试想王进没有认清皇帝和当权的嘴脸,对他们忍让服从,出路有两条,一是被迫害而死,二是像林冲一样被逼上梁山,远离主流社会,身上背负反贼的心理负担,即使招安也没有好下场。从这点看王进是一个水浒传中最有智慧的人,奸佞当道,君子在野,自古如此。他隐姓埋名保护自己的安全,在史进家里也不敢暴露,直到看到史进是个人才,决心把自己的武艺通过史进传下去,才报了真名,经过半年的指点,史进脱胎换骨成了一流高手,让王进想不到的是,史进虽然有一身好武艺,但没能帮他走向成功,相反却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和王进初衷相反的道路。
王进走出史家庄就再无消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他不会去延安府老种相公处效力,他已经不再留恋名声,他要像陶朱公一样快乐生活,宋朝自高祖“杯酒释兵权”来有武艺高的军官在农村快乐生活的环境,他害怕高俅报复,更对朝廷失去信心,虽然他和延安府老种相公手下的军官有交情,却和老种相公不认识,他不可能刚出虎口,又把自己交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军阀手中,当时的统治阶级通吃环境也不允许老种相公保护他,久居官场的王进对此很清楚,他打着投奔老种相公的名义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也在徒弟面前保持一下荣誉,他的唯一选择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做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享受大宋王朝发展经济带来的好处,后来史进没有在延安府老种相公处找到他就是很好的证明。
王进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在经济上应该很富裕,隐居后完全能够颐养晚年、孝敬母亲,甚至娶妻生子。从史进的武艺上看,王进的水平应该不低于林冲林教头,至少比林冲全面,完全有能力排在梁山五虎将之列,《水浒》用事实告诉读者,不是所有好汉都要造反上梁山,那是一个最愚蠢的想法。当一个顺民比招安报效国家更重要,王进的选择远比梁山108将的选择高明的多。王进的出路是作者为梁山好汉安排的理想出路,是梁山好汉的最好归宿,是对梁山好汉十损八九的叹息。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 此帖被zhdf在2020-03-04 16:3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