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从中美贸易较量第一回合清单揭秘事情真相
贸易战要毁伤对手条件是什么?
本次中美之间贸易冲突,人们一听“贸易战”,尤其是“惩罚”等词汇马上就怒火万丈,一大群大V和分析家们也在媒体上大喊大叫,但却对事情的真相偏离太远了。要搞清楚事情真相,我们需要科学地分析一下什么是贸易战,它要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简单来说,本次特朗普发起的所谓贸易战,无非就是对中国一定的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多高呢?25%。但这有可能会对中国贸易和利益产生什么伤害呢?
我们假设,中国生产某种产品,每个100元,而美国或其他国家要200元。于是,中国产品因价格优势大举进入美国市场。现在好了,特朗普同志说中国抢了美国工人的饭碗,要“惩罚中国”,要对中国打贸易战,并且说“贸易战很容易获胜”。怎么个很容易获胜法呢?中国产品100元,加了25%关税后要125元,可还是比200元的美国货便宜太多啊?!美国人会买200元的美国货吗?可能有少数人会转向,但绝大多数人基本不会,达不到换美国货的目的。那会不会带来另一个结果,不买中国货换成其他国家更便宜的货了呢?这个确实很有可能,但必须得有严格的三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第一其他国家有替代产品,第二替代品的品质差异不大,第三替代品与中国货的成本差不多,中国是100元,其他国家比如说102元。美国对中国产品征了25%关税,对其他国家不征税。中国货变成125,其他国家的货还是102,这样中国货就卖不出去了。对美国来说虽然还是进口,但不进口中国货了,给其他国家创造了条件,美国消费者也几乎不受影响。
简单进行了以上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几个很关键的问题:
一是这次美国提出的针对中国的征税清单产品其他国家有替代产品吗?
二是有替代产品的国家与中国成本差距能在25%以内吗?
三是增加的关税谁出,好处谁得了?
以上问题不能盲目地回答,现在我们就来看来具体清单是什么。
具体清单分析
如果美国征税的产品是服装,玩具,日用品等等,我真的会非常非常地担心。因为如果美国对这些产品一征税,越南、印度、土尔其、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简直是太多地方可以找到替代品,而且他们的产品价格就算不比中国低,基本上也都不会超过25%。一旦美国征税25%,中国产品真的就是彻底歇菜无法再出口到美国了。可是一看这个清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高铁设备。越南有替代品吗?印度有吗?土尔其、马来西来......好像都没有吧!日本有,可是成本嘛,与中国差距都是倍数计算的,况且很多高铁设备在技术上日本已经远远不如中国。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高铁建设费为每公里20亿日元左右,远低于欧洲(28亿-44亿日元)和九州新干线(48亿日元)。
信息技术。印度能生产密集波分复用、SDH、4G/5G移动通信设备、IP路由交换设备吗?越南、菲律宾、马来西来、土尔其......也都没有吧!连日本韩国曾经有过的现在都没有了,他们怎么可能会有。能和中国竞争就剩北欧两家公司和美国的CISCO了。但价格嘛,中兴华为的产品加25%他们想竞争也还是有困难的。
更重要的问题是:原来中国高铁设备、通信设备在美国有大量销售吗?老是受政治干扰,动不动就以安全问题为由不让进入美国。现在特朗普同志说了,我们要“惩罚”中国,对这些原来老受美国政治干扰不让进口的东西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这等于说呢,只要给我25%的关税(简单翻译一下可以叫合法的“好处费”),那就放开进吧!
这个清单里的产品能找到的替代品只有日本、欧洲等地方,这些地方生产的产品成本与中国相比的差异如果不是按倍数来计算,那就是按数量级来计算的。加了25%关税当然对中国很不利,但想让欧洲和日本产品替代中国产品,其难度还是要用“那是相当地巨大”来形容的。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是从此不让中国卖了,而是说得多交点买路钱,价格得卖贵点儿。这不比原来不让中兴华为的通讯设备和高铁设备在美国卖要好太多了吗?对中国人来说,但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根本就不叫问题。
贸易大战的结局
中兴通讯伊朗门事件,最后以罚款8.9亿美元解决被市场认为是天大的利好,被这么重罚的消息出来后股价居然暴涨了2.7倍,现在该知道原因何在了吧!?
把原来是政治、动不动就用安全性为由不让做的生意,变成可以用钱来解决的问题,你说这是叫“惩罚”还是应该叫点别的什么?
那征了税结果是什么呢?美国客户还是得买。只是得在中国货基础上多交钱,征的税钱交给谁了呢?当然是交给特朗普政府了。去年不是刚刚大规模减税嘛,这窟窿该怎么补,总不能简单直接地再找美国选民们加税解决吧!那就理直气壮地以美国政客们很爱听的“惩罚中国”为名,把税再加上去不就得了!减税——美国人民欢心鼓舞,加税——美国人民还是欢心鼓舞!
高、高、实在是高!
嗯,不要这么崇拜我,我也是人嘛!
中国出口也基本不受影响,甚至出口额因为可以放开出口而更多。况且,让中国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货放开卖之后美国客户还真是未必会多交钱,而是因为中国货真的太便宜,就算加了25%的关税后还是比买欧洲、日本和美国的货便宜。美国客户开心、美国政府开心、中国企业最后发现会更开心,这、这、这......这贸易战不是打得让大家都应该心花怒放才是吗? —— 我不得不承认特朗普同志真是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
事情真的会这么美妙吗?当然不会,因为双方还有很多博弈和谈判的过程,会有很多变数。有网友可能会担心,如果如前面分析,特朗普真的就特没谱,拿其他国家有替代品的项目开刀,比如说服装,那中国不是就没办法了吗?他不是说过“这只是刚刚开始(first of many)”吗?但是,从产品价格上说似乎是如此,从供应链角度来说事情又没那么简单了。如果对中国服装征收25%的税,相应定单大量涌向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没有那么大的产能。面对这么多急剧增加的定单结果是什么?他们就会涨价,比如说涨到120,结果美国选民们日用品就会瞬间大幅度上涨,肯定就不干,选票就全跑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深到如此程度,根本不具备全面打贸易战的任何可行性,只能找到极少量主要伤到中国而不会伤到美国自己的货品种类进行反倾销等还有可操作性。但这也会受到大量约束,不是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篇文章“中美贸易战会开打吗?别想多了,肯定不会”结论的关键原因所在。因此,仅仅从贸易总量数据去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深入到每个产品细节中去,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贸易战只是传了3天的风声,结果美国自己先出来说要达成协议避免贸易战了
中国的“广场协议”其实早就签过了——结局嘛,哈哈
美国现在还是得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的面子,所以样子还是必须得做出来的。但为什么在与中国的较量中始终难有真正的杀招出来呢?
2005年我还在负责中兴印度市场的时侯,参加过一次孙玉玺大使组织的Party,就是召集很多国家的商务人士、政府人员在一起,大家相互随便聊聊。当时刚好中国在全球列强压力下开始人民币升值。可以说西方列强当时就指望这个变成中国的“广场协议”,等着割中国的肉吃了。可是协议开始执行后,当时人民币却只是升值了2%,让西方列强看得实在是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相比之下,日本广场协议签定,3个月内升值幅度就是20%。而中国的“广场协议”签定后呢!升值幅度到20%的时侯,那都是3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涨幅也就是照着定期存款差不多的幅度来进行的。当时我与空客亚洲区总裁一起聊天,他说你们中国人实在是太聪明了,说是人民币要升值,却让全世界一片惊呼仅仅升值2%(only 2%)。我马上说No, No, No,大家完全搞错了,不是仅仅(only)升值2%,而是已经升值2%(Have already 2%,英语的完成时),他听完只好和我一起哈哈大笑。
美国一直想控制中国在其掌控范围内,但心里却有两个巨大的阴影。可以说有两场战争让美国至今心有余悸。一场是朝鲜战争,另一场就是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都是打得一拳开,省得百拳来。美国军队打遍全球无对手,到了和中国在朝鲜战场对阵就碰到硬钉子了。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杀手攻遍全球无对手,在攻击香港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却巨亏、最后差点破产。这两场仗打过之后,美国基本不会对中国再有什么真正的杀招出来了。当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实在是太历害了,通过自有资金和对舆论的掌控调动的全球游资可达几千亿美元。可是架不住朱镕基把整个中国的银行都搬过来,让曾荫权彻底放开了跟金融炒家对赌,你索罗斯怎么可能是对手呢?那时侯中国政府手上只有1449.59亿美元外汇储备,现在中国政府手上的外汇储备可是3.13万亿美元的天量数字。别管你编出什么一堆又一堆的理论,反正只要发现有人是想要用金融战、贸易战或其他什么“战”把中国往死里整的话,中国一定会不受任何约束反过来把他至少是往半死不活里整的。如果不相信这一点的人,最后一定会以极其惨痛教训的方式相信的。香港金融保守战后,量子基金爆出因巨亏可能导致破产的消息,而香港政府在保卫战中投入的资金钱赚得多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后来成立一个基金“还利于民”。
如果真是要做生意嘛,那怎么都好说,总能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所以,这一次索罗斯对特朗普的行动评价那是相当地冷静和客观,认为特朗普这样做“将大大有助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的领导成员(leading member),他起的作用甚至会超过中国人自己”。
中国应当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看了以上分析,中国这次难道居然就真的全是好消息,不该有任何值得深思的事情吗?当然不是。在特朗普签署贸易战的备忘录之后,将双方第一波清单放一起后,几乎所有中国分析家们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这是一个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较量。别误导中国人了,这真是一个大错特错的狂妄理解!对美国的一般高科技,我们真不需要有太多担心的,甚至在以往我们非常弱的芯片领域,中国也在狂飙突进地急起直追。在信息技术最核心的操作系统等过去我们最薄弱的领域,也惊现翼辉信息这样真正100%自主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并且其核心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的VxWorks。中国的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系统也是风起云涌,群体突破。我在中兴通讯做国际市场多年,亲眼见证了中国高科技产品是以什么样的骇人速度急起直追并超越国外的。2002年我第一次去巴西,那个时侯巴西客户感觉中国也就能做做键盘鼠标什么的,怎么可能会研发生产核心通讯设备!而1998年中兴拿到巴基斯坦1亿美元通讯合同时,连中兴自己的同事都吓了一大跳:啊!我们产品居然还能卖到国外?短短十几年过去,在信息技术领域国外还剩下多少有优势的东西?华为多年前之所以在美国市场受CISCO强力阻击,就是华为“性能质量一样,价格便宜一半”的广告语让CISCO惊恐万状,不惜动用一切政治力量应对的结果。
而农业,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深深忧虑的领域。美国的农业,绝对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工业化之前的农业,也不应当把它当作经济学里一般的“第一产业”来理解。美国的农业,是最高科技的产业之一,它早就已经是高度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甚至开始向智能化转换的产业。如果说在信息技术、军工、芯片甚至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等高科技领域,美国的领先优势5到10年内就可被中国全面拉平和超越的话,美国农业的强大优势中国就算按目前的发展加速度不变,也至少需要20甚至3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追上的。
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在28.2亿亩左右,中国为20.5亿亩,美国耕地比中国多近40%。但美国人口却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农业劳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下降到不到300万,而到2009年更是仅有205.6万人,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到2016年末时还有2.1496亿(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占总劳动力的比例还是27.7%。而美国在100年前就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现在美国的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40多倍!这意味着两者之间仅从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效率相差两个多数量级。没有任何领域里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达到这么巨大程度的。中国在其他任何技术领域里,与美国之间可以说都已经没有代差,唯独在农业技术领域里,代差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这也是中国人看到那个清单提出的大多是农产品,就会本能地认为那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原因所在。中国必须要再转移至少2亿农业劳动力,才能在生产效率上赶上美国。而未来同时还将要面对的,是人工智能对工业生产甚至服务领域人工的大量替代。
美国中心支轴自动灌溉系统,一个园形田块面积可达5千亩甚至上万亩,平时全是无人的自动化管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才是美国的农业技术状况。一切对中美农业对比和中国农业状况没有深入研究就谈未来发展战略,都是有极大局限的。
高悬在中国人头上,真正威胁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既不是任何外敌直接的军事侵略,也不是任何金融战争,而是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