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去江湾五角场办事,到那里是早上九点不到.那家单位在一个大厦里,九点半才上班.正碰上鄙人内急,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公厕,而大厦的保安说他们内部公厕不对外开放.周围都是商业区,那些带有公厕的大型商厦都是九点半才开门营业的.这可怎么办?急得我真好比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亏得我灵机一动,跳上一辆公交车往回坐过去二站,借一家肯德基的公厕才算解决了方便问题.出来后是一身轻松.不过也感慨万分,上厕难啊!
记得儿时,公厕非常普遍,也非常简陋.每个蹲位之间就用一道水泥墙隔开,没门.大家如厕时是一览无遗.那时候也没啥隐私权的概念,人人都觉得很正常.等我读初二时,由于父亲沾了邓伯伯"解放知识分子"政策的光,当上了农场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全家搬到了一个带有抽水马桶的二室一厅里,后又变为三室一厅.总算告别了公厕时代.不过好景不长,在我来到上海打工时,先是租住在棚户区的私房里,后老父买了一间私房,也是在棚户区.那里的人们要想方便,除了家里的马桶,就是上公厕.那时的公厕都有时间限制,一般都是早上5:30分到晚上9:30分.不到时间别想上公厕,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弄堂里倒粪站旁的小便池就成了大便池,污秽得连脚都插不进去.咱没那么不文明,不过人急了,也会想办法的.晚上厕所关门后,我要上厕所就跑二站路,到沪西工人文化宫旁的肯德基里上厕所,它们是到23:00才关门的.早上就到长寿路和武宁路桥下的一个公厕去解决问题,这里是5:00就开门了.为了不发生意外情况,晚饭尽量不大吃大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后来,在我家附近又新开了一家比较豪华的公厕,人民币2角一次.那时上公厕都要收费的.原先那个又旧又小的公厕也未关闭,1角钱一次.每天早上是门庭若市,不夸张的讲,每个位置都有这么一幅令人哭笑不得的画面,一个人尴尬的蹲着,一个人站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看着,等着抢蹲位.老实说,在如此密切的注视下,你就是想方便也方便不了了.许是这种情况太让人感觉难堪了,尽管如厕的价格要高一倍,新公厕的生意还是慢慢好了起来,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也出现了排队等位的现象.不过新公厕是有门的,这就是它的优势.不管等位的人再多,再急,等的时间再长,对里面的人几乎没什么影响.人们可以毫不受干扰的在里面笃定泰山的大方其便.我也是新公厕的最忠实如厕者之一.后来与老婆谈恋爱,她到我家来,要上厕所,我也是带她去新公厕的.老婆就是老婆样,认为新公厕贵,一定要上老公厕,到了那一看,把她吓了一大跳.女厕只有一个位置,等的人倒不少.只好老老实实的回来付2角钱吧.
新公厕虽好,但不知怎么的,事挺多.隔三插五的就不开放了,理由基本上是有关部门要来检查卫生,暂不开放.真是好笑,厕所没有粪便,没有臭味还能是厕所吗?这不是形式主义嘛!但人家工作人员铁面无私,领导没有检查完,就是不让你进.至于领导具体是上午来还是下午来,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我又不想去老式公厕,只能另想他辙.后来在静安寺旁边,找到另一家豪华公厕,人民币3角,根本就没人来方便,既清静,又干净.以后我把老婆也带到那里去了,她也十分满意这个地方.看厕所的阿姨见了几次,直夸我是个好男人,每次都会陪老婆来.并感叹她的老公就不会这么做,要我老婆珍惜.老婆听了自然是非常的得意,直到现在,这事我俩还记得十分清楚,尽管那阿姨的面孔早就不记得了.顺便说一下,那家2角钱的后来公厕关闭了,据说是有关设备坏了.我和老婆从此以后就一直上那家3角钱的公厕解决方便问题,直到拆迁搬离了这块地方.
如今,我原先居住过的棚户区早就被拆了个净光,造起了一大片豪华的公寓.记忆中的那几所公厕早就不在了,连静安寺也大变其样了.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发展建设,现在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卫生设施,我们的卫生条件不知道要比过去好多少倍了.不过以我个人的看法,似乎公共卫生状况反而有些滞后了.时常在路上看见外地人急着如厕,却找不到地方.还常有老人,小孩要方便,却无方便之处可寻的现象.不得已,有的家长只好让小孩随意方便了.最近就发生了内地游客让孩子在香港大街上随处方便,引起一些港人愤怒并拍摄照片,从而与内地游客发生冲突的事件.看来,改善公共卫生并不是一件小事啊!
本文由寡人有疾于2014年5月24日11:20分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