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黔东南自古就是苗家人的聚居地,在黔东南,有个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是一座露天的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而苗年又是西江最隆重的节日,苗年上的长桌宴,把整个过年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5/fe3b8d96881f41349ad1172a3b28bfae.jpeg)
苗族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苗家人餐桌文化的历史传承,长桌宴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5/b45c002cae4e4013b646a0744da3e4e2.jpeg)
酒过三巡之后,苗家阿妹会带着自己酿好的米酒敬客人,表达欢迎欣喜之情,更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寨子里的人的朴素与热情,那些古礼与古仪式仍在继续,高山流水别具一格,风情让人陶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5/cf0cb2bd89b1496f9abe734354776b62.jpeg)
姑娘们轮流起身沿着长桌一路敬酒,苗族的敬酒讲究“高山流水”,几个姑娘叠罗汉一样让美酒从从上到下流到碗中,被敬酒的人千万别用手去碰酒碗,碰了,就得再喝一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5/d871e24c499149a4a57a2a640228dac6.jpeg)
苗族从头到脚都是非物质文化元素的民族服饰,苗家儿女,个个头戴银冠,发髻插银梳,耳配银耳环,颈戴银项圈,腰捆银围腰链;下身着苗家五节群,脚穿苗家绣花鞋,一身华丽装扮,展示着苗家精美的服饰文化。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5/00810a2de2df401eadead605348a66cd.jpeg)
不管如何,苗族的长桌宴,依然是这个民族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展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这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5/ccbea5099c374584a887cddb1676fdbf.jpeg)
顺着狭窄蜿蜒的石板路,走进大山深处,苗人的吊脚楼大多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与背着竹篓的婆婆擦肩而过,听打着铜锣的阿公提醒四邻注意防火,时光仿佛驻留在另一个时代。
要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最会享受的女人是谁?是当过女皇帝的武则天,还是现在那些身家几十亿的女首富,比如赌王何鸿燊的女儿香港女首富何超琼?其实都不是,要论在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权倾一时,享尽人间荣华富贵,非咸丰帝的媳妇儿,同治帝的妈,光绪皇帝的死对头——慈禧太后莫属。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ce67985fcca742ea8dcf7cce2bc37c38.jpeg)
位于唐山遵化的清东陵是清朝最大的皇家陵墓,面积非常广大,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据说算下来足足有3个新加坡那么大!这里光皇帝就埋了5位,还有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慈禧太后下葬的定东陵也在这里,是清东陵最为显赫的陵园之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67f58dd64c1640f68059114011d16bb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7787a6881ead42c2b3aa36a035783bcd.jpeg)
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和相邻的慈安太后陵看似一样,实则差距很大,因为这个堪称晚清时期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给自己修的陵墓,可谓奢侈到了极致!别的不说,单说这殿宇大柱就全是当时最顶级的金丝楠木打造而成,木材本身价值不菲不说,千里迢迢从云贵川的深山将这些名贵木材运送到北方,运费就是一笔天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6b76b4f51e0644d98583ee2de0fbfdcc.jpeg)
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就太小看慈禧啦!作为晚清世界大变革时代执掌清廷的女人,慈禧太后生前就尝鲜过那个时代,她拍过最早的照片,中国最早的火车和汽车也都是慈禧太后的座驾,宫中还长期养着一群奶妈让她每天都能“人乳浴”保持青春……可谓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她为自己准备的陵墓也要是最高规格,定东陵三殿处处贴金——从大柱的盘绕的金龙一直贴到了天花板上,光贴金所用的叶子金就高达4592两!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41d53de361704e1da42cf90bfeb7541f.jpeg)
这还没有完!除开金碧辉煌的陵墓殿宇,慈禧太后下葬时陪葬的宝贝也都是人间珍宝,价值连城!据说光头上的珍珠凤冠最大的一颗如鸡蛋大小的珍珠就值1000万两白银!其他的翡翠珠玉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dda6e29aa2344adf9ec32529bfe6ceb6.jpeg)
除了极尽豪奢之外,慈禧在权力的掌控欲也体现在了定东陵上,这里最有名的就是处处都是“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而且是“一凤压两龙”,不只是那块“凤在上,龙在下” 殿前丹陛石,就连大殿立柱上也是这样的图案——这估计是出自慈禧在同治和光绪两朝都牢牢保持着朝政的影射。看来,慈禧还真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典范”,堪称中国最早的女权主义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375077b0c8b14bcca448eb727ce0c5c8.jpeg)
“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
虽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但慈禧太后这种“凤压龙”的荣耀可是连武则天也没有享受到(武则天死后是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生前享尽人间荣华,死后亦是九五至尊的派头,要说中国最会享受的女人,还真是莫非慈禧莫属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468974ef043849e38eb5da9c847f9bde.jpeg)
琼库什台的羊毛被
琼库什台是我在疆一月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这里简直就是桃花源,进入琼库什台的山路有一大片“人体草原”,可更吸引我的是村子里的小木屋与山上墨绿色的杉林、青黄不接的草原所配合出来的那幅画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31e7b808c4714b088b142aca2fbf90dc.jpeg)
我问乔霏,说起琼库什台你会想起什么。
她说:羊毛被啊。
嗯,真的是,那大概是我们一路风餐露宿也好,高档酒店也罢,睡过最最温暖的被子了。在朋友圈看到小粉也刚从琼库什台出来,就在夏特偶遇了,我赶紧让她推荐一下住宿,谁曾想大姐家除了没有卫生间这个硬伤以外,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如果不是我们在夏特已经没有好好洗个澡,我想我们四个人都会一致同意在琼库什台多呆一天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c282336107074337b2bb9cf40f0cd19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36160625205642d8a7e9f1d7d8d3cbd2.jpeg)
银河满天
向来极致好看的风景,都比较难遇到舒适的住宿环境,我们从夏特出发前往琼库什台已经是傍晚了,抵达天山最深处山路的陡峭且曲折悠长,事实上从县城特克斯到琼库什台也不过90公里,可却需要开车走4-5个小时。
在垭口的时候,太阳渐渐落了下去,远处的雪山也失去了光辉,我们顺着崎岖的碎石子路盘旋着下到山坳里,幸好我们有贺同学,不知道为什么有他在就有莫名的安全感。我们在晚上接近十点多才到达琼库什台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c61ff87daa584749a7e569f77845b1c5.jpeg)
这是一个在几个高山之间的峡谷底部的村子里,库尔代河在琼库什台村的房前屋后潺潺流过。机智如我们,早就携带的热水壶以及泡面鸡爪火腿,分分钟整出一桌子的晚餐来。这里的房屋是用整个原木搭建而成的,我们睡的大通铺,吃饭的时候炕上便是饭桌,将桌子往边上一挪铺上被单便是今晚的窝身之地。
大姐家的门口是电子商务服务点,同时也有便利店,很是方便,出门买乌苏的时候顺便抬头看天上的银河,幸福感油然而生,是怎么样一个环境才能出门抬头就看见银河,可贵的是还拍到了流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8d4a24ca778c437a97407f9b2f8331b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04e921338e7a43a09264e19803e40e27.jpeg)
马背上的哈萨克人
第二天醒来说是从后山是可以徒步走到喀拉峻大草原的,徒步一直都不是这趟旅途的重点,于是我们拒绝,只是开着车往后山逛逛。沿途总能遇到骑着马儿赶着牛羊的哈萨克人,还有一些骑着马闲逛的小伙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7f88696a30354499a1001dfb0a7f0ed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699b73d85acc459b8701fb97cece95c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d2d00588e58e4bf6ac8b5179473a2335.jpeg)
在高处看着琼库什台村的房屋散落在草原上,笔直的云杉,奔腾的马儿,湛蓝的天空,孤立的树或是整齐的栏栅,是这个世外桃源给我最深的画面。
下山之后,我们来到南边的库尔代河,这条东南方向的河道,是著名的乌孙古道的起点。会有很多人,从这条古道的北入口,也就是琼库什台村逆流而上进入天山怀抱,从北疆穿越到南疆,这条穿越路线听说极其崎岖险恶,一定要有资深向导才可前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5876e5466bc3477e97e3ad5c2240b3c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fb25748bbfc74f56a120cebf09bdff45.jpeg)
我们顺着河流往里走了一小段路,也算是轻徒步一番,遇到一群少爷们,骑着马在玩耍。当我们看着奔腾的马儿就在他们的驯服下那一下子排成了一队还合了张影,真是酷。
看着他们远处的背影,当我们再走出村子时便是和琼库什台告别的时间了。可,就在回程的路上被这伊犁的草原风光给深深折服了。许是昨晚太晚了,乌漆嘛黑的只看着眼前的路,这么美丽的景色幸好在回程时看到,也不曾错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3392f996d282455dba7e8fdf347ed47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9c442cea6a8e471d8414217faf0a25e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eb8b18dda91648dcb37092a5d103968c.jpeg)
琼库什台这个地方,我总觉得用再美的文字来描述这座村子或这片草原山脉的美,都显得苍白和词穷。这里的草原像是大海里的波浪,此起彼伏的山坡,羊群和马儿洒落在其间,加上零星点缀的木房子,只能说,嗯,真是太美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ec137fb3e21d49f8a4593fec3367255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b05e8396cf2e44109b994e4ed744280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849a65913de6474c91ec76d2fb6a4ba0.jpeg)
不经意间遇到的炊烟袅袅的房屋,晾着衣服的木杆,骑马赶着羊群的大爷,生活在这一瞬间,实在惬意且难忘,琼库什台,我想,它是美得足矣忘记一切世俗了。
在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大昭寺这些声名在外的著名景点外,还有一个藏传佛教的朝圣地非去不可,那就是-色拉寺。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圣地,大昭寺是信众的朝拜之所,那么色拉寺就是推动藏传佛教发展的重要源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佛法亦如此。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92137750c8a147478c2012ba1603657f.jpeg)
色拉寺的全称为“色拉大乘寺”,名字的由来充满了神奇色彩。其中一种说法是,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猛烈的冰雹,一时间沟满壕平。由于这场冰雹被认为是一种征兆,所以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在藏语中,“冰雹”音为“色拉”),意为“冰雹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63c67d6027cb4a6da04646615b328581.jpeg)
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它依山而建,邻水而栖,周围古树参天,流水潺潺,曲径通幽,自古就是高僧与活佛讲经说法之地。建筑巍峨错落,殿堂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寺内珍藏着众多珍贵文物,包括带有传奇色彩的“飞来金刚杵”,还有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造像和镶金嵌玉的灵塔。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71f2c4295a35403ab055f9dc00f02156.jpeg)
每天下午,色拉寺中的喇嘛会按时来到辩经场的树荫下,拉开架势,没有任何仪式便开始了激烈的辩经课程。色拉寺被人们熟知的原因之一正是独特的辩经,现在甚至成了到拉萨旅游必不可少的参观项目之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b7bc9e57111446049a4705e0cd7e6e4f.jpeg)
辩经为藏传佛教的最大特色,辩经者由优秀的僧人担任,方式各寺略有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其中,立宗辩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众人辩驳。立宗人多坐于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问。他人不断提出问题,有时一人提问,有时数人提问,被提问者无反问机会。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击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来回踱步,甚至有肢体的适度碰触。在辩经现场,双方经常争得面红耳赤,青筋暴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827783a4e00f44baa68a53b19202a633.jpeg)
辩经并不是一种艺术表演,而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看似夸张,却是非常严谨的研习佛教经典的过程。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与寂护等高僧入藏弘法。当时西藏也有不少汉僧,两派本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则,摆下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败下阵来,史称“拉萨论争”,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5d31485c367147c7a9b5c1e15410aeb3.jpeg)
辩经就是提问与回答,站者提问,坐者回答,台面上坐着两位回答者,如果回答得不好,就要下桩换人,台前两旁坐着德高望重的老师。提问者提问时要击掌跺脚,以示鼓励,答辩唇枪舌剑,神态各异,回答力度不够,还会被群僧“起哄”。辩论问题大致类似为“马非马、云非云”“鸡生蛋、蛋生鸡”这样的哲学探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b4a61040b1404f928d61d95f62c01f7a.jpeg)
整个过程说的都为藏语,如想找翻译,寺门口有200元的全程翻译,可以两三个人拼个小团。很有意思的一次观摩,别开生面的一个活动,拉萨之行不可错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e86664f6e50b42909b6723ac0d9df71e.jpeg)
色拉寺离城区很近,辩经是下午15:00时开始,门票60元每人,寺很大,但是跟西藏其他寺院的相比较,建筑相差不多,不用花很多时间在寺里面。进入寺后,如果想出来,跟进口检票工作人员沟通,只要他们在票上签字就可以,下次进来直接看票上签字就让进来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6187eb988c194d59814af8319baf320c.jpeg)
在西藏游玩,市区里面比较有名的几个景点,除了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八廓街外,应该就属色拉寺辩经最吸引人了。我在规划西藏旅途之前,就对色拉寺辩经甚是期待,最后留下一天去了色拉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6/e36b5e6889874ad9a82cdf932d516d8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