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健
离开故乡许久,终于在2015年12月,我回到了崇明这方热土。
我回来了,故乡!漫步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小镇上,如时光机一般的画面一帧帧跃入脑海。
我是在崇明岛上长大的,小时候的我总喜欢跑到码头的礁石上坐着,看着远处的渡轮在一声长鸣之后逐渐消失在视野里。老宅里有很多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与我一起嬉戏,让我不会在没有电视看的周二觉得无聊;小孩子间的游戏总是花样繁多,推铁环、跳房子,小伙伴多,好不热闹。到了元宵节,就是每年最热闹的一天。晚饭后,父母总会牵着我的手一起去街上闹灯会,而我则是紧紧牵着我的兔子灯,生怕它走丢了会找不着我。那一年,我10岁,那一年,改革开放20年。
步入青年的我开始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随着上海长江隧桥实现全线贯通,小镇的文化也开始慢慢改变了。一家家污染企业被关闭,田间干活的农民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批的进城务工人员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人们的收入不断提升。大多数人家都盖起了楼房,买上了轿车。每家的吃食也开始丰富起来,慢慢地,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那一年,我20岁,那一年,改革开放30年。
近几年,家乡的变化更加明显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楼如同雨后春笋般一幢幢拔地而起,农村低矮的砖瓦房,大多被宽敞的楼房取代;“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乡村公路,也全都修成了水泥路,记忆中的石子路已经很难找到;村子里荒废的农田或是改成了公共绿地,或是建起了一个个民宿,给村子添上了一抹不一样的亮色。从前老旧的乡下地方,成了现代化的家园。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我的家乡吹响,世界级生态岛的步伐在我的家乡稳步前行。今天的家乡面貌一新,但是浓浓的乡愁依旧无处不在。2018年,我30岁,2018年,改革开放40年。
人生苦旅,总有一个地方能叫我泪流满面,匍匐跪拜,那就是故乡。生于斯长于斯,哺育我长大,养育我成人,故乡给予了我一生受用不尽的恩和情。而如今,乡愁仍在,不见忧伤。欣逢盛世,民富国强。豪情万丈,欢泪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