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多岁有心脏病史的男性,平时疏于自我用药管理,在一次心绞痛发作后引发心肌梗死,送入医院抢救,24小时内脱离危险。但转入病房后,病人突然感觉胸闷,心梗再次发作,抢救无效死亡。为何已经脱离危险的心梗病人仍旧复发导致死亡?
心梗发作后必须静养三个“七日”
过去,在没有放支架、开通血管等介入治疗时,病人从心梗发作之后的七日内是不允许下床的,第一个七天要卧床静养,第二个七天只能在床旁轻微运动,第三个七天才能在室内适量运动。现在虽然有了介入治疗,但在急性期仍旧要控制活动量,依照医嘱进行适量活动。
根据病人的心梗程度不同,经抢救后24小时可能会稳定,但是在48小时、72小时内仍然有再度复发甚至死亡的可能。所以说,并不是送到医院,病人就一定能抢救过来。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发后,搬动病人时必须请专业急救人员操作,因为在120车上,医生就会开始进行溶栓、抗血小板、抗心率失常等相关治疗,如果没有急救医生在场,随意搬动病人将大幅增加危险性。
吃药不可大意,必须遵从医嘱
一些上了年纪的患者,常常在公园里互相交流自己的疾病,容易听取他人的意见而随意改药,少吃几粒甚至不吃。殊不知这样会极大影响病情,而心脏病是开不起这样的玩笑。
治疗计划是有时间性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改善血液黏稠度的药物、血脂血压的控制都是有治疗周期的。如果是高血脂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不管是否做支架,治疗时间应在一年半以上。抗血小板的药物有时是需要终身服用的。病人切不能自行随意减量、停药。治疗心血管的药物会产生耐药性,一旦觉得药物效果不佳时,应该及时与看医生,请医生换药。当然,有些病人既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高血压,每天不可避免要服用这三类疾病的药物,吃药都在十粒以上,确实非常痛苦,但应当积极面对疾病事实,采用恰当的方式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清理血管积累“垃圾”,保持血管光滑和流畅
心血管病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比如冠心病,人在很小的时候,血管里就可能已经形成斑块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就可能随之而来,人的血管很细,约2-3毫米,里面有一层内膜,很光滑。然而由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原因,损害了血管内壁。
血管里的“垃圾”,即胆固醇、多余的血脂,这部分东西通过血管时挂在了损害的血管壁上,甚至钻到血管里面去,沉积在血管内膜下,这样就形成斑块,构成了隐患。由于形状像“粥”,因此被称为粥样斑块。斑块形成,血管腔变细,血流受阻,就会引起心绞痛;一旦斑块破了,血栓形成,完全堵塞血管,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天气已渐冷,鉴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张雅君提醒读者,需注意饮食清淡、注意保暖、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另外秋天干燥,所以饮水很重要,多喝水能够降低血液粘稠。总之,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建立,定期做好心脏体检是保证我们有一颗强壮的心脏的基础。
血管堵塞程度,只有冠状动脉造影知道
冠心病的一般症状为胸闷、胸痛、小量运动后有心悸心慌感觉。当局部出现病理性变化,改变了心脏的频率,人的自主神经就会有如此表现。而当心肌血液供血不足,心脏会增加频率,心跳就会加快;节律不规律时有心早搏的情况发生。一旦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狭窄、堵塞或完全不通畅,要确诊的话就必须要找到堵塞的血管。一般心电图、心脏超声只可评估心脏的基本状态、检查心脏的结构问题,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可以看清血管的病变及狭窄程度。冠脉造影既可直观地了解冠状动脉的直径、走行、分布和形态,对病变冠状动脉还可了解血管壁是否光滑、有弹性,是否有狭窄性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部位、长度、数量和特征,这些特征对选择介入治疗适应症、判定介入治疗成功率、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时机、器械和方法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