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城市,那么肝脏就是我们人体的“化工厂”,负责体内物质的解毒,代谢,制造胆汁,并参与免疫防御。近年来,我国因肝病需住院治疗的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病及脂肪性肝病。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每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至少为23.8/10万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自己被药所伤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全球上市药物中大部分都存在潜在的肝毒性,涉及较多的包括传统中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精神类药物等。对乙酰氨基酚是美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一号杀手,而国内报道最多的元凶则是传统中药,大多与人们服用偏方有关,其中报道较多的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但由于组分复杂,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的肝损伤。笔者曾遇到青少年患者,服用常见感冒药后出现明显肝损伤;也曾接诊一位老人,因关节炎服用某中成药半年后逐渐出现黄疸,继而并发肝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留下终身遗憾。然而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一病,当我们不得不服药时,需要先了解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哪些人容易发生
药物性肝损伤
(一)老人及婴幼儿
一般老年人及婴幼儿发生药物肝毒性,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内微粒体酶系统的活性低,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而老年人常采用多种药物合用,加重代谢负担,有些药物主要经肾排出,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作用常减退,肾排泄减少,除造成药物的血液浓度增高外,可出现代偿性胆汁排出量增加。
(二)女性
特异性变态反应性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多见于女性。
(三)有肝脏基础疾病者
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甚至肝硬化患者对许多药物的代谢作用均降低,导致药物易蓄积在肝内,造成肝损害。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一)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且及时告诉医生您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存在肝肾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二)根据医嘱用药,不随意改变用药剂量及疗程。
(三)需要长时间用药时,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出现乏力、恶心、厌食、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须尽快就诊,并主动向医生提供用药史。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
发生了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表现可以从没有临床症状到出现皮疹、发热、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严重不适临床症状。简单来说就是部分病人并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而就医,而部分病人也可以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内胆汁淤积、脂肪肝等。对于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一定要分析近期是否有服用疑似肝损药物,并及时向医生提供病史,避免延误治疗。
最后提醒大家,忠告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用药不规范,肝脏受侵害。市民应该记住,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至医院就医,而不是随意购买药物,无规律服用。药物性肝损伤起病隐匿,防不胜防,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及时停药,而一旦错过治疗时机进展至急性肝衰竭,则死亡率很高。因此,我们需要对药物相关肝损伤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不规范用药,避免悲剧的发生。
□ 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消化内科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