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2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2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俗话说:桃花流水春笋出,最是江鲜味美时。古人用简洁的诗句记录了江鲜的季节和美味,也让那些美味的水中尤物上升为“雅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西北,“鲜”是刚宰的羊,白水煮了蘸点盐就可以吃;而在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鲜”却必须要往水中寻,哪怕是再小的食材,也自有属于它们的一番滋味。 今年长江禁捕,让不少人望江鲜而叹,但是别忘了没了江鲜,还有河鲜呢。 江南花开的时候,也是一年中吃河鲜最好的时候。这样的时节,是赏花的时令,也是赏味的时令。林间坡上,万物生长,嫩芽齐出;春江水暖,暗流涌动,蛰伏休养了一冬的鱼虾贝壳之类,经过几场春雨的浇灌滋润,忽然之间也就发膘肥美起来了。鱼儿们纷纷怀卵洄游,大大小小的各路河鲜都开始露头了。 菜花盛时,便到了菜花鲈的时间。旧历三月,桃花水涨,如古诗所说,便是“鳜鱼肥”的季节了。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鳝画鳜鱼,一根柳条穿过鳜鱼的阔嘴,旁边放着大蒜和姜。题图曰:“大官葱,嫩芽姜,巨口细鳞时新尝。”鳜鱼是讨喜的家常鱼,无论清蒸、红烧,或是做成松鼠鳜鱼,都是让人惬意的江南家味。身怀六甲的菜花鲈,在这样的季节“争出荐网,味尤肥美”。蒋元龙的诗《菜花鲈》说的便是这种鱼:“菜花开后鱼方上,竹笋香时信早通。不识乡音呼土捕,何须归计说秋风。”菜花鲈的别名尤其多,诗中的“土捕”二字便是别名之一,也有人叫它“土步”、“竹姑”、“吐哺”。也因其在桃花开放之后胀满了一肚子的鱼子,看上去傻头傻脑,就连乡下小孩子都能在河塘里顺手捞起,所以又有个别名叫“桃花痴子”。至于它的另一个比较威武的名字“虎头鲨”,反而倒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可能这就是“虎头鲨”名字的真正由来。在杭州被奉为至味,到南京却被人鄙视,且起了个近似嘲讽的名字叫“虎头蛇”,可能是因为它脑壳大、身体圆、尾巴则相对短小的原因吧。 说起春季水产,让人不得不说起刀鱼,其实除了刀鱼,美味的还有河豚,最好的河豚跟最好的刀鱼一样,都是在清明前为佳。因为清明前的河豚,其鱼皮上的毛刺还非常柔软,一过清明则会变硬,难以下咽。这跟刀鱼体内的密刺在清明前细软,过了清明便会哽喉是一样的道理。 河豚的美味并非现在才被大家熟知,“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时候,总是跟“蒌蒿满地芦芽短”联系在一起的。苏东坡的诗里,常常洋溢着一种因美好食物而起的简单喜悦。诗的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刻画出了诗人蠢蠢欲动想大啖河豚的心情。据说宋朝人大爱河豚,《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开封吃不到河豚,酒肆便出售一种让人聊以过瘾的“假河豚”。当时的文人雅士在叹息假河豚不如真河豚美味之余,也唏嘘每年都有贪食的饕客死于强烈的河豚毒液之下。并且,真正的好河豚不仅毒性强,而且宜食时段也极短。别看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写得简略,却一语道破了河豚时节的短暂。“桃花三两枝”,指的是桃花初绽,而不是桃花盛放时;“芦芽短”,指的也是芦芽初冒头,而非芦芽长出时。陆容的《菽园杂记》中写道:“而吾乡俗语则云,‘芦青长一尺,莫与河豚做主客’。”芦青便是芦芽,长出时,河豚已不是最完美的状态。 与古人拼死吃河豚不同,现在饭店里出售的河豚大多出自养殖场,毒性也被去除,也算是现代人的口福了。明前的河豚,最值得品尝的莫过于传说中的“西施乳”,即日本人所说的河豚白子,也是雄鱼的精巢;其次是软糯的鱼皮,虽有毛刺,却可以向内翻卷着吞下肚去,脂膏香不亚于甲鱼的裙边;最后才是河豚的鱼肉,有人中肯地评价,其肉的质感介于鲤鱼和鳊鱼之间。
作者 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