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生病,不只是因为心痛孩子受苦,更是因为宝宝小,不能用语言表达,而是表现哭闹或不愿意吃东西或不愿意玩儿等行为,给孩子吃药打针更是难事,每遇到这些情况,家长们焦虑万分,恨不得看了医生、立即药到病除。
一位妈妈这样向我表达:看着孩子生病,我真想代替他,带孩子打针时,针针扎在她的心里,给孩子喂药太难了,全家人一起上阵才能强迫灌进去。我们只想着如何把药灌进去,也关注药物的有效期,但从来没想过灌进去的药会在喂药和保存方法上有问题。
事实上我们也经常遇到,因为用药不规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或影响治疗效果的例子。比如: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能不能把药吃进肚里,不重视如何科学规范的吃药;有的家长忽视了药物保存的细节,造成药效降低等等。
今天能帮助家长们的是,整理一些用药常识,以便帮助家长们有需要时安全、有效的治疗你的孩子。
一、“三餐服药”是最常见的用药误区
一日三次不是指三餐前后,而是指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跟着三餐服药”会使白天的血药浓度过高,毒副作用也会增加,而夜间由于长时间没有药物进入体内,血药浓度会过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睡前服药是指睡前15分钟~30分钟服用。
空腹服药是指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药。
二、阴凉处保存与冷藏药物不能等同
家长们拿到药物后建议阅读药物说明书;有些药物,医生开药时也会提醒家长保存方法。阴凉处保存是指保存温度不超过20℃;冷藏保存是指2℃~10℃,要求冷藏的药物一定要放在冰箱里。比如,家长们都熟悉的益生菌类,需要冷藏保存,益生菌的活菌随着温度升高会失去活性,达不到常规益生菌对肠道的调节作用,而且给宝宝冲服益生菌时水温应在40℃以下,这样能有效保护益生菌的活性。
三、小儿糖浆类药不能放在冰箱内冷藏
糖浆类药是小儿常用的剂型,比如小儿止咳糖浆、感冒止咳糖浆等等要在阴凉处保存,但不能放在冰箱内冷藏。原因是糖浆放在冰箱里冷藏,容易析出糖和药物等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即使摇动药液也不会消失,造成药物分布不均匀,下层浓度高于上层,药力也会变得不均匀,无法保证药效。更何况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服药时,从冰箱里取出糖浆时不习惯摇一摇,下层药物浓度过高还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四、多数药品保存需要避光和防潮
小儿用药多数以西药为主,但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制剂,而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比如,常用的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