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南瓜放盐,是我几十年的烹饪习惯。那次,正欲撒盐盖锅,正巧被小儿媳瞥见。“咦?”她诧异道:“爸,南瓜是甜的,哪能放盐啦?”“哦,晓得了。”我赶紧纠正。
小儿媳老家常州,口味偏甜,喜清淡。有几次,我烧的菜既清淡,还稍甜,她就是不动筷。事后得知,菜里搁了葱,她从小就不吃葱的。小儿 媳未当面解释,是对我的尊重。从此,我开始留意。南瓜里放糖,倒也不错;没有葱的菜,味道也挺香。
这些细节,老伴时时在提醒我:“人家廿几岁嫁过来 ,总有自己的习惯。你好不容易烧的菜,反而叫她为难,多尴尬!”采购时,老伴动足心思:荤菜,大多是黄鳝河虾;蔬菜么,至少饭桌上有一两只能合她的口味。隔一段日子,炖鸡汤,放火腿,再配点笋,看她吃得很香,我和妻特别开心。来到狮城买汏烧,儿子好对付,孙子除了油炸排骨,就是黄萝卜土豆。老伴一直强调:“在一起生活,图的无非是开心。我们只住几个月,回了上海,再想给大儿媳烧几只菜,也不能了……”所以,我们做菜,尤其重视大儿媳的口味。每天早餐,温温的一碗粥,咸鸭蛋或皮蛋,配一块红薯或玉米。
有一天,老伴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她欢喜吃白菜!”于是,隔三差五,白菜烩豆腐端上餐桌,居然吃个精光。“多好!”老伴喜滋滋地教导我 :“要多观察,要动脑筋。”我也注意到,大儿媳格外青睐白菜熏鱼汤。
大儿媳是在青浦长大的,本地人,口味偏咸,喜欢吃红烧肉红烧排骨,不喜欢清汤寡水。我们三天一换,要么红烧肉,要么红烧排骨,有时来个炖精肉或肉丸子,无肉不成席。这次大儿媳回上海,带来两样礼物:“爸,你喝吧,从挪威和芬兰买的。”好家伙,大大小小六七瓶白酒。又拿出鱼油:“妈,你每天中午吃一粒。是在冰岛买的。”
尊重,体现在细节上。
作者 宋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