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18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18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2-12-06)
—
写了一篇回忆文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厂,想找一张当时厂门的照片,万能的朋友圈也寻呼了,最后还是抱憾。当年厂门进进出出十多年,怎么会没拍一张照片?但就是没拍。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过去拍照是有仪式感的,选什么时间,穿什么衣服,摆什么姿势,事先都要打个腹稿。现在流行打卡,人手一机,看到什么,轻点屏幕,大功告成。我猜想,若干年后,《老照片》之类的书刊不会有了,今天手机上的照片,将汇聚成数据库图片的汪洋大海,东南西北中尽在其中,浏览者点击开来,虽然满眼沧桑,但绝不会褪色泛黄,馨香颜色常依旧。 有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拨动了我们的心弦,那年春晚上演出这首歌时,依次投射在背景墙上的照片,更令观众唏嘘泪目:一帧帧女儿与父亲三十年间的合影,同样姿态,不同时光,女儿像春笋似的,一节节拔长,从父亲膝下、腰间、胸口、肩旁窜出,父亲慢慢地头发稀疏,容颜老去。这种渐进式叙事的节奏,让生命河流缓缓流淌,看似波澜不惊,其中缠绕的情感却是暗流涌动。还有一种跳跃式的对比撞击,上世纪九十年代,劳动报《晚晴》专刊有一栏目,向读者征集年轻时和现在时的工作或生活照,当编辑把两张照片拼放在一起,从青春芳华一步迈入白发婆娑,强烈的反差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逝去的美好在时光的映衬下益发美好。 在我小时候,照相馆不是普通百姓随意进入的,临街设置的大玻璃橱窗,摆放着各色人物肖像,似乎是艺术品展览台。那时小说电影看多了,对“菲林”、“镁光灯”、“谋杀无数胶片”等词汇等很是神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有了工作,领到工资,才走进照相馆,除了拍照,还借租一台海鸥4B型120双反相机,买了胶卷,激动地开始尝试按下快门的快感。后来胶片在照相馆冲好后,进一步尝试自己扩印。晚上拉好窗帘,换上一个红色灯泡,裁好的相纸在放大机上曝光,然后放入显影液,图像渐渐显现后,再放入定影液,最后水洗晾干。多年后看到美国摄影大师的名言:“底片是乐谱,放大是演奏”,回想以前暗房中后期制作处理,在黑白灰之间游走探究,陶醉其中,对比现在的手机数码照片,省略的是原本属于我们的演奏乐趣。 当然有失也有得,以前的摄影只是在亲朋好友中传阅,现在动辄来个九宫格,朋友圈路人皆知,好照片还会在网上流传开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了互动,有了点赞。我有个朋友是摄影记者,前些年开了微博,通过发表城市人文纪实新老照片,赢得了十万粉丝。他的摄影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辅以日记,分门别类,截留下一幅幅我们记忆中的画面,凭此还出了一本《黑白记忆———上海1980年代》。近年来他转战微信,更是老当益壮,几次我们结伴旅游,一路上他手持尼康,频按快门;甚至在大巴车上,大家闭目休憩时,他也不倦地对着窗外,不间断咔嚓声,似乎在为大家的小睡伴奏。相机已经成了他延伸的眼睛,成了他退休后不断拓展社交的取景广角。 轻薄的相片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定格了缘分和友谊。那一次我们中学同学相聚,暌违了近半个世纪之久,蓦路忽抬头,相逢不相识。小时候的印象残留在记忆中,有同学大变,有同学小变,大家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拍摄一张毕业照。志学之年,一身朝气,如果当初留下了一段历史剪影,今天不啻是一顿精神大餐。我突发奇想,提出一个聊以弥补的方法:回去寻找当年的学生证,那上面有张报名照,大家翻拍或扫描,发到同学群,请PS高手组合成一张毕业照,众人高呼赞成。但时间过去了很久,不知道是没找到学生证,还是没找到高手,毕业合影至今仍没有下文,看来历史的影像,即便模拟,也是难以再创作的。 在经历了海鸥、奥林巴斯和乐凯、柯达后,我背上了佳能单反,在人生的旅途上,我拍人,拍景,拍正在拍照的人。藏在硬盘中的数百成千批照片,将永远是色彩艳丽、纤毫毕现。这些照片会慢慢变老,画面上收藏的点点滴滴的欢笑,也是我生活的记录符号。闲暇时点开一帧,可以触摸到时光的体温,又如同打开陈放多年的佳酿,会闻到缕缕直抵心脾的浓郁香甜。
作者 肖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