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名单亲妈妈,孩子4岁,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就一直追问我,爸爸去哪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当时转个话题就过去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这个问题无可回避,我该怎么回答才好?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
通过您的问题,能感受到您现在的不安和担心。对孩子来说,不能与爸爸一起生活是个缺憾,可哪个人的人生又是完美的呢?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单亲家庭可以给孩子持续一致的育儿理念和规则,孩子不会在不同的规则和教育中困惑摇摆。
曾经有一个幼年丧父的男士说过,他其实很少悲伤,只是希望让妈妈高兴起来,所以小时候异常听话。还有一位女士离婚后,前夫就再也没来看过儿子,每当有同学问起儿子“你爸爸为什么不来接你呢”,儿子回答都是“离婚了”,一次朋友问儿子“为什么不告诉同学,爸爸在国外或者工作很忙之类的”,儿子边翻书边回答“太麻烦了,一个谎话需要很多谎话来圆,这样多省事”。原来儿子完全没把爸爸不在身边生活当回事,其实孩子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大的多。
【专家建议】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处于前运算推理阶段(2—7岁)的孩子的认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从他人视角看待和理解问题。同理,对于父母不在一起,如果孩子太小的话,通常也是无法从父母的角度去理解。您可以和家人沟通好,请大家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牢骚指责爸爸,以防给孩子埋下恨的种子。无论大人的爱恨情仇如何纠缠,对孩子而言,他们只想知道父母是否爱他,父母一方的离开不是孩子的过错,他无需承担,也不必怨恨。
据我了解,很多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同样很乐观、阳光。虽然,有很多父亲做的事情是母亲代替不了的,但是,可以试着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和成年男性玩耍,比如兄弟或值得信赖的邻居、同事等。
我觉得您的问题没有一个“这样讲就不会有问题”的标准答案。不过,有几个原则可以供您参考,一是要情绪平稳;二是不要欺骗;三是用简单的、孩子能听懂的词告诉他;最后一定要强调父母都爱他。独自带娃,对于任何一个单亲妈妈来说,都非易事,但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认知,大人只要尽力,就是最好的结果。
□本报记者 张晶(劳动午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