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又可写作茨菰。别名又叫水萍、白地栗、剪刀草。它的长相很特别,圆头圆脑,大者如桃,小者如栗,每一颗都带有一个顶芽,俗称“慈姑嘴子”,弯弯地翘着,好像是一个个十分俏皮的逗号。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慈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这段话后来编成了一段民间传说。说水中生长的慈姑,一月生一个,十二月便生十二个,到了年终把它从泥地里挖出来,根上就会生有十二个白白胖胖的小慈姑。一年生十二子,还能把在烂泥里的“孩子们”个个弄得如此白净的母亲,必定是慈爱有加的好母亲,于是它便有了“慈姑”这个名字。
宋人苏颂曾对慈姑作过形象的描绘:“剪刀草,茎干似嫩蒲,又似三棱草,其色深青,每丛十余茎,内抽出一两茎,上分枝,开四瓣小白花,蕊深黄色,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栗。”
慈姑是我国特有的蔬菜之一,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人工栽培了。南北朝时,梁人陶弘景编撰的《名医别录》,最早记述了慈姑的生长习性、食用和药用价值。成书于南北朝的《齐民要术》上,则记载着慈姑的栽培方法。宋人著的《梦粱录》中,把慈姑列为杭州西湖的主要物产之一。由此可见,在古代,慈姑就是一种食用极其普遍的家常蔬菜。
眼下正是慈姑在菜市场大量上市的时候,去皮洗净后,切成两半,用来做红烧肉的佐料,那味道是极佳的。
慈姑有一种先微苦、后甘甜的独特味道,缘此最适合与肉同煮,这是道标准的江南菜肴,不易酥烂的慈姑与肉一炖,最后出锅的味道美得让人惊叹。无怪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年在宫中用膳时,在三十多种御膳中,顿顿都要有“慈姑烧肉”这一道菜。没想到一种不起眼的家常菜竟能得到皇帝的如此青睐。
因了慈姑其味苦而后回甘的特性,很多文人都喜欢它与自然的感应和其中的哲理、诗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履道池上作》道:“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画家齐白石画过不少以慈姑为题的图,李苦禅也画过《茨菰鱼鹰图》。作家汪曾祺也曾写过一篇《咸菜慈姑汤》的散文,有“我小时候对慈姑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但他后来也渐渐地对慈姑产生了感情。他还在文中提到另一名文学大家沈从文对慈姑的看法,那是汪曾祺有一年春节到沈从文家拜年,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慈姑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对汪曾祺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
慈姑因为“年生十二子”,而常寓意“多子”,广东岭南一些地方,女儿出嫁回门时,娘家总会准备慈姑作为回门礼让女儿带回去,希望出嫁的女儿能早日生一个胖儿子。
“折来趁得未晨光,清露稀风带月凉。长叶剪刀镰不割,小花茉莉淡无香。稀疏略糁瑶台雪,升降常涵翠管浆。恰恨山中穷到骨,慈姑也遣入诗囊。”这是宋代杨东山的《咏慈姑花》,诗人在晨光熹微,清露未干的时候,折来一枝慈姑花,形如茉莉但无香味,那疏朗成串的花朵,好似瑶台上的雪花,含在翡翠管似的琼浆之上,多么美丽可人的慈姑花呵。
我喜欢慈姑的理由是它的适应性极强,大凡沟塘河泊都能种植,只要有水,一般不用管理,就能得到丰收,的确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水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