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能
筷子是咱们古人发明的独步世界的进食用具。如今在千姿百态的进食器具中,筷子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已然成为中国传统的主要表征之一。
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筷子有着不同的称呼。在先秦时期,筷子最早最普遍的称呼叫“梜”。它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木字旁说明了“梜”的材质属性,右边的“夹”声道出了它的声兼义,表示是用来“夹菜”的。《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汉·郑玄注:“梜,犹箸也。”先秦时期人们吃饭用手抓食,梜只用于夹菜。促成“梜”诞生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祖先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随手用树枝捞取食用符合当时的生存环境。“梜”之后的称呼应是“箸”。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说明最迟至商代已有“箸”的称呼了。“箸”的称呼延续了几千年,到了明代,才出现了“筷”的叫法。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快儿即“筷儿”,如此而言,“筷子”是吴中船家避讳而叫开的。
筷子的种类繁多。按筷子的材料分,最常见的是竹木制成的竹木筷,除之以外,还有象牙筷、骨筷、玉石筷、金属筷、稀有珍贵材料制成的筷,据专家统计有200多种。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帝王和贵族家庭都备有银筷,用于鉴别食物是否有毒。目前,据说已有百度智能筷问世:此筷内装传感器和测量仪,能测知米饭中的重金属名称及含量,菜肴中的食用油是否是地沟油等,可称是“现代化的筷子”。
一双筷子,蕴含着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筷子的标准长度为七寸六分,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欲;筷子两端天圆地方,上方便于执持,下圆利于使用;不用时合二为一,用时可一分为二;一静一动,动者为阳,静者属阴,千变万化符合易理。
尤为重要的是,凡我中华子孙,从三岁始学习使用筷子,长辈及高堂都会教育其用筷“禁忌”,这是咱们中国筷子文化的核心。其曰:一忌迷筷,举筷不定;二忌翻筷,从碗底拣食;三忌刺筷,以筷当叉使用;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正咀嚼的食物;五忌泪筷,搛食带汤,滴答乱流;六忌吸筷,将筷子放入口中吮吸;七忌别筷,将筷子当牙签;八忌供筷,把筷子竖插饭碗中;九忌敲筷,以筷击碗或桌子;十忌指筷,持筷指人说话。为何此十种持筷动作“禁忌”?因之或持筷人无修养,或持筷人不礼貌,或表明不吉利,或出现不和谐等,均与中国道德文化相悖。
一双筷子,不仅是咱们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人口用筷子。每年的8月4日是日本的“筷子节”,中国的筷子形状首方足圆,以竹木材料为多;日本的筷材与中国相同,但筷子头是尖的;韩国盛行金属筷子,通身扁方形,上粗下细;越南筷子跟中国几乎一样。在遥远的西方,法国设有“金筷奖”。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符号禅意东洋风》一书,探讨了东方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谈到筷子时,巴特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中国的古诗文里头,赞美筷子的许许多多。宋·程良规《竹箸》诗:“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去来忙。”借筷赞美乐于奉献、为人服务的品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赐箸表直”条载:“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谢。”筷性直而不弯,唐明皇李隆基金殿之上赐予一代贤相宋璟金筷一双,实乃表彰其“正直”矣!其意深焉。近日,笔者读到两副赞美筷子的对联,其一云:左右同行遍尝六朝烟火,纵横相交历尽九曲风光。其二曰:纤纤身姿尝遍五味本色依旧,浅浅笑容饮尽百态风骨犹存。横批正是标题:竹木亦自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