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94阅读
  • 0回复

[美食文化]这些点评不会推荐给你的地道小店,是老乡吃了十几年的私藏食堂[3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823
金币
-59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79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56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10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1-01-19) —
这是我们会不定期更新的新栏目:大城市里的家乡味道,想要帮你挖掘到全国一线大城市里,“无限接近当地水平”的好店。
在广州,有这样一批神奇的餐厅:
它们选址极为隐蔽,往往隐身于年久失修的居民楼二楼,开张十几年,点评也不过2、3条,如果不是熟人带路,再资深的食客也很难挖到。
这些神秘楼上餐厅的掌勺人,各自固守着一份少为人知的地道家乡风味:比如全广州不过3家的擂茶泡饭、只有8条点评却夜夜满座的温州菜、安徽人想家时会去吃的安庆菜……

楼上餐馆的面积往往不大,也没有高昂的租金,所以每分钱,都是实打实花在食材上。
能想象吗?在寸土寸金的广州闹市,花10块钱就能吃到一碗堆满肉肉肉肉肉的汤粉,平价得让打工人落泪。

拨开拥挤的人群,走上大城市里不为人知的二楼餐厅——欢迎进入惊喜横生的异乡新世界。

只有8条点评
每夜却坐满温州老乡
“广东海鲜再好吃,也是没有东海的味道。”
这家开在城中村的私房菜,仿佛温州人的秘密碰头点。只有8条点评,却夜夜坐满温州老乡。
入口极其隐秘,招牌躲在“皮具批发”霓虹灯后,进门要绕到楼房后侧的楼梯,再上二楼。餐厅不大,吃到一半老板过来说:啊麻烦挪挪身子,得拿点东西。

没有菜牌,大冰柜里放着 从温州运来的海鲜肉菜,当天有什么,就吃什么。

冰柜躺着温州来的鳗鱼干
温州菜和粤菜口味是相近的,也讲究清淡,海鲜为主。但老板说,东海的海鲜和南海的不一样,吃个最简单的黄鱼就能吃出一串乡愁。

去温州菜馆,海蜇是必点的。温州历史上曾被誉为“海蜇之乡”,直到今天,温州人味蕾里都牢牢记着一味海蜇。一般海蜇无非凉拌,但在温州菜馆里,吃法颇为讲究。

海蜇被温州人称为“藏鱼”
这道“海蜇肉沫汤”,用的品种,是温州当地的“红太阳”,提前腌制后泡发,再白灼后细细切丝。
要专门配上一碗肉末汤来吃,海蜇丝遇到滚烫的肉沫汤会瞬间收缩,口感最是弹牙,鲜上加鲜。

还有广州少见的肉燕汤。肉燕看皮薄,其实口感爽韧而有劲,是让温州老乡一口落泪的家常小吃。
米醋柔和的酸,胡椒粉微微的呛辣,碰撞出酸爽又清润的奇妙体验,一口下肚热乎乎的,极其开胃。

店里大多数食材都是从温州老家运来的,千万不要错过熏鸡和腊肉。
温州的藤桥熏鸡很有名,年夜饭和宴席上都少不了这一道。当地菜馆更常见的是直接吃,这家店把鸡剁成小块炒花菜,是更亲切的家常妈妈味。

腊肉,也是老板不远千里从家里背来的。清蒸了一盘,肉片晶亮透明,在餐桌上闪闪发光,色泽红亮,酒味和甜味浓郁。细嚼,泛出温州黄酒的味道,很上头。

广州腊味调味用白酒,而温州腊味用绍兴黄酒。
没想到最后会被一道香菜烧芋艿收复,芋艿粉滑,酱汁的浸润恰到好处,光速清盘。
老板很实诚,说芋艿就是每天早上三元里菜市场找相熟档口买的,“但风味和我们老家没差”。

几道凉菜份量都很实在,30块钱有一大碟无骨鸡爪配大头菜,吃得每个人心满意足。

来店里的客人一半是广州做生意的温州人,另一半是东北人。一家不起眼的二楼饭店,价格和口味获得南北方人的一致盖章认可,是交朋友的好地方。

说一句题外话:这家店开在三元里,这里是很多外地人来广州谋生的起点。大量人口流动及繁盛的小商品交易,让三元里进化成一个很朋克的城中村:有百年古庙和从容淡定的公祠,有立交桥和穿梭如织的车辆,有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很有意思,不妨顺便逛逛。

📍店名:光头佬美食楼
三元里群英大街2-4号2楼

全广只有3家的小众味道
竟然藏在茶叶店里
“要揭西人来说好吃了,我才开心”
万万没想到,在一家楼上茶叶铺里,藏着全广州只有3家店在做的客家味道。

它叫擂茶,在广东揭西,家家都会做。外地人第一次吃时会惊叹,这不是日本抹茶的茶拌饭吗?
事实上,粤西擂茶远比抹茶历史久远。陆羽在《茶经》里写“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这里的“茶粥”,就是揭西人如今那碗绿油油的冒着油花的“绿茶拌饭”。

揭西客家人夏日劳作后,胃口不佳,会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分客人来访,主人家也要煮擂菜招待。
在广州的揭西客家人,想家的时候,会专门跑到白云山脚边,找一家藏在二楼的茶叶店。
老板娘早年在广州做生意,因为日常喜欢做些家乡菜招待老乡,干脆在自己的小茶叶店里开启隐藏餐饮模式,在二楼民居窗台外,挂起一张不起眼的“粗茶淡饭,喝茶请进”的招牌,一挂就是五年。

招牌很小,不留心很容易错过,导航要定位到白云山脚的“穗香园面包”,才能精准地找到它。
虽然是粗茶淡饭,但这里的擂茶,全部现点现做。
老板娘偶尔心情好,会用传统擂碗擂茶,更多时候直接用破壁机把材料打碎,但花生、芝麻、茶叶、香菜材料倒是一样不少,装擂茶的碗是老家背来的陶钵。

擂茶饭分为“七样菜茶”和“十五种菜茶”,区别在于配菜丰富度。
老板娘一人操持全店,通常只能做七样菜茶,但对第一次吃到擂茶的外地人来说,已经足够丰富,剁碎的青菜、油爆花生米、萝卜干、虾米、眉豆、韭菜、爆蒜满满当当装了一大碗。

配菜很重时令,菜场上了什么新鲜时蔬,厨房就现炒什么:12月吃苦麦,6月吃白菜,7月可能就是一份新鲜豆角。揭西老乡不在意这些细节,反正知道老板娘炒菜用心。小小一碗茶饭里,老家里的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
在广州为数不多的擂茶店里,这家的色泽格外鲜绿诱人,全因加入大量香菜磨成的干粉,带来一股独特的回甘,更能勾出浓厚绵长的茶香。

担心吃不惯的话,可以让老板娘少放一些。
除了擂茶,这里的客家细粄也做得很好。粘米粉为皮,裹上豆干虾米,蒸热后表皮雪白晶莹,宛如一艘小白船,柔柔糯糯,咸香惊人。

如果提前跟老板娘预订, 还能解锁更多地道客家菜,比如揭西的萝卜干炒肉沫碟头饭、客家濑粉和客家酿苦瓜等等,埋单人均30元不到,还不到一张去揭西旅行的长途车票……
老板娘蛮有个性的,我们夸好吃的时候也不太领情,淡淡地说:“你们说好吃没有用,要揭西人来说好吃了我才开心。”
每次有揭西老乡大老远跑来,点上两份擂茶,夸奖说比家里妈妈煮得还好喝,老板娘脸上才会有难得一见的笑容。

📍店名:揭西客家擂茶
广园东路田螺墩二街1号云东商业二楼

曾是安徽驻穗办指定食堂
只为一道素菜也值得来
“哪个商贸通达的城市,没有一家徽商俱乐部?”
作为广州为数不多的地道徽菜,这家店几乎被安徽朋友吃成了食堂。第一次来,就像走进了广州成功徽商的饭堂。

虽然只有15条点评,其实这家店来头不小,之前开在四省办大厦里,是安徽政府驻穗指定接待餐厅,几经迁移才搬到现址。

几瓶口子窖白酒的下方放着一列《我贫穷我奋斗》的励志书籍2333
店里主营皖南菜,更确切来说是 安庆菜。 安庆可能是安徽最多外出务工人的城市,人口流动带来口味的融合,在不断吸收外来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店门有两顶大大代表着安庆的黄梅戏头饰,菜谱上也费了整整两版笔墨介绍安庆,满满是对家乡自豪骄傲感。
安庆菜属于安徽沿江菜,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功。点一条臭鳜鱼,路数就明显跟一般徽菜馆不同,咸香更突出,“臭”味没那么重,堪称下饭利器,连向来只吃清蒸鱼的广州人都忍不住扒光了整条。

安徽朋友表示 ,有时候会一个人来专门吃这道菜,因为它真的好下饭:)

老鸡汤泡炒米,出门在外的安徽人太挂念这一口。

一口咬下嘎嘣脆的炒米,才真真切切建立起和故乡连接的踏实感。

每桌必点锅盖这么大的天香锅巴,上菜仪式感满分:热气腾腾的浇头一倒,滋滋作响,再用勺子把锅巴敲碎,还没吃就看爽了。

香香脆脆的锅巴,在嘴里咀嚼时,声音像炸开的鞭炮般热闹。只要带上几个安徽朋友,他们一定能乖巧伶俐地把这一大盘锅巴一片不剩吃完。

一圈咸香暴击之后,上来一道清新的素菜,竟也是没想到的好吃:韭菜炒地衣。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体,通常秋天阴雨后,就会从山上和石子地上冒出来,在广州很是稀奇。店家把它低调地放在菜单里,但眼尖的安徽老乡一瞅到就激动了。
山野鲜蔬拼合出一种丰富有力的香气,是珠三角平原上少有的清新韵味。

📍店名:安徽人家
先烈中路华盛大厦北塔2楼

潮汕乡亲的私藏食堂
10年来只卖4种食物
“辣椒沙茶随便加,碳水和肉吃到饱只收十块”
发现这家店的时候,我们是震惊的。
第一重震惊,来自 爆表的性价比:谁能想到,在CBD寸金寸土的地段里,还藏着一家10块钱就能吃得心服口服的正宗潮汕汤粿条店?

其实“正宗”两个字,是我们加上去的,毕竟真正地道的家乡风味,从来不屑也不需要标榜自己的“正宗”。
第二重震惊, 来自选址之偏僻:在它楼下,满是热闹的居酒屋和各式快餐。如果不是有人介绍,我们绝对不会想到走上幽暗的楼梯,去吃一家貌不惊人的汤粉面小店。

走上楼梯,就会见识到它的沸腾人气。
中午的时候,店里会坐满穿着黑色西服工衣的上班族,高峰期的时候一张4人桌椅能坐上6、7个人。“啊往里面再挤挤,我就5分钟吃完回去打卡了”的喊声此起彼伏。

如果你以为它只是一家温馨的白领食堂,就太低估它了。
这家人已经在二楼卖潮汕汤粉10年了,几乎没怎么涨过价。菜单只有简单的汤粿条和面,3块钱一碗的白粥和2块钱一不锈钢碗的绿豆汤,没了。

只卖10块一碗的汤粿条,汤头是老老实实用骨头熬出来的清汤,粿条每日从潮汕老乡处新鲜购入。用料有多实诚?碗面堆满扎肉、鱼蛋、牛肉丸、瘦肉、猪肝,几乎看不到粉……

这么小的后厨,却连扎肉都是自己做的。还有碗里这片看似平平无奇的瘦肉,其实是把肉打成肉浆后再压制的肉片,口感相当爽脆嫩滑,一碗两小片足以慰风尘。

收银的女生只听得懂普通话和潮汕话,有新的客人来,她会推荐店里的招牌捞面:

面是自家手工做的,更细更爽滑,放上葱油拌已有迷人香气,泡进汤里更是久泡不烂,适合打包走上一段带回办公室。

但老板会更推荐在店里吃,辣椒酱和沙茶酱给得慷慨,可以大勺大勺随意kuai,混酱捞面,简简单单,已能吃得酣畅淋漓。

📍店名:潮汕汤粉面
体育西路85号(广百百货后门)二楼
* * *
这些藏在楼上的异乡菜,你从不会在城市推荐榜单里看到它们,严格来说,你甚至不会在日常的城市里看见它们。
但它们确实存在,藏身在高楼广厦的不同角落里,以一小簇微弱光芒的烟火,给大城里同样几乎没人看见的异乡人聊以慰藉。
1条评分金币+20
chn001 金币 +20 鼓励一下 2021-01-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