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去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年终总结,好好回顾一下今年都经历了些什么。
今年的电影之旅也马上迎来大结局了。
对于头号流媒体网飞来说,则显然把宝押在了这部平安夜上线的《不要抬头》上。
财大气粗的Netflix这回可是卯足了劲,说它一句年度最吸睛影片,绝对不为过。
顶着超超超强卡司——小李子、大表姐、凯特大魔王、梅姨,加上几亿美金的投资,全方位讽刺美国乱象的题材,不拿来当年末特供都不合适。
从一开始,《不要抬头》就不负众望地引发了讨论狂潮。
上线之后,目前IMDb评分7.3,豆瓣评分7.4,似乎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差,甚至,还有点有趣。
但相比于分数,更有趣的是满屏一星和五星的两极化评分。
幽默至极和无聊透顶居然都是大家给它的形容词,这种诡异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导演亚当·麦凯的目的。
曾是《周六夜现场》(SNL)编剧的他,2015年凭借一部《大空头》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绝对深谙大众媒体和主流影视的套路。
《大空头》2015
这部《不要抬头》更是如此。
它用一个高概念的框架,塞满了对美国现实的全方位讽刺,再用超豪华的配置,在两个半小时里,向你持续喷射了一脸的时事段子。
这个框架并不新鲜,就是科幻片里最常见的"彗星撞地球"。
莱昂纳多和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是一组科学家,他们偶然观测到一颗彗星即将在六个半月后撞击地球,引发人类毁灭。
苍天啊,大地啊!惊天消息,二人立马飞到华盛顿,上报总统。
十万火急赶过去,却先在办公室外面从天亮等到天黑。
等到梅姨饰演的女总统终于姗姗来迟,进了办公室,却是一通乱打岔。
我中期选举只剩三周,你跟我说彗星撞地球。
科学家说撞击率高达99.9%,那不还剩0.01%,所以没事的。
让二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总统得出了最终结论,那就是静观其变。
人类还有六个多月就灭绝了,我去你的静观其变!
为了活命,二人决定把消息泄露给媒体,登上现在最火爆的电视节目唤醒大众,倒逼国家拿出对策。
一切也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各种荒诞怪象频发。
比如,在告诉大家马上死翘翘前,先在后台等女明星讲完她的劈腿故事。
再比如,上半身科普物理知识,下半身被女主播摸大腿。
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是一部充满标签的电影。
彗星可以被置换成疫情,装疯卖傻的总统可以直接报川普的身份证号。
干政的手机公司老总更是美国资本家的合体——操着盖茨的小尖嗓,开着乔布斯的发布会,提出扎克伯格的大数据监控功能,手握马斯克的太空计划。
你也大概能预测到后面还会出现什么更离谱的事。
但就在我们以为看明白了的时候,影片却实现了一种分裂的观感。
你会一边嗤笑于无聊到无厘头的恶趣味,以及全明星大制作的诡异代入感。
一边又不得不承认这些段子就是现实。
但可惜的是,现实却一点也不好笑。
片中小李子饰演的博士在决定参加综艺节目爆料之前,同行者给了他几句箴言,或许可以当作本片的开关。
“你只需要讲故事,记住要简单,不要数学。”
这是导演麦凯的招数,也是这个时代的密码。
从《大空头》开始,麦凯就很擅长把一个诸如金融、政治的严肃题材深入浅出地噱头化。
他清楚地知道,把枯燥理论变成阴谋论故事,它才会有人看。
就像整部电影一边借人物之口强调着“末世”的紧迫性。
一边又让两个唯一的 “正常人”像疯子一样,成为最大的笑点。
这也是《不要抬头》最讽刺的地方,多年的电视节目经验,让麦凯知道,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段子里的川普远比新闻和社论文章里的特朗普更受欢迎。
这个道理在当下也屡试不爽。
那些严谨专业、旁征博引的内容会吸引的往往只有匿名杠精,把作者污名为上纲上线的神经病,炫耀知识的精英份子。
而所谓的时事新闻,则必须用段子装填。
当那些可以简单打出来的网络用语,比如“蕾神之锤”“时间管理大师”“田园女权”“国蝻”一经生产出来,就会立刻省略了大众的思考空间。
所以,这样一部美国疯狂自黑的电影里,居然藏着过去几年整个时代的变相总结。
本该是社会风向标的媒体率先失格,彗星撞地球无人报道,女明星分手秒上世推第一。
简直太真实了,去看我们微博热搜的常态,也是一堆明星通稿压着几则社会新闻。
但千万不要佯装清醒地只怪媒体带偏核心价值观。普通人作为大数据的分母,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在这个时代,“蹭热度”变成一种本能。
美妆博主发着vlog说“彗星让我好心烦”。
前男友看完电视,立马发帖:“我和那个发现彗星的女人不可不说的那些事”。
而不抬头不知道,上面的当权者或置之不理或见风使舵,不管下面怎么闹,只记得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你能说这不是后疫情时代的缩影么?
在大灾之中,人类本不太明显的意识形态操控、娱乐至死、利己主义等共性全部浮出水面。
而作为一个“认真自黑”的超级大片,《不要抬头》最精彩的,还是其中浓浓的美国特色。
抛开那些映射“ME TOO运动”、明尼苏达州黑人暴乱、LGBTQ的小笑点,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道出了川普时代的政治密码。
特朗普作为一个多年远离公权的商人+戏子,到晚年入主白宫,还是在运用他的那一套粗暴但有效的逻辑。
当我们觉得片中总统的疯癫演讲过于魔幻时,想一想特朗普支持者攻占国会山的现实场景,电影也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比于总统,他们更像是一名邪教头子,向信众承诺着某种绝对的拯救。
这也是特朗普的策略——用最通俗和最简单化的方式对所有难题给出明确的解释和最有力的解决方案。
就业有问题?是外国抢走了你的工作!
福利有问题?是非法移民在跟你抢!
同理,科学家说彗星来了?总统说:那就把它撞散!
换言之,只要跟着我,事儿都不大,前途一片光明。
但细思一下,其中的基本逻辑就是一种矛盾转移。
片中的总统在发表拯救地球的电视演讲时,先找了一个飞行员化身为肉身英雄,上演一出为全人类牺牲小我的感人大戏。
再把彗星命名为科学家的名字,带领民众大喊:“打倒XXX!”的口号。
她把所有问题具体化到一个对象上,制造出敌我矛盾,以便凝结民众的力量。
果不其然,此举之后,民调支持率大幅上涨。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特朗普另类的竞选方式。
就是动员下层白人,以网络社交媒体攫取隐藏票箱,利用网络舆论极化,煽动民粹主义的仇恨和恐惧。
片中的两个科学家在爆出“彗星事件”之后,就立马被贴上了两个标签:
“他们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不能信”。
“犹太富豪编造了这个彗星威胁,好让政府没收我们的自由和枪支”。
一个是意识形态,一个是种族。
而这里面的逻辑其实是,当经济和政策无法解决问题时,就调动民众的民粹主义情绪,去转嫁矛盾。
它无形地引导人们:如果你感受到了巨大的不公,那么请把怒火发泄在有色人种、移民、同性恋的身上。
然后当权者再通过和民众保持一致来获得选票支持。
久而久之,内部的分裂越来越严重,草根厌倦精英,精英失信于大众。
当政治冷感和民粹主义并行的社会情绪浮到水面上,就演变成了如今一个泛娱乐化的世界。
也变成了这部本质是资本游戏、但又拿时事当笑料的《不要抬头》。
这个片名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概念化、标语化的口号。
因为有了“不要抬头主义”就会有“抬头主义”。
有了一男一女两个科学家上电视,就会被制造出一神一魔的符号化形象。
所以它黑的不仅是美国,也指向把一切简化为左右之争,身份批斗的世界。
在当下,引战的观点远比事实更重要,一件事没引起斗争,它就不值得被讨论。
而为了引发对立,只有加上“民族和性”两个煽动性字眼,大家才能high起来。
但亚当•麦凯最大的问题也就愈发明显。
当他煞有介事地把不比《周六夜现场》高明多少的段子,整整拍了两个半小时,你就不得不细究里面的bug。
他讽刺着蹭热点的网络时代,但整个片子就是在蹭各种热点。
而影射各种现实的大前提,则是影片非常讨巧地站在彗星位置上,对人类进行降维打击。
在地球VS彗星的二元里,一切才能成为笑料。
也只站在彗星的位置,社会问题才能被极端简化为段子,被各种轻松拿捏。
所以,这也是《不要抬头》最矛盾的地方。
因为你越get到笑点,越会有一股淡淡的忧郁和愤怒袭上心头。
这些浅白的现实怪状本不需要导演来点明,就像网友的影评说的那样:
“活在笑话里一点也不好笑”。
当狂欢的讽刺过后,屏幕变暗,一切都不会改变。
我们会继续把严肃事件娱乐化来扩大普通人的参与感,继续民粹和性话题的泛滥,继续用对立主义涵盖一切。
而那些自诩高明对段子报以轻嘲的观众,则会立刻拿起手机,参与到另一场网络大战中,并以经典的“难道只有我觉得”作为开头。
最后,网飞把钱赚了,你也有新的东西可以骂一骂了。
什么都不会改变的。
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毁灭吧,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