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5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影视剧的“热搜焦虑”怎么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971
金币
7936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4-08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锁定操作(2024-05-26) —
 据媒体报道,在近些年的国产影视剧中,出现了多部因太过关注能否登上热搜最终在口碑和收视率上不尽如人意的作品。这种为了热搜而创作的剧集,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创作与口碑、营销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倒挂。

  这些作品为了能在社交媒体营销中占得先机,在剧作上刻意增加了有利于热搜传播的“金句”和“高光时刻”。但由于违背了创作规律,过分重视热搜效应,一些作品产生剧情脱节、人物行为逻辑不自洽等问题。例如某些以婚姻、家庭、职场为主题的电视剧,让女主角不断输出“金句”台词,以期塑造其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但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如果都通过台词来表现,就会使创作显得苍白无力,那些看起来“热搜感”极强的台词则太像微博热评的拼贴集锦,反而影响了剧情本身的连贯性。

  影视作品有热搜焦虑,主要原因在于媒介生态的变革、传统媒体角色的变化。从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后来出现的广播、电视,人们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习惯了线性传播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观众主要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影视创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内容来赢得媒体和观众的认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逐渐过渡到非线性的、互动性的观看方式。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内容、节点、速度,观众便不仅仅是观众,而是成了用户。他们的诉求是不断地“穿透”屏幕,进入屏幕里的虚拟世界。

  当下,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用户,都成了传播节点,共同担负起制造、传播内容的职责。在这一生态中,影视作品要想更频繁地触达用户,热搜是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生态中,视频平台和资本方很难不被热搜裹挟。例如原创剧集《猎罪图鉴》火了之后,该剧主创就表示,很多前来寻求合作的委托方希望复制《猎罪图鉴》的风格,以便利用已有的流量帮助新剧登上热搜。可见,当下由受众、资方与平台、新传播技术共同构成的媒介生态中,影视作品的高质量创作确实面临着巨大的热搜焦虑。

  面对热搜焦虑,创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作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原创性。当下的媒介生态逼迫创作者在创作中前置对热搜的关注,导致影视创作过度倚重热搜、“金句”。但我们应当意识到,热搜应该是优秀创作的结果,而不是优秀创作的原动力。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2018年出版的原著小说,那时并不能预见到4年后哪些话题可能成为热搜。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没有把热搜与“金句”作为创作原动力,而是把脚扎到泥土里,实实在在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最后成就了作品,也成就了无数次的热搜。这才是高质量创作与热搜之间健康、良性的关系。

  《故事》的作者罗伯特·麦基曾说过,现在太多的创作者把受欢迎看得比真实重要,因此他们的故事写得很浅薄。他们知道如何投机取巧,做任何能够取悦观众的事,而这恰恰让他们做不出好作品。这也正是今年出现的多部国产剧流量虚高、口碑一般的原因。社交媒体只是互联网用户获取资讯的方式之一,热搜可以是衡量作品口碑与热度的指标,但不能因此本末倒置地让热搜来指导创作。

  影视创作最终要触达的是观众,热搜只是在高质量的艺术创作之后所采用的传播手段和获得的传播效果。创作终究要回归生活本身、遵循艺术规律,如此,影视作品才能沿着有机、良性、高质量的路径发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