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4-11-19
- 在线时间74180小时
-
- 发帖11652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844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33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528
- 金币
- 8844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33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41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19
|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2-05-26)
—
成都观景,龙泉驿区是个绕不开的名字。龙泉山在它的东侧纵卧,青山一半入城,峰峦叠嶂与平川旷野在此交织。由此处登山眺望,近可观青山云海。暖湿气流遇山抬升,在龙泉山形成翻滚的云瀑| 摄影师@嘉楠远则川西雪山尽望。请横屏观看,龙泉驿远眺川西群山,云蒸雾绕的朦胧世界里,错落有致的成都天际线与远处的巍峨雪山条缕清晰,层层铺开。2021年于成都可遥望雪山约70次 | 摄影师@张翔升这片山城相望的空间里:葱郁的森林里有湖泊点点,飞鸟蹁跹;林立的高楼间有车水马龙,万家灯火。于龙泉山(龙泉驿区段)看成都万家灯火 | 摄影师@嘉楠这些却还并不是龙泉驿的全部。龙泉驿很“新”。1960年才筹建建区,却在短短几十年内从无到有,工业经济飞速发展,是成都市重要的经济引擎。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中,龙泉驿连续五年上榜,在四川省所有上榜区中,位列第一。2017-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中四川省上榜名单 |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龙泉驿又很 “老” 。由汉代到清末,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成都平原通往川东南的重要驿站,车马信件往来不绝。龙泉驿区正因驿站而得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驿”的解释,甚至也以龙泉驿为例子。“驿”这个字,成为龙泉驿区特殊的标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驿”的解释就以龙泉驿为例 |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龙泉驿是如此多面,而当你真正走进它,你会发现,它是一个山水之间的驿路“传奇”。01山里走出的驿道千万年前, 四川盆地西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龙门山和龙泉山在构造运动中逐渐隆起,而处于二者之间的大地整体下沉,形成盆地。龙门山、龙泉山从东西隆起| 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源自龙门山及其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等河流携带泥沙奔涌而至,不断填充着这片沃土,形成了今天的 “两山夹一城”的成都平原。岷江冲出龙门山流进紫坪铺水库前。紫坪铺水库处于都江堰上游,为岷江上游最大的水库 | 摄影师@唐潮平原形成后,众多河流逐渐聚拢汇入岷江和沱江,并继续向东奔流,分别从龙泉山的东南和西北部穿山越岭,最终流入长江。如今的龙泉驿便位于这两大水系之间。其西北部位于成都平原东缘,东南部却进入龙泉山脉中段,区内山地、丘陵所占面积就接近全区总面积的43%,可谓是“一半青山一半城”。龙泉驿区地形和位置示意 | 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狭长的龙泉山脉纵卧在成都平原的东部,南北绵延200多公里,自然地分开了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唐代称此山为“分栋山”,就突出了这层分界意义。然而由于海拔较低,比起屏障,这条山脉更像一道葱绿的山廊,并没有狠心阻隔成都与外界的联系,只是温柔地画了一道分界线,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可能。请横屏观看,成都平原与龙泉山相接 | 摄影师@赵靖影这个“可能”便是“蜀巴大道”。成都平原虽然四周群山环峙,但是这片沃野自古物产丰饶,农耕发达,历来为四川盆地的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千里沃野| 摄影师@行影不离贸易交流催生了陆路交通的联通。从成都出发的驿道伸展四方:向北可通陕入京,或从汉中折向江南;向西经邛、雅入藏;向南可入滇黔;而向东,就可从龙泉驿翻龙泉山至重庆,从朝天驿由水路寄舟而下,去往川东和江南。明清成都府周驿道示意,向东可翻越龙泉山至重庆,以避长江上游航道枯水期的不便 | 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陆路蜀道在山间蜿蜒徘徊,所历多为高山深峡,沿途天梯石栈,阁道连云。山区路段车马难行,多靠人力负担运输。一首《蜀道难》,道出了多少行旅艰难,嗟叹唏嘘。剑门关的金牛峡栈道 |摄影师@健忘的行摄世界龙泉山内的蜀巴大道,连接蜀郡成都与巴国重庆,早在汉代已经开通。而山脚下的龙泉驿,则是这条古道上,东出成都第一站。唐宋时此地因有清泉名“灵池”得名灵池县。元代撤县,明代又因离原县址不远处有龙口井水流丰沛,改称龙泉镇。其时重庆府商贸隆盛,成渝通道变得更加重要,明朝官府在此地设立驿站,同时设立巡检司,保护商旅安全。成都到重庆古驿道 | 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龙泉驿之名由此始。这条翻越龙泉山的古驿道全长1080里,山虽不高,路却崎岖难行。民间传唱道: “这座山才算山,高有数百丈,路才巴掌宽。莫道人难走,猿猴也难翻。”今天留存的龙泉驿古道,唱词出自川剧著名戏目《春花走雪》| 摄影师@嘉楠即使行路如此艰难,古往今来,这条普普通通的青石板路,依然见证了无数车马喧嚣。商贸交流通过这条驿道往来,文明也由驿道传入。02驿道走出的文明一些文明沿着河流走,一些文明沿着道路走。2300年前,秦灭巴蜀, 随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秦人及六国的豪富、贵族和工匠沿着巴蜀与外界联通的各条通道进入四川盆地。1992年龙泉驿发掘的34座秦人墓,让我们得以一窥当年秦人移民和巴蜀人混居在此地生活时的场景。龙泉驿北干道秦墓出土文物显露出明显的秦式和巴蜀特征 | 摄影师@胡眠眠,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西晋末年,蜀巴战乱,龙泉山内的成渝通路随之中断。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派兵伐蜀,并开拓资中一带,古道复通。在他死后,他的部将在龙泉山内,古驿道旁造像立碑,详述旧主生前功绩。这便是珍贵的北周文王碑。六镇起义、平定巴蜀,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犹如画卷一般在碑文中徐徐展开。北周文王碑拓片| 图片来源@星汉斋王映晖这也是个开端,此后历代在文王碑旁造像题刻很多。从唐代的“三教道场碑”,北宋进士诗碑,到清代“摇青耸翠”几个大字,驿道来来往往的过客把自己的印记留在青石上,成为了这条通道过往繁华图景的历史佐证。龙泉山天落石“摇青耸翠”碑刻 | 摄影师@佐小虹蜀地的文人雅士、王公贵族们则留下了更多痕迹。他们中有后蜀宋王赵廷隐,北宋皇家画师高克明,甚至包括富甲天下的明朝历代蜀王们。其中明蜀僖王陵地宫极其富丽堂皇,被考古界誉为“中国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精美的明蜀僖王陵地宫| 摄影师@嘉楠从龙泉驿来往的不仅有过客,还有新的居民。他们由古道而来,为龙泉驿注入了新的文化基因。明末清初的战乱使得四川人口大量减少,田地荒废,千里无人烟。龙泉驿清初人口几乎无存。“明末,兵荒为厉,盖成旷野,仅土著一十四户。”清政府于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成都这个“天府之国”自然是迁居的首选。而其中的龙泉驿处在交通要衢,吸引了来自两湖、广东、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等地的移民。清代成都移民原籍占比,上文语出民国《简阳县志》 |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移民中大部分为广东籍和江西籍客家人。他们在此开垦荒田,重建宗族,兴修会馆,以独特的方式保留着自己的家乡习俗和风貌。龙泉驿区洛带镇里,移民们陆续建起广东和江西两座客家会馆以及湖广会馆。初到异地的客家人借会馆联络乡谊,寄托乡情。洛带古镇里的湖广会馆| 摄影师@蒋小翼两三百年来,他们坚持说客家话,过客家节。客家水龙节延续至今,远处新建的土楼是来自福建的客家文化的表现 | 摄影师@蒋人可客家人的文化自此在龙泉驿扎根。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于荒芜中创立家业,传承文明。时至今日,洛带镇的客家人仍占全镇人口的85%以上。龙泉驿洛带镇也由此成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客家移民在此聚居,形成洛带古镇| 摄影师@蒋小翼随着驿路延伸而来的还有宗教。沿着古道的走向,由东汉至明代,石经寺、燃灯寺、长松寺、元堡摩崖造像、桃花寺等等宗教文化遗址次第铺开。它们如今或仅存残垣断壁,或依旧香火鼎盛,留下的印迹却已深深浸入龙泉驿本身。石经寺依山就势而建,周围森林茂密,十分幽静,是川西重要的藏传佛教道场| 摄影师@金士廉龙泉驿古道的车马喧嚣一直延续到民国。来自远方的满载货物的车马肩挑背驮的贩夫、飞马而来的信使、满面风尘的行人、还有沿途提供茶水饭菜的客栈酒肆,何等繁华热闹!清简州知州到访龙泉驿,也不禁感叹:野店栖迟风味好,呼童先煮在山泉。文明由驿道延伸而来,又将因为驿道的延伸去到更广阔的地方,改变山川,创造家园。03文明改变山川即使处在“千里沃野”的成都平原,龙泉驿的水资源也算不得十分出众。龙泉山为背斜结构,岩层向上拱起,并不利于储水,是龙泉驿的第一重缺水劣势。更为重要的是,流经的岷江、沱江支流水流量少,天然水源缺乏。古时水道纵横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未能惠泽此处,这是龙泉驿的第二重劣势。早期龙泉驿缺水,多采用木制龙骨水车抽水灌田。车水时,需两名精装的劳力双臂伏在水车架子上,双脚不断地用力踩动。水车龙头带动车肠子、车叶子、水八仙不断地转动,就可以把堰塘里的水引向高处| 摄影师@金士廉两重劣势叠加,宋代此地县令也只得无奈写下求雨诗,祈求天降甘霖。“锦里城东邑,高原十六乡。江流分不到,天雨降为常。”水源既然无法保证,那就造一个出来。东风渠的修建自此被纳入日程。它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引岷江水东进至龙泉驿,灌溉耕地面积超过22万亩。东风渠,以上诗句出自宋代灵池县县令潘洞到洛带求雨后所写的《圣母山祈雨诗》 | 摄影师@蒋小翼滚滚岷江水改变了龙泉驿。水流自东风渠干渠流入,又流经延伸出的支渠、斗渠、农渠、毛渠。一张密如蛛网,总长度超过1400公里的的灌溉大网就此织成。龙泉驿区水系示意| 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除跨流域调水外,龙泉驿还修建了众多水库保障自身蓄水。百工堰、宝狮湖 、龙泉湖等18 座水库犹如珠链,晶莹点缀在龙泉山两侧。百工堰| 摄影师@雪域修罗有了水源,人们脚步不停,鼓足干劲发展农业。龙泉驿区境内耕地不多,低山浅丘平坝交织。既然如此,那就化劣为优。从90年代起,龙泉驿充分开发境内广泛分布的非耕地,高地种果树,低地粮果并行。龙泉山下稻禾流金。人们终于有条件大面积地种植水稻,而非坚守小麦、玉米等旱作粮食。到1974年,龙泉驿的水稻亩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近40%。2000年为庆贺水稻丰收,洛带宝胜村刘家在水田间舞龙 | 图片来源@龙泉驿区档案馆龙泉山上果树满坡。水蜜桃、梨、苹果、柑橘、枇杷等一众水果在这里开花结果。龙泉驿成为著名的“水蜜桃之乡”,出产的“大五星”枇杷也曾揽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请滑动观看,龙泉山产的水蜜桃和枇杷 | 摄影师@龙泉驿区宣传部&王甜森林植被也在逐渐恢复。 2003年龙泉驿将龙泉山西坡绿化列为区 十大基础建设工程 。多年来持续的绿化造林、退耕还林如涓涓细流,一点点改善着龙泉山的生态环境。全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如今的42.06%。“一半青山一半城”的龙泉驿终于再现。请横屏观看,一半青山一半城的龙泉驿| 摄影师@嘉楠今天的龙泉驿,青山如黛,绿水含烟。湖边枝头,有鸟儿们蹁跹停驻。青龙湖、百工堰、东安湖已经成为观鸟胜地。仅青龙湖一地,就有野生鸟类224种,更有3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的青头潜鸭。请滑动观看龙泉驿的鸟类:红嘴蓝鹊和鸳鸯。龙泉山脉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的候鸟秋季过秦岭后进入四川盆地,沿龙泉山脉南下至东南亚甚至澳洲 | 摄影师@嘉楠山里林间,有异花名木默默生长。香果树、长距美冠兰、峨眉桃叶珊瑚、青荚叶、流苏树等500多种植物在龙泉山的密林里生根发芽,古时龙泉山题刻的“摇青耸翠”的场景,百年之后复现。日出霞光里,从龙泉驿看远处的贡嘎雪山| 摄影师@嘉楠文明改变山川,而古驿继续向前,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04古驿蓬勃向前走过漫长岁月的蜀巴古道不再是龙泉驿唯一的对外连接通道。从老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开始,人们持续建设着联通外界的路网。公路、铁路、高速、地铁组成了连贯南北东西的道路骨架。成都东西城市轴线通车| 摄影师@嘉楠近城靠山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也让龙泉驿成为了滋养工业的沃土。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中嘉沃尔沃等一众车企陆续建厂。2021年龙泉驿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四川省汽车产量的85%以上。龙泉驿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城”。这不是全部。这座古驿向前,持续保持着“再创业”的状态。从中创新航、哈工大机器人科技产业园到天地直方,一批新能源、机器人和创新独角兽相继涌来,为龙泉驿未来的发展蓄积动能。龙泉驿区的汽车工厂。亮眼的工业成就为龙泉驿书写“成渝制造业高地”新名片。 | 摄影师@嘉楠龙泉驿改变的脚步并没有停止。2018年,成都取得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权。碧波荡漾的东安湖边,大运会的主场馆已经落成。这个新的成都地标以充满科幻感的外观来迎接新世纪的变化。大运会主场馆| 摄影师@嘉楠而冉冉升起的东安新城里,剧院、艺术中心、东安书院、体育场与公园内湖渠河湾及一系列绿道共同构成了龙泉驿新的山水人文景观。请横屏观看,冉冉升起的东安新城| 摄影师@嘉楠这仍不是全部。2017年成都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对原有的城市空间重新修编。“一山连两翼”的龙泉山不再是东部屏障,而被定位为连接东西的重要纽带。这条在成都境内南北绵延90公里,东西跨10-12公里的山脉,将以“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的面貌,重新出现。步道、游园、村落、观景台、古驿景观,一个由点及面,连结成网的森林公园体系正在筑成。龙泉山森林公园| 摄影师@嘉楠山环水抱的龙泉驿,成为了成都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成都人提供了一片近城的心灵栖息地。市民们沿着青龙湖旁的绿道休闲活动| 摄影师@嘉楠一年四时,有桃花烂漫看云霞遍山,绿道蜿蜒享山中清凉,百果芳香迎金秋甜蜜,层林皆白听雪落无声。龙泉驿桃花盛开,满山染霞| 摄影师@嘉楠龙泉驿由一条古驿道走来。这是一条由荒芜走向繁华的路,也是一条由古老走向新生的路。在一路走来的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翻山越岭也要联通外界,它引水建渠也要造水丰田,它退耕植树也要青山再现,用行动演绎了一个山水之间的驿路传奇。今天古道仍在 ,新城又起。时光中唯一不变的,也许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和代代传承的奋进。请横屏观看,灯火辉煌的龙泉驿夜景 | 摄影师@YX1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