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9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11
金币
879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2-23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3-05-12) —
2月21日,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以下简称《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

  《指数》研究发现,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市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较快,与大城市组差距逐渐缩小。在核心格局方面,大城市组京、沪、杭、宁、深引领全国;中小城市组湖州、衢州、威海、黄山、本溪位列前五名;在区域格局上,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优势显著。从产业特征角度分析,大健康产业发展逆势上扬。而在健康设施方面,居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仍亟待打通。

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

  自2020年3月启动以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已连续三年发布多期成果报告。课题组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健康画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广泛关注。

  据课题组介绍,2022年,课题组进一步优化测算方法、拓展多种数据来源,编写完成新一年度《指数》,《指数》研究覆盖了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推动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贡献了“清华智慧”。

  《指数》指出,从全国整体来看,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大城市健康指数整体优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指数增速较快,二者差距逐渐缩小。从城市水平分级数量分布来看,引领级、优质级城市数量持续增加,追赶级和发展级城市数量三年逐年减少。近三年城市健康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补足落后城市的短板。

  在区域格局上,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领先,主要体现在健康产业、健康行为优势显著。根据城市群指数总分平均值排序来看,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位列全国19个城市群前两位,城市健康水平优势显著。在健康产业板块,排名前10城中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共占据8席;珠三角城市创新能力水平表现优异;长三角城市新药研发数量独占鳌头。在健康行为板块,排名前10城中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共占据7席;珠三角城市人均运动用品消费额排名第一;长三角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排名第一。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表示,“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基于多源大数据,构建了可度量、可比较、可落地的城市健康水平评价标尺,这不仅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实践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前瞻意义的交叉学科议题,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智力支撑。

指标优化挖掘“一城一策”

  发布会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博士详细介绍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研究成果。

  李栋表示,围绕研究内容,指数进行了两大优化。一是完善测评指标体系,响应各级政府诉求,将健康产业提级到一级指标,形成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构成的6大评价板块(一级指标),并下设17个评价领域(二级指标)和39项评价项目(三级指标)。二是进一步扩大城市样本、拓展数据范围,完成全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深度分析,其中多源社会大数据占比75%,数据体量更加丰富,涵盖60万条健康产业链数据、10亿条运动行为数据、300万亿条健康消费数据等。

  “与此同时,《指数》着眼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地域差、城市差、层级差问题,采用锦标赛制的评价方法,重视相对成绩而非绝对成绩,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并以城区人口规模为依据,将城市分为大城市组、中小城市组分别解读评价结果,推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定制型差异化发展。”李栋说。

  据课题组介绍,为打造高水平开放研究平台,“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还将于近期上线网站,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跨城市、跨年度、跨区域、多角度的指数成果分析,公众及相关机构可在网站上查询相应数据。

健康城市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在《指数》城市排名中,北京市、成都市分别位于全国第一名和西部地区第一名。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爱卫处处长汤伟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主要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北京市深入推进健康北京行动,全方位全周期提供健康服务,保障群众健康,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7年的82.15岁增长到2021年的82.47岁,居民婴儿死亡率由2017年的2.29‰下降到2022年的1.26‰,孕产妇死亡率由2017年的5.68/10万下降至2022年的2.97/10万,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这句话不只是成都市民的共识,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地人流入成都。”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辉说,“因为健康,成都这个城市的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黄辉介绍,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较2019年增加400多万,成都在2023年春节热门旅行目的地城市中排名第三。因为健康,成都的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结合天府绿道建设,成都市已打造出“绿道+体育”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健身新场景。

  “目前,成都市绿道里程达1.7万公里,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新场景。”黄辉说,2022年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了109个“社区运动角”,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2平方米,“2022年,成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4%,累计建成健康街道(镇)145个、健康社区(村)515个、健康单位901个、健康家庭近万个”。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