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壮所城位于中国浙闽交界处的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海防城堡建筑。该城最初坐落于浦湾一角,因潮汐涨落和泥沙淤积,周围长满了菖蒲和芦苇。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515/024cc99fb8f043edaf8eca5b6a49412e.jpeg)
500多年前,这里的先辈们用蒲叶编织成门,因而得名为“蒲门”。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515/14d9af321df7455a85eabea75a15af78.jpeg)
自唐宋时期以来,蒲城一直是重要的防御要地。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而建造了城墙,首任千户总驻守的夏积负责主持修建蒲城城墙,3年后完工,此地便更名为“蒲城”。随后在正统八年(1443年),雾城的“壮士所”与蒲城合并,合称为“蒲壮所城”,至今被称为蒲城。1996年,国务院将蒲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所。
![](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515/758ff47e0fbd428a9c5de33734174a13.jpeg)
![](https://p7.itc.cn/images01/20230515/5abd81afd02c4014bcd2da216232b1af.jpeg)
蒲壮所城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在城内,曾发现一面铜镜,呈八瓣菱花形,直径12厘米,背面刻有连续的“朵云”图案,中间是平顶弦钮。这与其他出土的隋代铜镜几乎一模一样,也证实了在建造城池时在城内埋藏物品的风俗。有专家认为,蒲城可能在汉代就存在了。近年来,获鹿镇出土了许多战国至汉朝时期的陶器和漆器残片,从这些出土文物在整个城区的分布范围来看,蒲城在秦汉时期已初具规模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515/91021d885f43480580f32fa086b9e68b.jpeg)
![](https://p3.itc.cn/images01/20230515/5112891452164939a3bf19d22f749d3f.jpeg)
然而,史书上对于当时蒲城的建置并没有记载。根据《中国地理地名词典》的记载,蒲吾县位于绵蔓水边,而绵蔓水经过蒲吾县向北流入桑中县。考虑到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不太可能在那个时期独立修建一座城池,因此有人推测隋朝置县时就开始修建了鹿泉城。此外,汉代的侯国规模相当于现在的县级行政单位,所以桑中县的县城
![](https://p5.itc.cn/images01/20230515/bd46ae5ecac04f9b8a2c150f9acbc0ce.jpeg)
![](https://p8.itc.cn/images01/20230515/80c631ff853548b0a9f6d6f94e422f62.jpeg)
可能就是后来鹿泉城所在地。最初的鹿泉城是一座土城,使用夯土垒筑而成。由于土壤缺乏黏性和结实度,修筑土城时常使用米汤浇灌,将米汤作为土坯的粘合剂。《获鹿县志》中记载着“旧有土城”,这证实了鹿泉城最初是一座土城的说法。然而,如今土城已经几乎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众多的历史记载中来追溯它的面貌。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515/8ed90937046a432dab2159de12e1b027.jpeg)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515/282bc9d2e20f4186ba00358e86181bff.jpeg)
蒲壮所城的历史和建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墙巍峨而坚固,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守卫着这片土地。在城内可以看到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老街道、古建筑和庙宇,这些古迹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感受着古代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https://p4.itc.cn/images01/20230515/9c047249eb8d4ca7a2a93d5980c37f2c.jpeg)
蒲壮所城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融合了自然美景。城市周围的浦湾和菖蒲、芦苇丛生的海滩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风光,为城市增添了一抹自然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