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0阅读
  • 0回复

[居家生活]被遗忘的农村老物件:80年代的姨妈巾和套套:全见过都当爷爷了[2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8453
金币
13498
道行
36009
原创
1879
奖券
3904
斑龄
126
道券
13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322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11-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8-23



几十年前的老物件,如今已经难觅踪迹,看到后眼眶湿润了!这里的老物件只有最后一件不知是何物,其他全见过甚至用过,看来我真是老了。凡是将要淘汰的东西,都是因为有了更好用的可以替代。推陈出新是不变的法则,这就是发展。如今看见既熟悉又亲切。



看着这些东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亲切,有多少都叫不上名字了,但是那些熟悉的物件,还历历在目,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现在有多少老物件都已经彻底消失了,这是我们老一辈的人智慧呈现,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鞋夹子



鞋夹子我只在五六七十年代见过,那时候的农村农村基本每家都有一个。

鞋楦子



鞋楦子,在农村穿过的千层底布鞋,就会用到鞋楦子,做完了就用鞋楦子楦上,别让它走形。

火镰



韩复榘的诗,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六十年代还是小孩子时,回老家。就看到过老人用火镰点烟,七十年代就看不到了,基本都用上火柴啦!

辘轳



井上一架辘轳,十二岁就挑水,现在想不可思议,但这绝对真实。那时的孩子,早早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啊,都不容易啊!

塑料凉鞋



外号叫磨烙割,磨脚,太阳一晒烙脚,铁扣子割脚。每次穿新鞋脚都得磨层皮,断了后用铁条烧红放在短茬处,两边一挤把它再焊上,是不是?用八号铁丝烧红了一砸就可以了。还得从没法穿的凉鞋上面绞一断一起烫,要不然不结实。我家弟兄姊妹多这种事情没少干。四十多年前的事情就像发生在眼前,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真快,历历在目。满满的回忆,再也回不去了,不知怎的,感觉特别亲切,好像是昨天的事,又让我们回到了童年,眼前和玩伴们一起去购物玩闹的情景又再现了,泪奔

台扇



家中有一台7o年代的台扇。上海华生牌,现在每年夏天都在用,一点都没生锈。真舍不得扔掉。那时候的东西比起现在的来说,更加结实耐用罢了!

汽灯



汽灯,七十年代初我的生产小队都有了!用来开社元会的,没电来的时候用。,汽灯的亮度至少比200W的电灯要亮,加油、点火、打汽(点火后须烧一会,等把铜管烧热后才能打汽,这时打汽后油壶内的气压升高,把油压进烧热的铜管内,这时油被汽化,经过汽灯上的瓷头喷到纱罩上,汽油雾在纱罩上充分燃烧而发光,从而达到照明的效果。)

这个灯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市场上才有卖的,刚好七十年代初农村就已经开始通电灯,条件好的村,进入七十年代村里就有柴油发电机,没有电网时村里的发电机就会在晚上六点到十点发电。进入八十年代,电网很少停电,村里发电机也没什么作用,所以这些气灯只是过渡了几年就没什么作用了。

提子



小时候问我长大后想干什么,我说去卖豆油。当时觉得用提子打酱油和醋好好玩。记得那时打酱油是不用称的,包括打散酒,用提子,有半斤和一斤的。

蛤蜊油



我小时候用不起香脂,竟用蛤蜊油。那时候记得应该是7分钱。它的特点就是扣上抠不开。开了不好扣。我们叫蛤蜊瓢子。

糖精



糖精,爆米花用的最多,村里面来了蹦爆米花的,自己拿玉米粒,他有个搪瓷缸子,爆一缸子一毛钱,放糖精的两毛。有没有人还记得?拿个啤酒瓶子,灌井水放一粒糖精,拿个塑料细管子吸着喝,别提多美了。小时候天天喝糖精水,这东西属凉性,最后尿床了,哈哈哈哈哈

缝衣机



八十年代日用品几乎都有了缝衣机,永久单车,录音机是三大件那时家里穷三大件只有一个缝衣机,飞人牌的,听歌都是去小伴家听,上学玩电池盖,纸牌跳皮筋,头上衣服都有虱子,基本上没有零花钱的,



那个时代的姑娘找对象是没有条件的,一般是三大件,自行车冒烟的,缝纫机是锁边的,收音机是唱片的。一旦媒人提了亲姑娘就盼着要结婚,好多姑娘在娘家待够了就自己去婆家商量快结婚,婆家人觉得这姑娘不用很多彩礼了。结婚的当二人都是姑娘带两个相好的伴娘送客敲婆家的大门。那时婆家人都还没起床,那个年代娶个媳妇真是带劲

洋瓷盆



搪瓷盆叫洋瓷盆,蜡烛叫洋腊,水泥叫洋灰,煤油叫洋油,肥皂叫洋碱,十字镐叫洋镐,铁钉叫洋钉,布娃娃叫洋娃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洋货盛行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见证了中国工业由弱到强的奇迹

煤油灯



我们叫“起灯”,音译。煤油灯是我最不能忘怀的照明工具,直到现在还是有清晰的画面感。现在标准称呼煤油。早年叫火油,祖辈常说叫红仔油。只因更早期国内产量极低,靠国外进口,输入国国人头发为红色而称之

水鳖





水鳖,热水袋出现之前,叫汤婆子。在以前这个物件就是用来暖手暖脚暖被窝的,冬天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老物件,如今现在几乎是见不到了。





碾,你们那是怎么称呼的?做爆竹纸筒用的,用一张炮竹纸卷在铁丝上,用这个碾子拉一下就压成圆筒形状了,外面再粘上一张红纸,再捆绑一千个,拍打成六边形,好把空筒里灌硝药,再切成两半,这样边炮就成功了。记得门上有一幅对联:推来推去千分利,下联不记得了





叫耩子,播种小麦,豆类的农作物,都用这种农具。播种,也叫耩地……三脚耧,二脚耧,还有独角耧,后面还有砘子

织布梭子



织布梭子印象最深刻,小时候家里织布,经常会梭子从机槽里跳出来,速度很快,跳到手上,尖尖的梭子头把手刺得很痛,现在回忆起来,满满的都是辛苦和无奈,好在现在日子好过了,不用再那么辛苦了

簸箕



簸箕,簸箕一般是用柳条编制的,平底前端敞口,用来晾晒粮食和簸去粮食中的轻质杂质,或者是通过颠起粮食去除粮食中的砂石;簸箕是一边开口的,三边有围挡,用于去除稻米中的壳皮,使用时粮食在簸箕里上下翻扬,利用自然形成的风,把壳皮吹走。簸箕一般是分离谷物外壳和果实的器物,需使用者两手端起簸箕向上扬起分离谷物。



也拦路,叫木马也对,木匠也在上面对木料施工。农村手艺人木匠师傅用的工具

擦床子



擦床子,把地瓜削成薄片,晒成干,再磨成粉,蒸馒头,等,用途大,那时候,没擦床子擦的红薯干,人就得挨饿呀。想起了小时候,天气预报说有大雨,晚上跟着父母去地里抢收地瓜干。。想起了大包干之前在生产队每家每户分地瓜擦瓜干的场景。只不过遇上连阴天都涨毛毛猪都不吃

卫生带



九零后,00后的女性应该没见过这样的“卫生带”反复使用。用过的一般50多岁了吧

老式避孕套





很多童年时期,都把大人们用的避孕套,当做气球玩了吧,经历过的请举手。那个时期的厚度确实够厚的,没有现在的这么薄。

年画





那个时代有一句话:“生活好得像年画上一样”。这些年画非常好, 幼小我曾见不少。 那个时代很快乐, 现已成为过去了一组你没见过的年画,大美了……这些年画使我很激动,这都是我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年代!忆往昔,峥嵘岁月!过去人们朴实无华,真诚实在。我体会最深的是在教育界,真是圣洁之地!学校更是一片净土!老师和蔼可亲,兢兢业业!用辛勤地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老师是那么高尚,她的一言一行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使我终身受益!无论是工人,农民,战士干部,群众,都那么真诚友好。真是难忘的岁月啊!此画一幅幅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时代的背景!好美!好难忘



友友们,这个老物件有认识的吗?我请教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没见过?
1条评分金币+26
妞妞乐乐 金币 +2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08-2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