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76阅读
  • 0回复

[智能应用]对生成式AI“下毒”?艺术家们可能会反受其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69
金币
228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对着电脑点几下鼠标、或是在手机上输入“帮我画一幅xx主题的画”,很快一幅“全新”的、“原创”的画作便呈现在了面前。

大家都知道,这便是近来大红大紫的“生成式AI”所能提供的、最典型的用用场景。特别是在最新一代、具有强大AI加速能力的硬件平台上,部分生成式AI更是已经可以做到脱机运行,即便没有网络,也只需借助本机算力就能很快完成各种绘图、背景替换、文字总结等富有“创意”的工作。



然而,如果有那么一天,当你依然习惯于命令AI去作画、去撰写文章的时候,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突然“性情大变”。明明想要的是可爱的小猫小狗图片,可AI画出来的却变成了遍布眼球和触手的克苏鲁怪物;明明只想要一篇发“小红薯”的短文,AI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全是文言文的颂歌。

难道这是AI突然觉醒,终结者要到来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可能只是你使用的生成式AI“中毒”了。

生成式AI的原理,让一部分人不爽了

生成式AI是怎么起作用的?简单来说,它其实就是模仿人类学习的过程,先要学习个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现有的文章和画作,然后才能形成可用的“文风”和“画风”。之后,这些AI便可以正常“工作”了。



讲道理,这种先学习、模仿,然后逐渐生成自己风格的过程,其实与人类的学习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问题就在于,生成式AI目前其实还存在三大短板。

其一,是生成式AI所需的学习样本量通常都相当大。以作画为例,往往要学个上千万、甚至上亿张画,才能变得可用。这么大的学习样本,显然不可能让AI公司自己去找人画出来,所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使用未授权画作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人类学画、学写作文的时候,不也是会去模仿名家作品吗?我们一样不可能得到这些知名画家、画师、作家或博主的授权。而且法律上也有规定,基于学习目的去复制原作是可以豁免的,难道这对于AI不适用吗。

问题就在这里。生成式AI的剩下两大短板就在于,它即便是经过了大量的“学习”,实际上也往往很难真正生成自己的风格,而是会“学什么像什么”。特别在绘画方面,现有的生成式AI普遍表现得像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模仿犯”,虽然画的体裁可以有创新,但画风通常一眼就能看出模仿的痕迹。

在这个基础上,生成式AI这项技术本身从探索到转向商用的步伐,也确实快了点。特别是随着目前在PC、智能手机上的大量部署,就让不少画家、作家感觉到了危机感。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可能是受到了嫉妒。

针对AI的“投毒”,吸引了众多关注

正是因为目前生成式AI的蓬勃发展,让大量的创作感到了不安,也促使了一部分研究者开始投身于“对抗”生成式AI的特殊工具上。

比如就在近日,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就公布了他所在团队研发的一种“数据中毒工具”Nightshade。当创作者决定在网上公开发布他们作品的低清数字版时,就可以用这个工具,向画作中插入像素级别的微小改动。



大模型里混入的中毒图像越多,AI画出的画就会越离谱

对于人类来说,这些改动几乎不会被察觉到,也不会影响到欣赏画作,但对于AI来说,这些按照特定规律排布的“混淆像素”,却会使得AI错误地认知画作中的内容,比如把猫认成狗、把城市认成树木之类。

一旦这些包含有错误认知元素的画作被AI学习后,就会增加AI后续在“创作”时出现诡异错误的概率。“带毒”的画作被AI模型学习得越多,模型出错的概率就会越大。而要想排除这种影响,背后的公司便不得不通过人工审阅,一幅幅地去排查语料库里的画作,这会极其费时费力,而且很可能还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整个大模型全部废掉,变得不再可用(因为此时出错的概率会变得高到不可接受)。



Glaze处理后的图像人看不出什么问题,但AI则会完全无法识别

不仅如此,这个团队还研发出了另外一款相对“温和”的投毒工具Glaze。虽然同样是基于特殊的像素混淆技术,只不过它并不会导致AI“学坏”,而是会让AI什么也学不到。也就是说,AI将不能从Glaze处理过的画作中学习到任何新的作画风格和技巧,这张画作将会白白浪费大模型学习的时间和成本,却不能起到作用。

投毒或许短期有用,但却很难换来真正的公平

为什么研究者要开发针对生成式AI的“投毒”技术?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是希望这些工具“有助于将权力平衡从AI公司转向艺术家”。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AI大模型在训练、生成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前文所讲到的、法规上对于“学习他人作品”的豁免条款。因为生成式AI确实不是直接改编现有的作品,而是通过学习他人风格之后进行“再创造”。所以相关公司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不需要为这种学习行为去申请许可、甚至不需要付费。



但很现实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生成式AI学习之后的画风往往与“原作”太像,另一方面它们也确实已经开始威胁到了一部分艺术家的生存状况。所以会有研究者推出类似的数据投毒工具,希望帮助艺术家增强与AI企业进行版权谈判时的话语权,其实也不难理解。

可问题在于,这种“投毒”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恐怕很难。

一方面,无论是与研究者、还是艺术家相比,AI大模型背后的企业显然都处于绝对的技术优势地位。也就是说今天研究团队可以推出数据投毒工具,过段时间保不齐相关企业就能开发出“抗毒”的新款大模型、新款算法,从而令“投毒”无效化。



另一方面,就算“投毒工具”本身难以被攻破,但生成式AI技术已经发展了这么长时间,很多大模型早已成熟。就算它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迭代,也未必就非得要靠外部的数据抓取了。毕竟对于AI来说,“自己训练自己”早已不算是什么新闻。

况且,如果针对AI的投毒工具真的被广泛采用,那么最坏的情况下,它甚至可能会直接倒逼生成式AI技术普遍“进化”,大家都不再需要靠抓取外部的作品来学习。这样一来,本意是为了增强艺术家话语权的新技术,最终却反而可能会堵死了艺术家们好不容易的赚钱路子。

毕竟巨大的技术力差距客观存在,而这显然不是靠一两个“投毒工具”就能够解决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