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也就是心跳速度,通常而言,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应该保持在每分钟60次至100次之间。而如果平静状态下的心率低于60次/分钟,那在临床上就会被称作窦性心动过缓,也就是心跳过慢。
轻度的心动过缓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必要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钟,那就属于严重的心动过缓,这就要提高警惕了。那么什么因素会引起心动过缓呢?
1、营养不良
如果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身体必须要的营养物质缺乏,就会引起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就会出现功能下降,而心动过缓就是其中一种表现。
可以把心脏看成是汽车的马达,如果不给这个马达灌注足够的燃料,那么它自然是转不快的,而且耗损也会加快。所以要想保持正常的心跳速度,在日常饮食当中一定要均衡全面地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不挑食,不偏食。
2、水分不足
身体如果缺乏水分,新陈代谢就会减缓,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心跳速度会出现一定的下降,这在一些体重比较轻、体脂率比较低的人身上,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此要保持正常的心跳速度,除了均衡饮食,每天也要摄入足够的水分,通常成年的女性每天至少要摄入1升的水,这1升水并不包括其他食物当中含有的水分,只是直接喝进去的水,而成年男性每天喝的水就要去到2升左右。
当然,这个数值不是固定的,也要视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比如体重比较大、温度比较高、排汗比较多的情况,都应适当增加一些水分的摄入。
3、睡眠不足
如果缺乏充足的睡眠,身体各项器官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新陈代谢率也会相应地出现下降,使得心跳速度变得缓慢。
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心率的正常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健康的成年人,还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都不应该低于7小时,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上了年纪就不需要睡那么多,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您心跳过慢。
4、缺乏运动
除了营养不良、水分不足、睡眠不足以外,缺乏足够的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发现自己心动过缓,不妨反思一下日常的运动量是否存在不足,如果是,那就不妨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运动量。
5、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引起心率过缓,如果服药后出现这样的症状,一定要及时跟医生说明情况,看是否需要调整药方,谨遵医嘱来服用药物。
综上所述,如果体检中发现自己存在心动过缓的情况,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否有不健康的问题,结合医生的建议,针对性地做出改变,相信心率就会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