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端午之后,自然界阳气达到顶峰,人体亦需顺应这一趋势,养护阳气,同时注意避暑降温,以防阳亢伤阴。此时,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既可清热解暑,又能补充流失的水分与矿物质。
粽子虽是端午节庆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但糯米性黏滞,不易消化,夏季脾胃功能较弱,食用过多易致腹胀不适。因此,在享受这份节日温情的同时,不妨适量品尝,搭配一杯绿茶或菊花茶,既解腻又助消化。
古人夏日养生,不仅仅是饮食上的讲究,更有诸如午睡避暑、早晚散步、静心养性的传统习惯。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学习古人的智慧,于炎炎夏日中寻一份内心的清凉与宁静。端午过后,这“6大禁忌”要记牢,助力家人,健康入夏,真不是迷信。
1:忌过度贪凉。夏季高温,许多人偏好冷饮以求一时凉快,但过度摄入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寒凉食物,易导致脾胃受损,引起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问题。中医认为,夏季虽热,但过度贪凉会耗损体内阳气,影响身体健康。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茶解渴,适量食用西瓜、黄瓜等自然清凉的水果蔬菜。
2:别忽视防晒。夏日阳光强烈,长时间直接暴露于烈日下,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老化,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外出时应穿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适宜的防晒霜,尽量避免中午10点至下午4点的强紫外线时段户外活动,以保护皮肤健康。
3:忌空调直吹。夜间过度依赖空调,尤其是空调直吹头部或身体,易引发感冒、肌肉关节疼痛等“空调病”。适宜的做法是调节空调温度在26℃左右,使用睡眠模式或定时关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薄被覆盖腹部和脚部,避免受凉。
4:忌过于油腻、辛辣。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化功能相对减弱。若继续食用高脂肪、高热量、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上火等症状。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持饮食均衡。
5:忌忽视补水。夏季出汗增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导致脱水、中暑等问题。除了直接饮水外,还可以通过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饮品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观察尿色,保持尿液淡黄色,是判断水分充足的一个简单方法。
6:忌运动过度,忽视休息。虽然夏季是锻炼的好时机,但高温环境下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体力透支、中暑甚至热射病。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低强度活动,并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剧烈运动。
端午之后的夏季养生,重在平衡与适度,既要避免极端行为,又要顺应自然规律,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运动和防护措施,保持身心健康,享受夏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