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7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人物众多,谁第一个点醒“宝玉”是混在女人堆里没出息的人[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952
金币
762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5-01-17) —


贾政自不必说是《红楼梦》里贾府最有正能量的人,在外也是十分公正,按照冷子兴的描述,贾政颇具他太爷荣国公当年的风采。于内贾政更是贾府上上下下的守护神,没有他,贾府与朝廷的关联就断了,也就没有了贾家的兴盛。然而这么一个正直高大的男神为何深谙教育的意义,却没有把儿子培养成栋梁之才,以续贾家的烟火呢?

这就要说到曹雪芹写下千古奇书《红楼梦》的曲折何跌宕了,富不过三代是人性发展的正常规律,然而贾府却打破了常规,富裕超过四代有余。为此贾母才能成为一家之主,在封建年代,忠孝乃是立仁之本。贾政的孝敬让贾母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人,所以大小事物皆是贾母说了算,即便是关乎贾府未来兴衰的后代之培养,都在史老太君的话下。
因此贾政想要管好宝玉,须得看贾母的态度。所以《红楼梦》里人物众多,第一个点醒“宝玉”混在女人堆里没出息的人并非是他父亲贾政。另外就是虽然贾政管理粗暴豪横,希望后代能考举功名,扬名立万,但实际控制宝玉的权利都在贾母手中。所以贾政只能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常常不得施展教化子弟的功夫。
那么如此大个府邸,家业,都知道宝玉是家族的未来和希望,这些颇有身份的老前辈们为什么都没有看出宝玉所处的成长环境有多糟糕吗?
1,贾母

贾母制止贾政过度管理宝玉,并非是用心险恶,谁家的祖奶奶也不会去害自个的孙子啊。那么为什么贾母对宝玉的成才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呢?很简单,贾母对宝玉的感情,用现代话说完全是“隔代亲”。加之吝惜他的出身,含玉而生,寓意深刻而又富有神秘色彩。所以贾母宁可迷信传说,而不去重视实际教化。所谓人之初性不善。苟不教性乃迁。
所以贾母也没有预料到家族会逐渐衰败,而且衰败跟子嗣的教育关系她并不十分明确。让贾母蒙蔽了眼睛,或者说贾母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私心,爱谁她就迁就谁。在荣国公建立的庞大家业下,这些女流之辈包括贾母不免也有迂腐的时候,显然贾政属于过度孝敬,甚至是愚孝,以至于让自己的母亲在教育宝玉方面“为所欲为”。
2,贾政

贾政当然希望宝玉能跟着先生日日上学,严厉地要求宝玉什么可为,什么是令行禁止的。然而这些把宝玉培养成栋梁之才的美好愿景都毁在了怡红院,因为这个地方是宝玉和贾府众姊妹憧憬的地方。贾政是从心底恶心宝玉这样的,但是他始终没有做出决断,让宝玉搬出去,和那些卿卿我我甚至尔虞我诈的女儿们保持距离。
现实是每逢考验宝玉时,宝玉凭其先天才赋对贾政抛过来的问题都巧妙应答了,这些是仕途男人的基本功,诗词歌赋,家国情怀。宝玉也能过了关,但是这些都是表面功夫,一个男人保家卫国靠的是血性,宝玉日日和女流之辈厮混,男子汉的入仕心态已经腐蚀殆尽了。而且宝玉爱上胭脂花俏,这完全是个慢过程,贾政也无能为力。因为忙于政事,也没有成为第一个点醒宝玉的人。
3,元春

贾元春的出现正好印证她在元宵节当晚给娘家人出的那个谜语-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炮仗寓意昙花一现。贾元春被加封为贤德妃是贾母主持家业最为耀眼的时刻,这份荣耀几乎等同于荣国公当年的功业。所以元春开始成为贾府幕后的操权者。所以女人不能掌权,一旦掌权容易目光短浅,元春自然也不例外。说宝玉的教育问题,这里提元春干嘛?您继续看。
元春省亲以后,大观园开始全面修建,为体现出皇家贵妃颜面,凡是贾府之人或者正待成长的姊妹们一律搬到省亲别墅。此时贾元春不但没有像父亲贾政一样举全力将宝玉培养成贾府下一个中坚力量。而是利令智昏,专门宣旨将宝玉迁至怡红院,如此一来,真正应了宝玉的喜欢,成天地扎在女人堆里,除了上学应付贾政外,大部分青春时光都葬送在了那怡红院。贾元春作为宝玉这一辈最有头脸的人,却也没有成为点醒宝玉的人,甚至“助纣为虐”了。

当然除了贾母、贾政夫妇和贾元春外,王熙凤、李纨等小辈尽管知书达理,是女人中的龙凤,但对于宝玉的成才问题,完全不感冒的,况且她们两个都是嫁过来的媳妇,谁管你小叔子的未来和贾家的延续呢。当然了,贾珍、贾琏、贾蓉这些酒色之徒,乱.伦之辈更不会关心他了,巴不得宝玉和他们一起玩耍。
因此偌大的贾府和众多的贾家人根本没有人去点醒宝玉,然而这个重要的事情却由一个外人或者丫环拆穿了。她是谁呢?
4,袭人

袭人和平儿几乎可以相提并论,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头等丫头,几乎能处理也帮忙王熙凤处理了整个贾府来来往往、里里外外所有的大事小事。平儿几乎等同于姑娘们的地位,而宝玉的头等丫头就是袭人,她的地位和能力与身份完全匹配,只不过与耿直的平儿相比,袭人多点心眼儿。当在王夫人面前献计媚好时,点醒宝玉成长环境的重责就被袭人说了出来。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袭人对王夫人说;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与其是表姊妹,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俗话说“无事常思有事”,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以二爷的脾气,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生也不如。

王夫人听后,感念袭人的周到,忙扶起袭人叫到“我的儿”亏你仔细。自此王夫人开始意识到宝玉所处环境的险恶,须得想出法子拜托这些姊妹。其实在《红楼梦》前一回袭人和史湘云已经把宝玉整日处在女人堆里的话点明了。贾雨村拜访贾政,要见一见公子,此时宝玉正在宝钗处和袭人史湘云玩呢,突然传话过来,说老爷找他会客,宝玉厌弃,不想去。结果史湘云和袭人就讥笑了他一回。
5,宝玉含羞
原话是这样;自然你能会宾客,老爷才让你去的。宝玉道;
哪里是老爷,都是贾雨村要请我去见他,史湘云和袭人笑道;还是这性性请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验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多个朋友,没见你成天只在我们(女人)对里搅什么!

袭人赶忙说道;快别说这些了,上次宝钗姑娘也说过一回,他(宝玉)不管人家脸上过不过得去,脸色羞得通红,径直地拿脚走了。事后他反倒对人家说;林姑娘从来不对我说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我也早和她(林黛玉)生分了。史湘云见袭人如此说,暗暗又和袭人又附和了一句“原来这些都是混账话呀!”
袭人点醒宝玉之后,羞得宝玉只得去见老爷和贾雨村了。袭人也成了宝玉成长的见证者,算得上是第一个点醒宝玉在女人堆里混是没出息的表现。同时表面上也表现出了对小主人恨铁不成钢的可惜,内心里也自然想着让宝玉脱离众姊妹,然后快到她的“碗里来”!

众人读红楼,见解各不同,关于宝玉人生的毁誉,大家畅所欲言,评论区里见仁见智吧。
读红楼,就从原著开始,传播国学经典“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涨姿势做学问,四大名著来了,不到一百块钱,就可领略东方文化的精髓。
1条评分金币+16
zhdf 金币 +1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1-0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zhdf

UID: 547953

精华: 3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763
金币
5782
道行
5000
原创
0
奖券
6219
斑龄
139
道券
299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6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03
贾政最具有正能量,是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442
金币
31293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1-07
在《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作品中,宝玉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塑造受到了许多角色的影响。关于谁第一个点醒宝玉“混在女人堆里没出息”的问题,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袭人是第一个明确指出这一点的角色。

袭人对宝玉的点醒
在《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袭人向王夫人表达了对宝玉成长环境的担忧。她提到宝玉和府中的姑娘们日夜相处,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宝玉的成长,并且提醒王夫人要注意这个问题。袭人的话语实际上是在暗示宝玉长期生活在女性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他缺乏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和社会能力。

具体对话
在另一处情节中,袭人和史湘云直接对宝玉进行了劝诫。她们告诉宝玉,作为一个男孩子,应该多接触社会,了解仕途经济的知识,而不是整天待在女性群体中。这段对话使得宝玉感到羞愧,最终促使他去见贾政和贾雨村。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贾政和贾母在宝玉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根据《红楼梦》文本及相关分析,袭人是第一个明确点醒宝玉“混在女人堆里没出息”的人。她的劝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性角色期待的传统观念,即男性应当具备阳刚之气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沉浸在女性化的环境中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