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卖掉公司后,他搬进700m2老房独处的相关信息:
他想造一处空间,专门“独处”,把自己收藏的物件、喜爱的东西放进去,喝一口安稳的茶。
他寻到市中心一栋小而美的老洋楼,亲手设计、改造,营造出一个“当代海派”的空间,有东西方设计元素的碰撞。
今年9月,他带着近50件藏品搬了进去,平时太太也爱来这“做客”。
一见钟情的老洋房外立面,办公室工作节奏很快,自己可以慢慢地喝茶的状态已经没有了。
于是,他开始找房子。黄浦区、苏州河沿岸、外滩都看过,当时来到这,看到一块非常大的草坪,然后一棵很大的香樟树,再出现这样一栋小而美的上海的老建筑,像你看到一个很喜欢的男生或者女生,一眼心动。
房子所在的街道两侧种满了法国梧桐,骑着自行车就能感受到上海的季节变化。
他希望空间上有一些起伏,先压低再放高,通过旋转楼梯把两层串联。
旋转楼梯内部为钢结构,为了看上去不那么笨重,同时延续上海老房子里的木结构楼梯,他就用黑色橡木包裹楼梯扶手、踏步,镂空铁艺栏杆装饰。
最后,有了这座钢结构木制铁艺的旋转楼梯。另外,把楼梯位置改到房屋中心,重新分割室内布局。
空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回字”动线,被分割成一间间,渐渐打开,朋友来了以为这里至少有200㎡。
一层功能相对开放,二层相对私密。正门进来,左边是一个大茶台区域,右边是餐厅,方便和朋友们聚会;随着旋转楼梯上到二楼,会看到吧台、小茶台和书房,多是自己独处的空间。
他之前设计的很多项目,包括他自己家、工作室,相对还是比较浮夸的,然后里面东西多是多得连路也不能走。但这个空间在色调、软装上都比较克制,主要是黑白红的大色调,使用莱姆石、黑檀木等偏自然系、温润质感的材料。
空间里最“跳”的是两个红色的钢琴烤漆门,是故宫的朱砂红,夜晚看红里带一点紫调,有点像日落的色调。
地面使用苏州御窑的金砖,随着时间表面的凹浆会变化,是很美的自然质感。
他希望这个空间传递出来最重要的感觉就是安静,一下子沉下来,特意把空间做“暗”一些。暗了后,你的视线会往室外自然的地方去看。
透过一些小窗、墙体上的开洞,框出一些景,主角是室内的艺术品,和窗外的自然。
他是一位特别怀旧的人,很多东西都不会扔掉的,包括朋友圈和微博也不会删,昨天还在看自己2013年的朋友圈,觉得很傻,但也不删。
一楼意大利纸艺术家Daniele Papuli用纸头做的花器。
这个空间现在有三、五十件收藏品,东方的、西方的、老的、新的家具,茶道具、灯具、雕塑、艺术装置,还有他自己设计的桌椅……藏品更多是跟生活相关,一定要拿来用。
一楼壁龛上摆放的这件鱼的动态玻璃装置,是专门请他定做的。中国人很喜欢鱼,也讨个“年年有余”的口彩。
二楼小茶台上是艺术家辻和美的玻璃套组杯,她用可回收的玻璃材料,处理后做成大海的深蓝色,在阳光下玲珑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