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8阅读
  • 2回复

[疾病预防]医生告诫:最能加重心衰的行为,不是跑步!而是频繁的去做这几事[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8867
金币
15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00
斑龄
194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3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10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5) —

很多人一听说自己“心衰”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少跑点、少动点,生怕一动就心跳加速、喘不上气。
但真正让心衰反复、病情越来越重的,不是你偶尔走快几步、爬两级台阶,而是你生活中一些看似“安静”的行为,频繁去做,却一点点把心脏“耗干了”。
跑步只是表面上累,真伤心脏的,是那些你压根没放在心上的小动作、小习惯,到底是哪几件事,成了心衰患者最大的“慢性炸弹”?

总爱屏着气、提着劲
你可能没发现,自己日常生活中会频繁屏气,比如用力搬东西、蹲着起身、弯腰抱孩子、甚至解大便时憋气不出声……这种“看似正常”的小动作,其实对心衰患者特别不友好。
人在屏气的时候,膈肌会下降、胸腔压力升高,而腹腔压力也跟着升高。
一两秒没事,时间一长,心脏就像被捏住了出口,供血瞬间掉下来,正常人可能只会脸红气短,但对心衰的人来说,就是心肌一瞬间缺血,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室性颤动。
很多人以为只有大运动量才对心脏有负担,结果天天屏着气搬煤气罐、拉菜篮子、做仰卧起坐,身体表面没出汗,其实心脏早就被“捂伤”了。

有一位曾在装卸站工作多年的患者,患心衰后仍坚持自己搬煤球、抬桶装水,不愿麻烦家人。
有天早上提水时突然晕厥在厨房,送医发现心律陷入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都救不回左心室功能。
所以,别再以为心衰就要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能“提劲儿做”,你一提气屏息,心脏就像被关在密不透风的屋里,憋得发紫都没人知道。
真正保心的,是动作平缓,气顺着走,不憋着、不撑着、不硬挺着去干那些自己身体已经承担不了的活。

反复憋尿
这个行为,十个人里有八个做过,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不舍得起夜、不愿下床、不爱走厕所,结果越是这样,越容易让心衰的火越烧越旺。
憋尿表面上看是膀胱的事,但对心衰患者来说,它是典型的“隐藏型急性负荷”,一不注意,心脏就被压进死角了。
人在憋尿时,交感神经会被过度激活,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心率上升,血压突然升高,而膀胱的压力会通过腹腔直接传导到下腔静脉,再进一步传到右心房,造成心脏的前负荷上升。
这种状态下,心脏就像一个本就快撑破的气球,被人突然又打进一股气,它没有时间调节,也没能力排解,最终可能直接诱发肺水肿或者心衰加重。

人在排尿那一刻,迷走神经骤然兴奋,血压会陡降,而心衰本身就是低灌注疾病,这一下子就可能让脑供血中断,甚至发生猝倒,很多心衰患者并不是跑步累倒的,而是在厕所里失去意识的。
曾经有一位长年在工厂工作、作息规律却不愿夜间起床的患者,自述为减少起夜,经常睡前减少水摄入,但即使膀胱胀痛也坚持憋着。
有天凌晨如厕后倒地不起,家人送医时已陷入意识模糊状态,经判断为“排尿相关型心源性晕厥”。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最稳的方式就是有尿就解、按点排空、别逼身体硬撑,一个稳定的排尿节律,能帮心脏保持最舒服的血容量状态,不至于忽上忽下,把原本脆弱的循环系统“抻断”。

每天频繁起身翻身
说起来谁也没想到,躺着翻个身、坐下起个身,这种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也能加重心衰,可问题就出在“频繁”二字上。
很多心衰患者白天坐不住,晚上睡不好,总是翻来覆去,或者一起身就觉得头晕眼花,其实这不是别的,就是心脏一时“供不上电”了。
每次翻身或者起身的时候,体位会发生快速变化,血液会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区域集中流向另一个区域,比如从下肢向头部回流,或者从腹部内脏突然回心。
对一个心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身体能瞬间调节,但对心衰的人,这种调节机制是迟钝甚至失灵的。

原本就跳得慢、泵得少的心脏,被突如其来的“血流洪水”一冲,要么就是顶不住,要么就是节律乱了。
有一位患者,平时总爱自己照顾自己,哪怕身体虚也不愿让人帮忙。
晚上起来上厕所,一晚上能起三四次,白天坐不住,总想着站起来活动,结果某天起身后突然头晕摔倒,急诊发现心房颤动、心率150,血压低得测不出来。
这就说明,心衰患者需要的不是“动得多”,而是“动得稳”,你不是不能翻身起身,但频繁地、无规律地起身躺下,会让心脏反应不过来,它不是不想帮你调节,是它真的太累了。
你一会儿让它收缩、一会儿让它放松,还没缓过来又得泵血,时间久了,心衰就从代偿状态变成失代偿,连维持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

总爱低头摆弄手指
人在低头的时候,颈部前侧的动脉就会受到压迫,尤其是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这两条血管关系着大脑和心脏的血液流通。
正常人血管弹性足,低头影响不大,但心衰患者原本循环功能就差,一低头血流受阻,心脏就得“加压”去供血,结果就像你家水龙头被压了一下,水泵得更用力,心脏这台泵就被逼得“加班加点”。
更别说心衰本身就会引起颈部静脉压升高,一低头,静脉回流受阻更严重,心脏里头的前负荷加大,本来就跳得费劲了,现在负担更重,时间一长,心功能就会进一步下滑。

有一位曾做过雕刻工作的患者,在退休后常喜欢摆弄木雕,小半天都低着头,不觉得累,但后背总觉得涨,晚上睡觉胸闷加重。
经过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心衰指标升高,判定是长期低头+局部静脉压升高诱发的慢性心功能失代偿。
低头看似安静,但它的可怕在于“沉默”伤害,心衰患者最怕的不是剧烈运动,而是这种长期无意识增加心脏负担的动作。

哪怕你觉得没出汗、没喘气,但心脏那点储备被你一点点消耗,等到哪天真的需要它“顶一下”的时候,它却已经累瘫了。
心衰不是光靠“静养”能稳住的,它更怕的,是你看上去没动,其实心脏在拼命忍受高压的那种状态。
别再把跑步当成唯一的“坏蛋”,真正的元凶,常常藏在你每一天最习惯、最常见、最不当回事的小动作里。

1条评分金币+19
xian209 金币 +19 - 04-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7013
金币
106094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53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4
,以下行为比跑步更能加重心力衰竭,需特别注意:

一、长期熬夜与作息紊乱
熬夜会显著增加心血管负担,心脏在夜间22:00-凌晨2:00的修复期若得不到休息,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数据显示,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45%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2108
金币
70238
道行
1980
原创
2377
奖券
2521
斑龄
32
道券
9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2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04
您提到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安静”的行为,实际上对心衰患者来说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炸弹”。以下是对这些行为的总结和解释:

1. 总爱屏着气、提着劲:
   - 屏气时膈肌下降,胸腔和腹腔压力升高,影响心脏供血,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室性颤动。
   - 心衰患者应避免用力搬重物、蹲起等需要屏气的动作,以减少心脏负担。

2. 反复憋尿:
   - 憋尿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前负荷。
   - 排尿时迷走神经兴奋,血压陡降,可能导致脑供血中断、晕厥。
   - 心衰患者应避免憋尿,保持规律排尿,以维持稳定的血容量状态。

3. 每天频繁起身翻身:
   - 频繁体位变化导致血液快速流动,影响心脏调节机制。
   - 心衰患者应减少频繁起身翻身,保持稳定体位,避免心脏过度负荷。

4. 总爱低头摆弄手指:
   - 低头压迫颈部动脉,影响大脑和心脏血液流通。
   - 心衰患者循环功能差,低头导致血流受阻,心脏负担加重。
   - 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减轻心脏压力。

总结来说,心衰患者需要避免的不是剧烈运动,而是那些看似无害却长期增加心脏负担的小动作。这些行为可能在不经意间消耗心脏储备,导致心功能进一步下降。心衰患者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避免这些潜在的“慢性炸弹”,以保护心脏健康。

建议心衰患者:
- 保持平稳的生活节奏,避免突然用力或体位变化。
- 及时排尿,避免憋尿导致的血压波动。
- 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压迫颈部血管。
- 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些细节调整,心衰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心脏,延缓病情进展。同时,定期复查、合理用药也是管理心衰的重要环节。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心衰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