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阅读
  • 2回复

[猎奇]绝版《金瓶梅》连环画(值得珍藏)<3 [2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847
金币
60499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0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07






























受题材限制,这套连环画发行量本就少,加上年代久远,多数被回收或损毁,存世量极其有限。如今,在拍卖会或藏家交流会上偶尔现身,都会引发激烈角逐,价格屡创新高。对藏家而言,它不仅是艺术价值高的藏品,更承载着独特文化记忆,串联起人们对传统艺术和经典文学的热爱,是历史与艺术碰撞出的耀眼火花 ,诉说着岁月深处的故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6165
金币
98626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4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6:57
《金瓶梅》连环画的历史背景
《金瓶梅》原著诞生的时代背景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晚期,当时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在思想领域,王阳明把纲常伦理的规范由外在超验的“天理”变成内在主观的“良知”,突出了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能动力。在此基础上,晚明思想家王畿、王艮、李贽、焦竑、何心隐等提出广泛思想解放的要求,他们要求从儒家圣贤偶像和经典权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理学蒙昧主义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恢复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尽管“晚明社会思潮”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封建范畴,也很快夭折,但这一思潮是中国民族在中世纪黑暗中的一度觉醒,深入到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异于往古的思想文化运动。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下,文学领域也兴起了新潮流,《金瓶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作品。

《金瓶梅》原著的文学地位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它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市井人物,对世情的刻画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清初文艺理论家张竹坡称其为第一奇书,清代刘廷玑认为它“深切人情事务”,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它“描写世情,尽其情伪”,毛泽  东也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金瓶梅》连环画的诞生背景
民国时期的创作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曹涵美先生就开始绘画创作《金瓶梅》连环画。最初,这部连环画并未成书,而是分数期刊登在当时的《时代漫画》杂志上。到1942年,由上海国民新闻图书印刷公司分十集成集出版、印刷并发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多元,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呈现形式有了更多的需求,连环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受到大众喜爱,这为《金瓶梅》连环画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当代收藏价值凸显
在当代,绝版的《金瓶梅》连环画在连环画收藏圈堪称稀世珍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用一幅幅细腻的画作将《金瓶梅》这部古典名著生动呈现,不同于文字原著,它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明时的市井万象,从繁华的西门府到热闹的街市,从人物的举手投足到微妙神情,都刻画得入木三分。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收藏市场的发展,《金瓶梅》连环画的价值愈发凸显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847
金币
60499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0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12
绝版《金瓶梅》连环画,  
岁月沉淀墨香华。  
笔下人物栩栩生,  
细腻勾勒世间情。  

市井百态绘其中,  
爱恨情仇跃纸上。  
虽是旧纸泛黄页,  
却藏智慧与时光。  

珍藏此书传后世,  
艺术光辉永不灭。  
一卷在手品古今,  
心中自有天地阔。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