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莫高窟的惊人秘密
历史起源与修建秘密
始建传说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这一充满神话色彩的起源传说,为莫高窟增添了神秘的宗教氛围。
朝代更迭中的修建
随后历经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断扩大修建,元代以后莫高窟渐渐衰败而被废弃。不同朝代的工匠们在莫高窟留下了他们的作品,使得莫高窟成为了一本艺术的编年史,汇聚了不同时期的画风、造型和文化。
艺术创作秘密
画师群体
创造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僧官,有一定社会地位,但数量不多;画僧,既是僧侣又会作画,人数较僧官略多;纯粹的画工,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和起居,完工后便消失不见。众多画工耗尽毕生精力参与绘制工程,为后世留下了辉煌的丝路文明影像。
工艺失传
莫高窟壁画的工艺早已失传,至今再也无人能画出盛唐时期那种奢华极致的美感。唐代到宋代画风有明显改变,越往后越显浮躁,如今的画工与当时相比差距巨大,即便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临摹大作,也和真正的壁画有着很大差距。
洞窟结构与供养人秘密
开凿结构
仔细观察每一个石窟,会发现其开凿结构大都相同,有前甬道和后洞窟。在每一个甬道两侧的墙壁上都有人物绘画,他们就是供养人,即出钱开凿这个洞窟的人。这表明莫高窟其实是民间自发进行开凿的产物,是各朝代达官显贵们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壁画覆盖现象
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凿以来,直到元代才停工,历经多个朝代,可开凿洞窟的地方有限,以至于后人会在前人的洞窟内覆盖或者铲掉原先的壁画,重新绘制。我们现在看到的壁画是不同历史时期叠加的结果。
文化形象秘密
特殊造型佛像
莫高窟中有一尊和普通弥勒佛造型完全不同的佛像,两腿下垂呈倚坐之势,双目俯视,一手上扬,一手平伸,体形饱满圆润,气度庄重神圣,仔细端详会觉得有一种母仪天下的感觉,完全就是武则天的化身。
孙悟空原型
莫高窟壁画中长相似猴的人被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型——石磐陀。他曾经是一个杀人越货的强盗,经过唐僧的教化迷途知返,成为了唐僧的第一个弟子,并且帮助唐僧成功穿越荒漠躲避官府的通缉。
藏经洞秘密
莫高窟第17号洞窟是著名的藏经洞。清末,云游道士王圆箓发现墙壁裂缝后,里面藏着五万卷经书,从《金刚经》到各种生活指南、星象占卜图等,宛如一个古代版生存狂囤货现场。然而,此后英国探险者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美国人华尔纳等先后对藏经洞文物进行掠夺,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损失。如今,敦煌研究院对王圆箓的道士塔进行了保护加固,流失海外的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回归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