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悲伤的清单:七个国家的中国文物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以下介绍七个藏有大量中国文物的国家情况:
英国
大英博物馆
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中国厅和印度厅共用一个大厅。中国厅展品从西周到明清应有尽有,先秦青铜器占整整一排。比较特别的是,西藏藏品单独标注且摆在印度厅一侧。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曾藏有的清玛瑙碗、清玉香炉已被盗。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藏有明狮形脊兽。
法国
枫丹白露宫
收藏有大量中国文物,主要来自对圆明园的洗劫,其中大量文物遭到破坏性改造,珍贵的敦煌文物达10000多件,其余无计。
法国军事博物馆
藏有乾隆大阅甲胄。
日本
正仓院
收藏有宝物9000余件,多数为中国盛唐时期传承至日本的文物,如唐木画紫檀琵琶、唐琵琶袋、唐四弦四柱紫檀木画槽琵琶等。
京都泉屋博古馆
藏有商晚期猛虎食人卣。 据中国政府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被抢中国文物多得无法估计,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字就有360万件。
德国
流落于德国的文物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以及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不过收藏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几百幅壁画损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余幅壁画全部化为灰烬,近300尊塑像毁坏了一半。馆内收藏了从殷商到明清的青铜器、绘画和雕刻作品,不仅有来自圆明园和故宫里的中国明清时期文物,而且还有更为珍贵的敦煌遗书1.2万件,该书藏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本土,并有中国各个时期的陶瓷珍品近5000件,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概貌。
加拿大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长称该馆中国藏品有3.5万件,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国博物馆也没有其藏品丰富。这些中国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于1909年至1934年之间,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后,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集中国文物,前后历时6年,共发掘10余座大型木椁墓,出土文物多达1万多件,其中仅东周王室珍宝就有数千件。
美国
美国的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以收藏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其亚洲艺术部以中国的各类文物最为丰富,共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中国文物陈列室分为雕刻、绘画、铜器、陶瓷器等。美国的中国文物与其他国家不同,有部分是战争时期传教士以及走私贩或者战后通过境外走私非法所得。
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流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伤痛,也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重视文物保护和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