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阅读
  • 1回复

[水浒]为什么宋江脑子里想的全是招安?[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469
金币
118567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7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5) —


以前看《水浒传》,觉得宋江就是神经病。好好的梁山山大王不做,偏要去投降朝廷。最后被朝廷当枪使,害得不少好汉惨死,自己也没落得好下场,一杯毒酒就归了西,死前还把李逵给拉上垫背。
那么,宋江为什么一心要招安呢?真的是山东人对编制有执念吗?其实宋江也有他的难处。梁山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王伦时期、晁盖时期和宋江时期。这三个时期虽说都叫梁山,但性质截然不同。
王伦时期,虽说占据了水泊梁山,但实际上人并不多。一开始连他在内也就4个头领,另外三个是杜迁、宋万和朱贵,兵卒也就七八百人,这充其量就是个山寨的规模。像武松、鲁智深、杨志所在的二龙山,人马数量也差不多如此。养活这些人并不难,甚至不用打家劫舍,光靠柴大官人的资助就能维持生计。


晁盖抢了生辰纲,取代王伦之后,头领数量增多,钱财也更充裕,人马扩充到了三五千。此时梁山的性质已不再是普通的山寨强盗土匪,至少具备了当时一个州府的实力。等到江州劫法场之后,梁山人马至少有一两万了,所以才有底气跟祝家庄叫板。
一打祝家庄时,直接出动了6000人马,打高唐州是8000人马,打曾头市是5000人马。到了宋江时期,人马就更多了。高俅讨伐梁山的时候,调用了10个节度使,每个节度使出兵1万,再加上15000的精英水军和15000的精英陆军,总共13万大军。
这表明此时的梁山人马至少在10万以上。所以在这一时期,梁山已不再是什么好汉聚义,而是已经成为能够威胁朝廷的存在了。正因如此,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并列为四大反贼。最后一回,宋徽宗也提到,宋江、卢俊义破大辽、收方腊,掌握了10万兵权。所以,后期梁山人马至少 10万之数甚至更多,不然也无法打赢方腊。


如果对应到现实,10万兵马是什么概念呢?三国后期蜀汉军队有102000人,人口是94万,也就是说差不多9个人养一个兵,即便如此,百姓负担都极为沉重。宋江要维持10万大军,单靠抢劫远远不够。况且抢劫是一次性买卖,抢完之后,没被抢的人也都跑了。所以,至少得像方腊那样,拥有八州之地才行。也就是说,等到梁山108好汉排座次的时候,摆在宋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像方腊一样彻底扯旗造反,要么接受招安,谋个一官半职。


扯旗造反行不行呢?可以,但难度很大。先不说当时宋朝实力如何,梁山108好汉当中,除了李逵、鲁智深、武松、阮氏兄弟、刘唐、张顺等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彻底走上造反这条路呢?别的不说,天罡星前十当中,宋江、卢俊义、关胜、呼延灼、柴进大概率是不愿意做反贼的;林冲、吴用、秦明、花荣则是小概率不愿做反贼。林冲虽然痛恨朝廷,但他性格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本就不是做反贼的料。说不定在形势不利的时候,他会再次火并宋江,投降朝廷。所以宋江这个头领也不好当,他既不懂兵法,又没有高强武力,凭什么能坐上第一把交椅呢?因此他提出了接受招安、谋个官职的战略方针,这干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招安的,所以反对招安的自始至终就那么几个人,比如李逵、武松、鲁智深等等。
因此,宋江一心招安,除了他自己心中的执念之外,也是由于难以维持梁山这么庞大的局面,需要大量的金钱,确实也是迫不得已!毕竟没钱,是没有人愿意跟着你混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469
金币
118567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4
宋江为何执着于招安
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行为和决策一直是读者和研究者讨论的焦点。其中,他为何如此执着于招安,而不是选择其他道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得出的几个主要原因:

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
宋江从小受到忠君思想的教育,这种思想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一直以忠义形象立身,最大的理想是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名臣。因此,招安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他内心深处忠君爱国理念的体现。

实力和群众基础不足
尽管梁山拥有众多好汉,但他们的实力并不足以支撑一场成功的造反。梁山好汉大多只擅长武艺,缺乏团结基层民众的能力。如果不招安,很可能被朝廷派军镇压。此外,梁山的成分复杂,招安可以使许多人得到好归宿,这也是宋江选择招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山内部的利益诉求
梁山的一百零八好汉中,除了少数正派人士,大部分人的背景较为复杂。招安为朝廷做事后,这些人可以加封官职,得到一个好归宿。实际上,梁山的官员、庄园主以及部分被骗上山的人都是希望招安的,他们的利益促使宋江采取这一行动。

宋江的个人野心和面子问题
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显示出他的野心很大,但他也非常痛恨现实。同时,他在法场上被黄文炳破口大骂“天生的贼骨头”,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使他更加渴望通过招安来洗刷自己的污名。

实力不允许直接造反
虽然梁山上有众多好汉,但直接起义造反并建立自己的国家并非易事。宋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选择了更为现实的出路——招安。

综上所述,宋江之所以执着于招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个人信仰、梁山的实力和内部结构、以及他对未来的现实考量,都促使他做出了这一决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