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4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世界著名摄影师镜头里,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太珍贵了 [1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413
金币
9985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16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8)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04-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819
金币
281674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3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6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风貌的细腻描绘

  上述图片带我们穿越回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时代。每一张图片都定格了一个瞬间,汇聚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记忆。

  一、日常生活与社会风貌

  从马路上熙熙攘攘的骑自行车人群,到大学宿舍里青春洋溢的学生,再到繁忙的百货商场和精工表商店,这些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消费习惯。出租车作为新兴的高收入职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街头的维吾尔人、卖太阳镜的摊贩、时尚女性以及戴着防尘口罩的清洁工,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多元而丰富的社会画卷。

  二、公共生活与社交场景

  公共电话亭前排队的人们,三里屯使馆区的悠闲氛围,以及校园里跑步的小学生和天安门广场上堆雪人的年轻人,都体现了当时人们简单而充实的公共生活。颐和园内情侣的拥抱和长城上拍结婚照的新人,则传递出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

  三、城市特色与地域风情

  哈尔滨的地下防空洞被改造成舞蹈中心和夜总会,展示了北方城市的独特魅力。杭州火车站外等候的旅客、西湖边的情侣以及大运河旁的祖孙拍照,则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浪漫。内蒙的草原牧马人、呼和浩特的年轻朋友以及路边的果蔬摊,又让人领略到了边疆地区的辽阔与风情。

  四、工作与职业

  图片中的交警岗亭、塑料厂女工、中学语文课以及农民骑自行车运鹅到市场的场景,都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状态。包头钢铁厂的海报、奶牛场的管理人员以及青岛的海滨度假村和杂货市场,也展现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五、文化与娱乐

  当时的电影海报、茶馆里的人群以及国庆节拥挤的场景,都体现了当时人们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上海电视机厂的组装线、集装箱港口的工人以及西餐馆收银台前的顾客,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气象。穿着短裙的女孩和群众在体育场内购买股票的画面,又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时尚与变革的气息。

  六、总结与感慨

  这些图片不仅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更传递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时代,人们怀揣着梦想和热情,勇敢地追求着美好的未来。如今看来,这些画面虽然有些模糊,但却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就像韭菜一样,虽然岁月已经割去了一茬又一茬,但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4-1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934
金币
270535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16
以下是记录上世纪80年代中国珍贵画面的世界著名摄影师及其作品:

摄影师姓名    国籍    描述
Alain Le Garsmeur    法国    捕捉了80年代中国社会的多样面貌,包括大学宿舍的学生、百货商场、街头的维吾尔人等。
Yann Layma    法国    记录了80年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如北京颐和园热恋的男女、大同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上的乘客等。


Jamie Fouss    不详    捕捉了80年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场景,如三里屯使馆区、北京香山的缆车上坐着的小伙等。
这些摄影师的作品不仅记录了80年代中国的社会风貌,也成为了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视觉资料。

80年代中国城市风貌变迁
穿着风格的变化
从朴素单一到时尚多元:80年代初,人们的穿着十分朴素,像沈阳等地,除了中山装,就是的确良,风格统一且单一。但随着时代发展,西装渐渐进入大城市,墨镜、喇叭裤、手风琴也渐渐流行开来,年轻人的穿着开始有了时尚感。例如上海街头,年轻人也开始追求时髦的穿着,80年代上海的小两口穿着的羽绒服在当时就相当时髦。


反映社会思想的开放:穿着风格的改变不仅仅是服饰的变化,更反映了社会思想的逐渐开放。人们开始接受并追求新的时尚元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着装模式,体现了对个性和美的追求。
城市建设与环境


建筑与周边环境:80年代城市建筑风格相对朴素,像太原的街道两侧多是两到三层的楼房。部分城市著名景点周边还没有大量高楼大厦,如1983年的沈阳故宫,周围视野开阔;80年代的上海外滩,也没有如今这么多摩天大楼。
公共空间与设施:城市的公共空间和设施在不断发展。例如北京街边树底下摆着一圈花盆,增添了城市的美观;上海的外白渡桥上,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穿梭,人们在路边耐心等车,城市交通设施逐步完善。


商业与消费
商业形态:80年代全国没有大超市,只有国营商店,装修风格比较朴素。但城市的商业街开始展现出活力,如广州的商业街处于时尚前沿,街道两侧招牌琳琅满目,充满希望。
消费内容:消费内容逐渐丰富,城里人开始能喝上可乐饮料,一些城市的商场里商品也逐渐增多。例如上海南京西路与西藏路交汇处的新世界商场,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文化与娱乐
文化场所:城市中的文化场所开始活跃起来。如1986年上海的一家电影院门口,贴着各种各样的电影海报,吸引着众多观众;南京大学宿舍楼顶是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结构,充满文化气息。


文化活动:人们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工厂工人在休息期间跳80年代的广场舞,上海的少年宫有统一着装的舞蹈班排练、孩子们在乒乓球桌旁活动,展现出蓬勃的文化氛围3。
旅游与出行
旅游发展:80年代旅游还未流行,全国各大景区游客稀少,没有黄金周的概念。但一些著名景点已经有不少游客,如1983年南京中山陵前就相当热闹。
出行方式:当时中国还没有高铁,很多地方连绿皮火车也没有,人们出行多乘坐长途客车。城市中自行车是主要的出行工具,像青岛在80年代就出现了自行车堵车的景象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4-1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