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2年前偷 拍照片看如今孩子抑郁倾向原因
42年前孩子的生活状态
42年前即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学业不像现在这般繁重,也没有五花八门的补习班。课余生活十分丰富,课间十分钟里,不管男孩女孩都会玩花式跳绳、丢沙包、玩单双杠、弹珠、跳房子、扇画片等游戏,老师们通常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一般不会干预。上下学路上,孩子们可以结伴而行,自由玩耍,不用担心被车撞、被人拐走。回家后,他们能很快写完作业,剩余时间可以下河摸鱼、捉泥鳅、钓龙虾、爬树摘果子等。孩子们虽然活动范围可能局限于村子,但自由空间大,心情不好时可以看看山水、听听鸟叫调节心情。
六一儿童节时,老师不太管束,文娱委员自发喊人排练节目,孩子们坐在礼堂里,边吃冰棍和果冻边欣赏表演。当时,孩子们吃的饭菜是父母早上准备好、中午在食堂加热的,食材父母都有经手,不用担心不健康问题。如果要去赶集或外婆家,爸爸会用单车带着孩子慢慢前行,孩子能享受和爸爸相处的温馨时光,还能听虫鸣鸟叫。夏天傍晚,一家人会到屋外来纳凉、吃饭、和邻居聊天。放学后,孩子们完成少量作业就可以呼朋唤友玩游戏,街道上车少,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自由奔跑。
如今孩子的生活状态
现代社会节奏快,每个人压力增大,孩子也不例外。如今孩子课余时间很少,除了写作业,还有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以及线上课程。即使能出去玩,也不能肆意奔跑,要在安全区域活动,并且现在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精细化,限制很多,比如这里有细菌不能玩、那里太危险不能去等。孩子心情不好时,很多只能在家玩手机,但手机带来的只是虚幻的多巴胺分泌,越玩越空虚,身心都不自由。
现在很多父母因为自己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跨越阶层的,所以对孩子期望很高,从小就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希望孩子超过自己现有的成就。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 - 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相当于每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
对比得出的孩子抑郁倾向原因
活动与自由方面
42年前孩子有广阔的自由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能在自然中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获得真正的快乐。而如今孩子活动空间受限,缺乏亲近自然和自由玩耍的机会,导致身心压抑,容易产生抑郁倾向。
学业与压力方面
过去学业负担轻,父母对孩子成绩关注度低,孩子学习压力小。现在学业竞争激烈,父母期望高,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心理负担过重,增加了抑郁的风险。
社交与陪伴方面
以前孩子上下学结伴、课余成群玩耍,社交互动多,能获得情感支持。现在孩子更多时间在学习和参加培训,社交时间少,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易感到孤独,从而引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