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是否为高血压“引火线”及需少碰的三类食物分析
大枣与高血压的关系
对于大枣是否是高血压的“引火线”,不同的研究和观点存在一定差异。
可能带来血压升高风险
大枣口感甜,糖分含量较高,一颗普通大枣的糖分含量能达到70%-80%。大量摄入高糖分食物,对高血压患者有两大威胁:一是长期高糖饮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致使血管硬化,加重高血压病情,且高血压患者吃枣让血糖迅速升高,会使血压更难以把控;二是大枣里的高糖分很可能加剧身体的锁水机制,进一步加大血压调控的难度。所以高血压患者过量食用大枣存在让血压升高的隐患,每天摄入的糖分总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而一颗大枣可能就占去一半份额1。
有助于平稳血压
也有观点认为吃大枣不会造成血压升高,反而有一定益处。大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蛋白质、钾、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能为机体补充热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其中的钾元素有一定降低血压的功效,且含有大量芦丁,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有一定防治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病人能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不过建议每天食用量不要超过6个,同时不能吃精加工的糖枣,因其含糖量高,可能造成血压上升235。
若想血压平稳需少碰的三类食物
咸菜
很多人认为咸菜只是佐餐小菜,但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它可能是让血压升高的幕后黑手。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盐量应不超过5克,而一小碟咸菜含盐量或许就超5克,且这种隐形盐常被忽视。盐分里的钠元素会引发血管收缩,促使血容量增加,直接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摄入过量盐分,血压波动更明显,甚至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此外,有些咸菜腌制时间长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对心血管系统不友好。若想吃咸菜,建议挑低盐版,并尽量搭配新鲜蔬菜一起吃,以减少盐分摄入1。
酒
有人认为喝一点红酒没事,酒精能扩张血管,但事实并非如此。酒精对血管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几小时后血压反而会反弹,变得更难控制。长期饮酒会破坏血管的弹性,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对于本就容易出现血管问题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时,酒精会让心脏跳动加快,加重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负担,而且很多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酒精可能干扰药物代谢,甚至引发药物副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最好彻底戒酒1。
加工食品
超市里包装精致的加工食品,像火腿肠、午餐肉、薯片,哪怕是一些低脂零食,常是高血压患者的隐形杀手。这些加工食品危害主要体现在高盐和高脂两方面。一包薯片可能就含有5克以上的盐,且这些隐形盐易被忽略;加工食品里常用的反式脂肪,会加速血管硬化,损害血管弹性,进而加重高血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