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非洲发现的矮人族——俾格米人
发现概况
1865年,一位探险家在非洲刚果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里,与一个原始部落不期而遇,同时一位植物学家也来到非洲中部探寻,他们都发现这个部落的人身材十分矮小,部落中的成年人身高大多集中在1.2米到1.3米之间,体重不超过50公斤,仿佛让人置身于《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这个部落的人被称作俾格米人,后来俾格米人也泛指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米的人种。
体貌特征
俾格米人与黑色人种外貌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拥有厚厚的嘴唇且微微外翻,鼻子扁平,棕黑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泽,衬得牙齿格外洁白,体毛旺盛,头发蜷曲如波浪。但也有不同,他们大多身材精瘦,脑袋在全身比例中显得格外硕大,还有高高隆起的肚子,肚脐眼处凸起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疙瘩1。
生活方式
居住
俾格米人一直过着四处迁徙的生活,为了方便搬家,他们的房屋建造得非常简单。会将藤条编制成半圆形的窝棚,铺上芭蕉叶或棕榈叶来遮风避雨,再在底部铺上兽皮和干草作为床铺。一般一个部落由好几十个家庭组成,人数大概在200 - 300人之间。
饮食
男人们手持简陋却锋利的工具,潜入丛林深处打猎,除了大象这样的大型猎物外,还善于捕捉蛇、鱼和白蚁等小型动物;女人们留在部落里,从茂密的灌木丛中采集野果、块茎,或是捕捉小巧的昆虫。他们还喜欢吃白蚁,会在下雨前闷热时或故意在洞口生火将白蚁熏出进行捕捉。
信仰与习俗
他们无比崇敬森林,视森林为生身父母,自称森林之子,不允许任何人砍伐正在生长着的树。曾经有西方探险队随意砍伐树木安营扎寨,遭到了俾格米人的暴力驱逐。他们还保留着财产集体制,没有私人财产,由最聪明或者最年长的人成为族长负责分配食物,其余族人平等。此外,女人们喜欢用鲜艳颜色在脸上绘制不规则图案,认为有驱邪避难、带来吉祥美好的作用。
娱乐
晚上享用完劳动成果,俾格米人会围坐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奏响属于自己部落的音乐。妇女劳作时会哼唱只有自己听得懂的歌曲,声调忽高忽低,表达情感,哼到尽兴还会跳舞,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并且他们点篝火采用自然枯萎的树枝、树叶,而不砍伐树木作为燃料。
婚姻生育
俾格米人信奉一夫一妻制,且一辈子都没有离婚的概念。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他们在八九岁时就发育成熟,不得不考虑结婚生子的事情,有着早婚早育的传统。当爱情开花结果,新郎要攀爬到四十米高的大树上采集蜂蜜作为彩礼,新娘则会穿上由干草编织的草裙,等待情郎。
现状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俾格米人的智商相对较低,经常会被人欺辱霸凌,以至于数量急剧减少,几乎已经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