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nium Architecture:Irving Penn的动物头骨摄影
作品名称:Cranium Architecture
拍摄时间:1986年
拍摄地点:布拉格国家博物馆
摄影师:Irving Penn
作品简介:
1986年,著名摄影师Irving Penn为布拉格国家博物馆拍摄了一组动物头骨系列作品,名为《Cranium Architecture》。整个系列共拍摄了28个不同动物的头骨,最后摄影师挑出了其中的21幅发表。这些动物包括狗、赤狐、河马、狍、斑鬣狗、疣猪、岩羚羊、貘、野猪、骆驼、长颈鹿、北极熊、棕熊、赤鹿、豹猫、大狒狒、大猩猩、斑马、黑犀牛和狮子。
作品特点:
1. 简洁的背景:Irving Penn将头骨置于简单的白色背景之中,使每个头骨的结构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2. 独特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如正面、侧面和3/4侧面,展示了每个头骨的独特性和相似性。
3. 灵性的呈现:虽然肉体已经被剥离,但通过摄影师的巧妙构图和光影处理,仿佛我们依然能看到每个动物活着时的气质和神态。
作品对比:
与Shelby Hincal根据这个系列自己尝试练习的作品相比,Irving Penn的作品显然不仅仅是对物体本身的拍摄。后者的照片更多地关注骷髅的形态、质感和机理,而Irving Penn则通过某种方式使得被摄体呈现出了某种“灵性”。
灵性的探讨:
这种“灵性”到底是什么?是物体本身具有的?还是人主观赋予的?或者是物体本身具有某种状态,当人具有某种能力时便能感知并描述?
1. 物体本身具有的灵性: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头骨作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确实承载了该动物的某些特征和信息。但这些信息是否能被称为“灵性”则值得商榷。
2. 人主观赋予的灵性: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技巧,将头骨赋予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意义。这种“灵性”更多地反映了摄影师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 感知与描述的能力:当摄影师具备一定的艺术敏感度和技巧时,确实能够捕捉到物体本身的一些微妙特征,并通过摄影语言将其呈现出来。
作品展示:
以下是一些《Cranium Architecture》系列中的作品:
- 大狒狒,布拉格,1986
- 疣猪,布拉格,1986
- 黑犀牛,布拉格,1986
- 大猩猩(雄性),布拉格,1986
- 大猩猩(雌性),布拉格,1986
- 狗,布拉格,1986
- 赤狐,布拉格,1986
- 狮子(正面),布拉格,1986
- 狮子(3/4 侧),布拉格,1986
- 豹猫,布拉格,1986
- 斑鬣狗,布拉格,1986
- 北极熊,布拉格,1986
- 棕熊,布拉格,1986
- 斑马,布拉格,1986
- 赤鹿,布拉格,1986
- 岩羚羊,布拉格,1986
- 貘,布拉格,1986
- 野猪,布拉格,1986
- 骆驼,布拉格,1986
- 长颈鹿,布拉格,1986
- 河马,布拉格,1986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动物头骨的结构美,更通过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技巧,赋予了这些头骨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