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下文科仍有学习的必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进化,网上关于文科专业缩减甚至消失的论调不断,让不少人对文科是否还有学习的必要产生了疑问。但实际上,文科在当下仍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文科的不可替代价值
培养人文素养与能力:文科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生命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例如学习历史可以让人以史为鉴,学习哲学能让人深度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这些素养和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赋予的。
达成学以成人目标:人文学科的目标是“学以成人”,即培养具有完整人格、能为社会服务的人,而不只是培养写作、翻译等技巧。人文学科在理解社会运转规律、协调社会各部门、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可或缺。比如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冲击的全面性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并非只针对文科专业。涉及编程和数据处理等领域的理工科毕业生,同样面临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的风险。所以,过分炒作“AI和文科生抢饭碗”的言论有失偏颇。
文科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文科面临冲击,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大程度是文科教育自身的问题。许多高校文科课程及其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结构性不匹配问题突出,部分大学设置的文科课程不合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升,导致学生觉得所学与现实脱节,毕业后感觉“啥也不会”。同时,一些文科研究陷入庸俗化、低水平重复,也为人所诟病
文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人文学科要保持开放态度,研究变化并加强跨学科融合,以适应新时代需求。未来,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趋势。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推动前沿技术赋能语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适应社会需求
大学专业的调整应基于学校定位、国家及社会的需求进行。文科需要接受转变、拥抱改变,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如复旦大学优化文科,其校长金力表示希望培养有思想、能引领世界和时代、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
对于即将选择文科的高考生,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吴秋翔建议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专业选择,避免盲目跟风;关注新文科专业群,以及人文专业的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文理交叉学科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做好以文科进入大学学习交叉学科的准备。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的背景下,文科依然有学习的必要,关键是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