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阅读
  • 1回复

[居家生活]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可睡觉,也别做这3件事[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40
金币
73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31) —

“医生,我是不是中暑了?头晕、心慌,出汗特别多。”一位52岁的环卫工人站在急诊门口,脸上的表情有些难以言说,像是困惑又像是不安。
他的工作是凌晨四点开始,早上九点收工,天气热了后,为了赶工,他常常不吃早饭,也不太喝水。今早收完垃圾时,他站着站着就眼前发黑,差点栽倒在马路牙子上。
这些年来,跟中暑相关的病例不少,但真正让人感到压力的,并不是中暑本身,而是中暑之后潜藏的问题。在高温天气里,很多人觉得,只要扛得住热、出点汗没什么大不了,可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更严重的陷阱。

有的人不是在太阳下晕倒,而是在家里的空调房里突然意识模糊;有的人不是因为不吃饭出事,而是因为喝水太少、情绪太猛、冷热反复,导致了最难防的一种病——脑血管突然堵住了。
很多人都以为,脑梗这种事,是老年人才要担心的。其实真不一定。现在三四十岁的人也在进医院。
有些人甚至完全没有三高史,也没有心脏病家族史,发作前也没喝酒没熬夜,但就那么一次猛地温度切换,或者一次控制不住的情绪爆发,身体就开始出问题。等到发现时,已经失去说话能力或半边肢体失控。

最容易让人低估的,是冷热交替。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上30度,空调房成了避暑常规装备。很多人从外头一进门,习惯就调成最低温,有些人甚至喜欢直接对着风口吹,图的是那股凉快劲儿来得快、解暑快。
但身体对温差的适应没这么快。高温下毛细血管是扩张的,突然一下子冷风灌进来,血管会快速收缩。
对血压波动敏感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瞬时打击。特别是脑部血管比较脆弱、硬化程度较高的人,血管收缩会让血流速度突然变慢,甚至形成血栓,脑部供血断掉,就是脑梗。

热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时候突然制冷,不只是表皮受到冲击,更是神经系统被打乱了节奏。自律神经要调节温度本来就费劲,现在还得应对外界反复刺激,久而久之,大脑中的调节系统会跟不上,风险自然就高了。
再来说饮水的问题,大多数人其实根本没真正理解口渴和脱水的区别。等到渴了才喝,是非常滞后的反应。
很多时候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人才会有“想喝水”的意识。而轻度脱水,不会让人马上不舒服,却会让血液变浓、流速变慢,血小板更容易聚集。

血液一旦变得粘稠,就是给血管病埋了定时炸弹。特别是大脑这样的高耗氧器官,血流一旦被阻断,后果是成片区域缺血,损伤极难逆转。更麻烦的是,很多人热天不喜欢喝水,偏要喝冷饮、喝含糖饮料,甚至喝茶、咖啡代替水。
这些饮品要么利尿、要么加重肾脏负担,要么让血糖波动更大,都会干扰水分的平衡机制。身体真正需要的是纯净水,是可以直接被吸收的那种液体,而不是带其他成分的饮料。
真正健康的喝水方式,不是等口干了猛灌一杯,而是分散到一天里多次小口喝。只要这一点做不好,哪怕其他再注意,都很难规避风险。

很多人压根不觉得发火、焦虑会跟脑梗有关,但它恰恰是一个高风险因素。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肾上腺素飙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脑部血管的压力瞬间增加。
如果这个时候正好又是炎热天气,体内水分不足,自律神经疲惫,血管就更容易失控。
高压下本来脆弱的地方就像一根旧水管,平时还撑得住,但猛一下冲击,管壁一裂,或者内部堵住,整个系统就停摆了。而且情绪激动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比如大声争吵后猛地抽烟、喝酒、憋气、掀桌。

这些动作都会进一步激发血管压力,让原本可以控制的情况变得失控。最难的是,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很多人以为压住情绪是解决办法,但长久压抑,不见得比爆发更安全。
真正健康的情绪状态,不是压也不是放,而是能调。可惜这个技能,大多数人都不练,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早就晚了。
很多人都在关注热射病、皮肤晒伤、心脏过载这些问题,但忽略了大脑的承受力其实并不比心脏强。它更细腻,更脆弱,也更容易在夏季出问题。

脑梗不是某天突然来的灾难,而是无数次身体“忍一下”的积累。太多人的生活节奏已经不允许“察觉”,总是在头晕之后才去反思,在住院之后才改生活方式。可等一切稳定下来,有些损伤已经成了永久性。
很多人把白天的困倦当成懒惰,把午睡当成耽误事。但身体的节律告诉人,正午确实是一个应当减速的时段。
夏天的时候,神经系统的消耗远比冬天高得多,不给它留一点恢复的时间,就会不断透支。也正是在这个点,不少脑血管意外会集中出现。人需要在“停一会”中找到恢复的力量,而不是用“再撑一撑”来搏一个完成任务的表象。

很多人想防脑梗,会立刻想到吃药、控压、查指标,觉得这是个复杂、专业的医学问题。但问题没那么高深,往往就是从空调温度设定、水杯有没有续杯、情绪有没有好好管住这几个点开始。偏偏这些点最容易被忽视。
那天热了,宁愿躺一会,别做这三件事,不是因为医生怕你累着,而是因为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哪一刻起,大脑就已经开始在报警。
1条评分金币+25
妞妞乐乐 金币 +25 - 05-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87
金币
27518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7
  中暑与脑梗:夏季健康隐患的多角度解析

  上文描述的情况非常典型,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更容易出现中暑的症状。根据上文的描述,这位52岁的环卫工人出现了头晕、心慌、大量出汗等症状,这些确实是中暑的典型表现。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析这一情况,并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中暑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

  一、中暑的症状与分类

  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这位环卫工人可能处于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阶段。具体分类如下:

  1. 先兆中暑:

  - 症状: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

  -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2. 轻症中暑:

  - 症状:除先兆中暑症状外,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 体温:多超过38℃。

  3. 重症中暑:

  - 症状: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惊厥等,体温超过40℃。

  - 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二、中暑的处理方法

  1.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2. 补充液体:及时补充水分和淡盐水,避免含糖或含酒精的饮料。

  3. 人工散热:用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方法帮助降温。

  4.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120,送医治疗。

  三、中暑与脑梗的关联

  上文提到的脑梗问题确实值得关注。虽然中暑和脑梗看似不相关,但它们在高温天气下有共同的风险因素:

  1. 脱水:高温下大量出汗会导致脱水,血液变得粘稠,容易形成血栓。

  2. 温差变化:频繁进出空调房会导致血管快速收缩和扩张,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情绪波动:高温天气容易让人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增加脑梗的风险。

  四、预防措施

  1. 保持凉爽: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室内保持凉爽。

  2.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活动后及时在阴凉处休息。

  3. 调整运动强度:减少高温天气下的剧烈运动,注意身体信号,及时休息。

  4. 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5. 补充盐和矿物质:适量补充运动饮料,但需注意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盐分控制。

  6. 饮食清淡:避免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防暑降温的食物如绿豆汤等。

  五、情绪管理与健康生活方式

  1. 情绪管理: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

  2.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 午休习惯:夏季正午时分适当休息,有助于神经系统恢复。

  通过以上多角度的解析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上文更好地理解中暑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上文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解答,请随时告诉我。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5-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