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五月初六食俗大全:从南到北,十二种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96
金币
275204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8) —


五月的天渐热,粽香还在巷子里飘。端午节余韵未消,家家户户却又忙碌起来,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月初六”。小时候,听长辈说过一句顺口溜:“端午不完,初六才稳。”每到这一天,各地的厨房就像打开了时光的抽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十二道地方风味纷纷登场,各种好彩头、老讲究,藏在一桌热腾腾的饭菜里。

有人说,五月初六吃的不过是几样寻常的食物。可细细去看,每一口里都续着上一代人的故事,接着这一季风土的气息。南方的麦油脂、北方的炸酱面,东边的绿豆糕,西边的蜂蜜凉粽……家家都有说辞,顿顿都能讲几段,是一种把习俗过得热络、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智慧。
在这个被称作“小端午”“续端阳”的日子里,人们用百味菜肴祈福安康,也以一碗饭、一杯酒,诉说牵挂与温暖。今天,咱们不妨顺着这时令的脉络,从南到北细细讲讲,这十二种地方特色食俗里,藏着多少温情与讲究。

五月初六的来历:余节未央,续福安康
农历五月,古人称“毒月”,五月初五端午驱邪,初六也是老百姓眼中“扫尾纳福”的关键时日。汉代《大戴礼记》提过五月“以斋治恶,食和养生”。南方常叫初六为“送端阳”,北地唤作“小端午”,不同地方过法不尽相同,但核心绕不开一个“祛邪除晦、迎祥纳福”。
这一天,许多地方习惯用食物“收口”:把端午剩下的食材、祭品巧合新鲜应季,衍生出五花八门的家乡风味。五毒饼、五色糯米、龙船饭、蚕豆糕……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餐饭浓缩出老一辈全套祈求平安的门道。
别小看这些看似热闹的吃食,其实每样背后都有讲头。比如南方“吃五毒、制五色”,北方“吃韭菜藏久财”,又或是中原端午后延艾迎净气。吃,吃的是滋味,守的却是一份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日常仪式感。

趣谈典故:十二味地道食俗的小故事
说到端午后的食俗,各地老乡自己的经历都能凑成一本“民间食历”。来,让我们跟着舌尖的线路图,从南往北,尝遍这份五月初六的风土人情:
苏州五毒饼
江南小巷里,初六一早,面摊门口已排起长队。这种五毒饼,纹着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图,咬下去皮酥馅糯。老人爱讲,吃“毒”能避“毒”,以形驱邪。关于五毒饼的来历,《清嘉录》记载:端午祭五毒,愿家宅顺遂,吃尽灾厄去,无毒近家来。如今小孩子边咬边笑,倒是多了几分顽皮气。

浙江麦油脂(食饼筒)
这是浙江台州一带的招牌。软软的面皮卷进炒米粉、蛋丝、蔬菜,一卷十多种时令菜,吃起来层次丰富。当地有讲:“卷福纳吉”,食材叠得像座小宝塔,卷进嘴巴里,好运跟着来。

福建煎堆(炸麻团)
金黄圆润的麻团,油锅里冒着细泡,咬开满口芝麻。老幼都讲“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还有“初六吃堆,家财堆堆”这样图个吉利的说法。酥脆和香甜之间,是乡下院子午后的慵懒时光。

广东龙船饭
赛龙舟完了,龙船饭不能少。往年龙舟祭后的剩饭,加上虾米、腊肠、咸菜一起热炒,最妙还要淋一点端午庙里“圣水”。初六吃分餐的饭菜,讲究“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这里饭不是单吃味道,更添一种人情味。

广西壮族五色糯米饭
五月初六,壮乡姑娘们一早便取红蓝草、枫叶、黄姜、紫米等,把糯米染成黑、红、黄、紫、白五色,蒸成彩虹般的糯米饭,既好看又好吃。老辈讲究“五色顺河流”,一部分扔进田间河水,意为“送走晦气,祈盼丰收”。

河南五毒面花
中原土地平旷,麦浪滚滚,但这天的面食不再普通。五毒面花,用发面捏成毒蝎模样,小孩咬头,象征“吸走灾气”。有趣的是,蒸好后蘸蒜汁,呛辣之中带股豪爽气。

山东艾草鸡蛋
艾草煮鸡蛋,蛋壳沾了青色。艾草“驱邪迎安”,蛋圆又圆,好似团团圆圆。老家有说:“初六吃艾蛋,家宁人安。”

陕西蜂蜜凉粽
与端午不同,初六的粽子讲究“无馅”。糯米煮粽,自然冷却,吃时浇上新采的蜂蜜、点缀一点桂花。夏日午后,冰冰凉凉,解渴又解倦。关中人叫它“六月蜜”,甜进心里头。

山西韭菜盒子
这一天,山西人家家煎韭菜盒子,里头藏着鸡蛋、粉条、韭菜,外皮煎香,两面金黄。韭菜谐音“久财”,盒子又藏福,老一辈讲究“包紧好运、越过毒月”。

北京炸酱面配菖蒲酒
京师人不肯错过任何面食的由头。初六,手擀面、肥瘦曲面的炸酱,旁边一碗用菖蒲泡过的米酒,唇齿留香。俗信“吃面绊住腿脚”,熬过五月的劳累,要让步子慢下来。

河北绿豆糕
绿豆糕最好用新脱皮绿豆,清热润口,糕点细腻,有的还撒一层薄荷末。糕谐音“高”,吃一口“步步高升”。这也是关外孩子最盼望的小点心。

苗族酸汤鱼
苗家人初六会煮大锅酸汤鱼:米汤、番茄慢慢熬成酸汤,配鲜活河鱼。宴席上必有这一味,意味“洗晦吃新”。酸中夹着鲜,讨个一年吉祥如意。

食俗里的家常做法和小门道
有些味道,一尝难忘。比如浙江的食饼筒,软皮好做:面粉加水打成薄浆,平底锅摊成薄饼,再卷上炒熟的芽菜、鸡蛋、胡萝卜丝。吃时用荷叶包裹,一只手握起就是满满一顿。又如蜂蜜凉粽,就是普通糯米粽,冷藏至微凉,浇蜂蜜,点缀桂花,简单又讨喜。而煎堆只要准备糯米粉、芝麻馅,团圆后入油锅,小火慢炸至金黄。
五月初六的味道,是一年中的特殊时刻。它延续着端午的“避毒”,又开启了夏天的“新气象”。艾草菖蒲、色彩斑斓的米饭、油香四溢的点心,穿过岁月风雨,把人间的祝福和团圆封存在餐桌上。
这些吃食,不只满足味蕾,还是家族的文化密码。每年初六的团圆,像一根细线,把四散在外的亲人、或新添的小生命,都系在一起。从南到北,默契地守着这一份仪式感。正如民谚所说:“祭余食,添人丁”,食物,是“家”的延续,是“根”的所在。
时代变了,对老仪式的理解也许浅淡了些,但只要家里煮一锅艾蛋、分一卷食饼筒、或在初六午后备一碟绿豆糕,就是没让生活对你变狠。正所谓:“一节有食,一食有情。”吃下的,不只是家乡味,还是安稳和想念。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6-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996
金币
275204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2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1
五月初六:延续端午的温情与讲究

农历五月初六,这个被称作“小端午”或“续端阳”的日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厨房在这一天都忙碌起来,准备着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以祈福安康、驱邪避毒。

五月初六的来历

农历五月被称为“毒月”,古人认为这段时间毒虫出没,容易引发疾病。因此,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驱邪避毒的传统,而初六则被视为“扫尾纳福”的关键时日。汉代《大戴礼记》提到五月“以斋治恶,食和养生”,这一天各地习惯用食物“收口”,把端午剩下的食材与新鲜应季的食材结合,衍生出各种家乡风味。

十二种地方特色食俗

1. 苏州五毒饼
   - 特点:纹有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图案,皮酥馅糯。
   - 寓意:吃“毒”能避“毒”,以形驱邪。

2. 浙江麦油脂(食饼筒)
   - 特点:软软的面皮卷进炒米粉、蛋丝、蔬菜等十多种时令菜。
   - 寓意:卷福纳吉,食材叠得像座小宝塔,卷进嘴巴里,好运跟着来。

3. 福建煎堆(炸麻团)
   - 特点:金黄圆润,油锅里冒着细泡,咬开满口芝麻。
   - 寓意: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初六吃堆,家财堆堆。

4. 广东龙船饭
   - 特点:往年龙舟祭后的剩饭,加上虾米、腊肠、咸菜一起热炒。
   - 寓意: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5. 广西壮族五色糯米饭
   - 特点:用红蓝草、枫叶、黄姜、紫米等染成黑、红、黄、紫、白五色。
   - 寓意:五色顺河流,送走晦气,祈盼丰收。

6. 河南五毒面花
   - 特点:用发面捏成毒蝎模样。
   - 寓意:小孩咬头,象征吸走灾气。

7. 山东艾草鸡蛋
   - 特点:艾草煮鸡蛋,蛋壳沾了青色。
   - 寓意:驱邪迎安,家宁人安。

8. 陕西蜂蜜凉粽
   - 特点:糯米煮粽,自然冷却,吃时浇上新采的蜂蜜、点缀一点桂花。
   - 寓意:甜进心里头。

9. 山西韭菜盒子
   - 特点:里头藏着鸡蛋、粉条、韭菜,外皮煎香。
   - 寓意:包紧好运、越过毒月。

10. 北京炸酱面配菖蒲酒
    - 特点:手擀面、肥瘦曲面的炸酱,旁边一碗用菖蒲泡过的米酒。
    - 寓意:吃面绊住腿脚,熬过五月的劳累。

11. 河北绿豆糕
    - 特点:用新脱皮绿豆制作,清热润口。
    - 寓意:步步高升。

12. 苗族酸汤鱼
    - 特点:米汤、番茄慢慢熬成酸汤,配鲜活河鱼。
    - 寓意:洗晦吃新,吉祥如意。

食俗里的家常做法和小门道

- 浙江食饼筒:面粉加水打成薄浆,平底锅摊成薄饼,再卷上炒熟的芽菜、鸡蛋、胡萝卜丝。吃时用荷叶包裹。
- 蜂蜜凉粽:普通糯米粽冷藏至微凉,浇蜂蜜,点缀桂花。
- 煎堆:准备糯米粉、芝麻馅,团圆后入油锅,小火慢炸至金黄。

结语

五月初六的味道,是一年中的特殊时刻。它延续着端午的“避毒”,又开启了夏天的“新气象”。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是家族的文化密码。每年初六的团圆,像一根细线,把四散在外的亲人系在一起。正如民谚所说:“祭余食,添人丁”,食物是“家”的延续,是“根”的所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传统美食,感受那份温情与讲究。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6-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367
金币
265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6-01
五毒饼的历史起源
传统习俗起源
五毒饼的起源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紧密相关。初夏时节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古人食用“五毒饼”以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尤其会为小朋友和老人祈福。清代北京风俗杂记《燕京岁时记》对端午节食用五毒饼有着明确记载,它是以蝎子、蛤蟆、壁虎、蜈蚣、银蛇“五毒”为饰的异型饽饽。

传说起源
有传说称在元末,张天师的子孙游历到大都时不幸染疫,被一家饽饽铺掌柜所救。后来他修道成了正位天师,想起掌柜的救命之恩,便用朱笔划了一道灵符派人送给掌柜留作驱邪避疫之用。

当时铺里有巧手工匠按照灵符刻了一方模子来制饽饽,这批饽饽出炉后不管放在哪都不招惹毒虫。掌柜便取其名为五毒饼,并在端午节当天发售。大家听说五毒饼能够厌胜五毒、驱邪避疫,一出炉就被抢购一空。到了明清时期,吃五毒饼也寓意驱病消灾祈福、福寿延年。

发展传承
五毒饼作为京味异型饽饽,多年来几近失传。2009年端午节,一种绝迹北京至少60年的传统食品——“五毒饼”重新成为过节消费热点,从最早恢复“五毒饼”的稻香村,到后来诸多商家的参与,“五毒饼”重热京城,背后是商家对这种食品所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挖掘。

2023年端午节前夕,国家级烹饪大师、宫廷菜传人、京菜大师,同时也是京华楼主理人的甄建军师傅,与恩师王希富先生一起研究复原了失传近百年的异型五毒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苏州五毒饼
外观与口感
苏州五毒饼纹着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图,咬下去皮酥馅糯。它其实是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有说法称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

文化寓意
传统寓意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月初五端午驱邪,初六也是老百姓眼中扫尾纳福的关键时日。《清嘉录》记载:端午祭五毒,愿家宅顺遂,吃尽灾厄去,无毒近家来。老人爱讲,吃毒能避毒,以形驱邪,所以苏州人在五月初六吃五毒饼,包含着祛邪除晦、迎祥纳福的寓意。

现代意义
如今小孩子边咬边笑,五毒饼多了几分顽皮气,它不仅是传统习俗的承载,也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地方美食记忆,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

相关背景
农历五月,古人称毒月,五月初五端午驱邪,初六也是老百姓眼中扫尾纳福的关键时日,汉代《大戴礼记》提过五月以斋治恶,食和养生。南方常叫初六为送端阳,在苏州等地方,吃五毒饼就是这个特殊日子里重要的食俗活动,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传承和老一辈祈求平安的门道

五毒饼的食用禁忌
特殊人群需谨慎
孕妇:五毒饼中添加了中药材,虽然这些中药材大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孕妇体质特殊,腹中胎儿较为敏感,中药材的成分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未知影响。所以孕妇在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专业建议。
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食物的消化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五毒饼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油脂,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儿童的肠胃造成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其中添加的中药材也可能不适合儿童,因此儿童食用前也应咨询医生。

适量食用
五毒饼主要原料为面粉、糖、油等基础食材,还搭配了各种馅料,这使得它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油脂。过量食用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还可能引起肥胖、肠胃不适等身体问题。所以食用五毒饼要注意适量,不可因美味而过度进食

浙江麦油脂
基本信息
麦油脂因其薄皮里包着各种馅,呈圆筒状,故又称食饼筒(一般称饺饼筒)。在浙江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乐清人管它叫薄饼,椒江人和路桥人叫麦油煎,临海人称它为麦油脂,天台人叫它饺饼筒或食饼筒,三门人则把它叫做麦焦,绍兴新昌人把它叫粘饼,宁波宁海人称它为麦焦筒。它是浙江宁波、温州、台州、绍兴的地方传统小吃,属于浙江菜系传统节日食品。

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吃麦油脂是农家“尝新庆丰收”的一种民风。端午时节,正是当地麦子收获的季节,也是上年的大米吃完的“青黄不接”之际,这时农家开始以小麦为主粮,所以端午吃麦油煎有“小麦尝新”之意。在临海,麦油脂还是立夏与古历年关这两个大节日的主食,家家户户都会动手制作,这成为了当地的特色。

制作方法
面皮制作
将小麦粉加水调成胶糊状,这个过程叫“打浆”。加水要适中,需花大力气和时间不停上下搅动,最后能使筷子插在中间不倒为宜。之后在粉浆上缓缓地加入适量水,以刚好淹没粉浆为限,称为“养浆”。摊面皮一般放在特制的平底锅(临海人叫“鏊盘”)上进行,先用油脂(一般用臼子或蜡烛,现多用植物油)在锅面上擦一遍,然后在炭火旺盛的锅上飞快地将部分粉浆投入,旋即用工具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移动摊开、铺平,半分钟之内,一张大如铜锣薄如纸的油脂皮就摊好了。一般一斤麦粉可摊油脂皮十二至十六张。

内馅准备
内馅的品种和精粗程度全由各家的经济条件、饮食喜好、饮食习惯、季节不同而定。一般有肉丝、绿豆芽、豆面、蒿菜、鸡蛋丝、豆腐、韭菜、油泡、青蚕豆、黄鳝丝、芹菜、海带、萝卜丝、豆腐干、黑木耳等等,以此为原料,烧好七、八种,甚至十四、五种菜,放在桌上,由吃的人自由选择。

包裹与煎制
把选好的菜肴放在面皮上包好,然后放到平底锅上,擦上食用油煎到外面的皮变成黄色即可。

营养价值
菜里含有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大量的膳食纤维,加上含有碳水化合物类的炒面干,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全面。

麦油脂的营养价值
麦油脂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如薄饼、麦油煎、饺饼筒、麦焦等,是浙江台州等地的地方传统小吃。其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营养配比
经过改良配方后,每个麦油脂的能量约455千卡,其中蛋白质占18.4%,脂肪占28.5%,碳水化合物占53.1%,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铁、锌等,真正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5。

饼皮的营养价值
麦油脂的饼皮一般以面粉糊烙制而成,面粉是其主要原料。面粉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面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2。

内馅的营养价值
内馅的食材丰富多样,不同食材提供了不同的营养:

食材    营养价值
炒米面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是能量的重要提供者,能快速补充体力。
肉片、猪肝    富含优质蛋白质、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铁元素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和维持皮肤健康。

蛋皮    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维生素E、钙、磷等,有助于骨骼健康。
鱼肉    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其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等,有助于骨骼发育和维持骨骼健康。
豆腐片    富含蛋白质、钙、镁等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金针、木耳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木耳中的铁含量较高,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粉丝    主要成分是淀粉,能提供能量,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质。
笋丝、菜梗    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健康,有助于预防便秘等问题。
韭菜丝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族、胡萝卜素以及膳食纤维等,具有促进食欲、杀菌消炎等作用。

销售信息
在淘宝网上有现做麦油脂皮售卖,是浙江台州临海特色小吃,有用户评价其口感好、分量足、包起来好吃,但也有用户反馈皮比较脆不好包、容易卷破,放到冰箱冰一下会粘到一起等问题。在阿里巴巴中国站也有麦油脂皮销售,还填写了符合食品质量安全准入标准的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储存条件为冷冻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6-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